狂飙奄忽自西来,波浪簸空天地震。

郑岳明代〕《壬戌九月十八日白湖镇遇风舟危甚赋此纪事

阳逻下接白湖镇,十里舟行惟一瞬。狂飙奄忽自西来,波浪簸空天地震。

我舟荡漾载浮沈,须臾柁折难复进。百尺巨桅忽中断,舟人惶扰争奔遁。

抱扶老母附岸登,雨注泥深风益劲。回头试盼左右舟,漂没中流鱼腹殉。

白湖巡官忽驰至,肩舆羸马聊借乘。前村茅屋渔父家,扫地焚香候门径。

闾阎老稚讶官至,奔走逻拜重相庆。细烧榾柮燎衣巾,炊黍蒸藜颇充馑。

雨声淅沥洒茅檐,目睫不交对馀烬。大块噫气岂适然,兀坐冥搜毛骨振。

晏起科头尚徵咎,况乃吾生事多衅。操存黤昧鬼先窥,举错乖张人或病。

揽衣晨起当空拜,悔悟从今当益慎。春秋纪异不纪祥,儆示古今垂大训。

词典释义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狂飙奄忽西来波浪天地

狂飙(狂飆,狂飇,狂飈)kuáng biāo
亦作“ 狂飈 ”。亦作“ 狂飇 ”。亦作“ 狂颷 ”。
(1).急骤的暴风。 晋 陆云 《南郊赋》:“狂飆起而妄骇,行云蔼而芊眠。” 唐 李商隐 《深宫》诗:“狂飈不惜萝阴薄,清露偏知桂叶浓。” 清 刘献廷 《江夏留别解用九》诗:“小舟傍云根,夜夜狂颷吹。”《红楼梦》第七八回:“花原自怯,岂奈狂飇?” 冰心 《往事二》:“几多好男子……而在狂飙浓雾,海水山立之顷,他们却蹙眉低首。”
(2).喻猛烈的社会变革或大的变动。 毛泽东 《蝶恋花·从汀州向长沙》词:“国际悲歌歌一曲,狂飆为我从天落。” 瞿秋白 《关于俄罗斯和苏联文学的片断·赤俄新文艺时代的第一燕》:“ 欧洲 中世纪末的教会文化,受十八世纪启蒙派的颠覆,随后又有浪漫派的诗人的狂飙,已经完全摧败无余。”  ——《漢語大詞典》
奄忽 yǎn hū
(1).疾速,倏忽。《韩诗外传》卷十一:“奄忽龙变,仁义沉浮。”《旧唐书·刘仁轨传》:“奄忽长逝,衔恨九泉。” 明 归有光 《寒花葬志》:“回思是时,奄忽便已十年。”
(2).指死亡。《后汉书·赵岐传》:“卧蓐七年,自虑奄忽,乃为遗令勑兄子。”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终制》:“今年老疾侵,儻然奄忽,岂求备礼乎?” 宋 苏轼 《与鲁直书》之二:“独元老奄忽,为之流涕。”  ——《漢語大詞典》
自 zì《國語辭典》

自 [ zì ]

  1. 起源的地方。如:「其来有自」。清·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履部》:「自,自之通训当为始。」《礼记·中庸》:「知风之自,知微之显,可以入德也。」
  2. 姓。如明代有自勖。
  3. 二一四部首之一。
  1. 己身。如:「自言自语」、「自给自足」、「自以为是」、「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 他人瓦上霜。」
  1. 主动。如:「自觉」、「自愿」。
  2. 本来。唐·白居易〈嵩阳观夜奏霓裳〉诗:「开元遗曲自凄凉,况近秋天调是商。」
  3. 自然、当然。如:「自不待言」、「公道自在人心」。《老子·第五七章》:「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红楼梦·第四回》:「姊姊们暮年相见,自不必说悲喜交集,泣笑叙阔一番。」
  4. 依然。唐·王勃〈滕王阁〉诗:「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1. 从、由。如:「自古以来」、「自远而近」。《论语·学而》:「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唐·柳宗元〈石渠记〉:「自渴西南行不能百步,得石渠,民桥其上。」
  1. 如果,表示假设的语气。《左传·成公十六年》:「自非圣人,外宁必有内忧。」
  2. 虽然。《礼记·檀弓下》:「自吾母而不得吾情,吾恶乎用吾情?」《史记·卷三○·平准书》:「自天子不能具钧驷,而将相或乘牛车。」
西来(西来)
唐 王建 宫词一百首 其二 殿前传点各依班,召对西来八诏蛮。
唐 郎士元 奉和杜相公益昌路作 南去猿声傍双节,西来江色绕千家。
唐 胡曾 咏史诗 轵道 汉祖西来秉白旄,子婴宗庙委波涛。  ——《骈字类编》
波浪 bō làng
(1).江河湖海上起伏不平的水面。《晋书·张华传》:“须臾光彩照水,波浪惊沸,於是失剑。” 唐 李绅 《溯西江》诗:“空阔远看波浪息, 楚 山安稳过云岑。” 梁斌 《播火记》十九:“他的心情,像大河里的波浪奔腾汹涌。”
(2).比喻起伏的思潮。《坛经·疑问品》:“烦恼无,波浪灭。” 杨朔 《三千里江山》第四段:“和平环境里,心里也许有些小波浪,不大如意;一上战场,什么不如意都抛到九霄云外去了,只有一个想头--应该胜利。”
(3).指面容。 元 高安道 《哨遍·嗓淡行院》套曲:“老保儿强把身躯纽,切驾的波浪上堆着霜雪。” 明 朱有燉 《曲江池》第四折:“彬彬文质,挣波浪,怎教人不念想。”
(4).风流。 元 戴善夫 《风光好》第二折:“一剗地疏狂,千般的波浪,诸餘的事行,难道是不理会惜玉怜香?”
(5).殷勤。指男女情爱。《雍熙乐府·小桃红·西厢百咏之六七》:“问 红娘 ,一一説到他心上,做了主张,通些波浪,教你去成双。”
(6).指献殷勤;帮衬。 元 武汉臣 《玉壶春》第二折:“我是寨儿中风月的元戎将,善吟咏,会波浪,能譔梨园新乐章。”
(7).比喻事情在进行中横生的曲折。 元 武汉臣 《玉壶春》第二折:“这场祸事从天降,妳妳你便休唱叫喒可便好商量,走将来平白地生波浪。”  ——《漢語大詞典》
簸 bò/bǒ《國語辭典》

簸 [ bǒ ]

  1. 用畚箕摇动,使米起落,以除去米糠。《诗经·大雅·生民》:「或舂或揄,或簸或蹂。」
  2. 摇动。《文选·张衡·西京赋》:「尔乃振天维,衍地络,荡川渎,簸林薄。」
  3. 蹧蹋、花费。《儒林外史·第四回》:「不过要簸掉我几两银子,好把屋后的那一块田卖与他。」

簸 [ bò ]

  1. 参见「簸箕 」条。
空 kōng/kòng/kǒng《國語辭典》

空 [ kōng ]

  1. 没有东西的。如:「空屋」、「空手而回」、「赤手空拳」。
  2. 不切实际的。如:「空言」、「空论」。《史记·卷六三·老子韩非传》:「畏累虚、亢桑子之属,皆空语无事实。」
  3. 广阔、高旷。如:「海阔天空」。《诗经·小雅·白驹》:「皎皎白驹,在彼空谷。」汉·毛亨·传:「空,大也。」
  1. 徒然、白白的。如:「空想」、「空欢喜一场」。唐·王勃〈滕王阁序〉:「孟尝高洁,空怀报国之情。」宋·岳飞〈满江红·怒发冲冠〉词:「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2. 只、仅仅。唐·李颀〈古从军行〉:「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桃入汉家。」
  1. 天、天际。如:「高空」、「晴空」、「星空」、「领空」、「皓月当空」。宋·苏轼〈赤壁赋〉:「舳舻千里,旌旗蔽空。」
  2. 虚无所有。如:「扑空」、「买空」、「卖空」。唐·白居易〈庐山草堂记〉:「堂西倚北崖右趾,以剖竹架空,引崖上泉。」
  3. 佛教认为一切事物的现象都有各自的因缘,并无实体的概念。如:「空门」、「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空 [ kòng ]

  1. 闲暇时间。如:「拨空」、「没空」、「抽空」。
  2. 间隙、可乘之机。元·马致远《汉宫秋·第二折》:「不想皇帝亲幸,问出端的,要将我加刑,我得空逃走了。」《喻世明言·卷一·蒋兴哥重会珍珠衫》:「这里婆子捉个空,招著陈大郎一溜溜进门来。」
  1. 腾出。如:「文章开头须空两格。」、「空出一点时间。」
  2. 缺乏、短少。如:「亏空」。唐·白居易〈春忆二林寺旧游因寄朗满晦三上人〉诗:「最惭僧社题桥处,十八人名空一人。」
  1. 尚未利用的,或缺少东西的。如:「空地」、「机舱内空得很。」
天地 tiān dì
(1).天和地。指自然界或社会。《荀子·天论》:“星队木鸣,国人皆恐……是天地之变、阴阳之化,物之罕至者也。”《庄子·天地》:“天地虽大,其化均也。”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原道》:“文之为德也大矣,与天地并生者何哉!” 唐 柳宗元 《封建论》:“天地果无初乎?吾不得而知之也。” 清 吴伟业 《避乱》诗之一:“归去已乱离,始忧天地小。” 鲁迅 《华盖集续编·马上日记》:“我本来每天写日记是写给自己看的;大约天地间写着这种日记的人们很不少。”
(2).犹天下。《文选·张衡〈南都赋〉》:“方今天地之睢剌,帝乱其政,豺虎肆虐,真人革命之秋也。” 李善 注:“天地,犹天下也。” 元 辛文房 《唐才子传·韦楚老》:“ 陈胜 城中鼓三下, 秦 家天地如崩瓦。”
(3).指天地神灵。《金瓶梅词话》第三五回:“一年打个醮,答报答报天地就是了。”《红楼梦》第六九回:“﹝ 凤姐 ﹞於是天地前烧香礼拜,自己通诚祷告。”
(4).犹境界,境地。 唐 李白 《山中问答》诗:“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 清 魏源 《太室北溪石淙谷序》:“自此出峡,旷然禾畴,与峡中各一天地。” 老舍 《骆驼祥子》十四:“ 刘四爷 更没想到事情会弄到这步天地。”  ——《漢語大詞典》
震 zhèn《國語辭典》

震 [ zhèn ]

  1. 雷擊。《春秋·僖公十五年》:「己卯晦,震伯夷之廟。」《史記·卷三·殷本紀》:「武乙獵於河渭之閒,暴雷,武乙震死。」
  2. 動盪。如:「名震天下」。《國語·周語上》:「幽王二年,西周三川皆震。」
  3. 恐懼、害怕。《易經·震卦·彖曰》:「震驚百里,驚遠而懼邇也。」《文選·潘岳·藉田賦》:「森奉璋以階列,望皇軒而肅震。」
  4. 發怒。漢·揚雄《太玄經·卷二·釋卦》:「震于廷,和正俱亡也。」
  1. 疾雷。《詩經·小雅·十月之交》:「熚熚震電,不寧不令。」
  2. 《易經》卦名:➊ ​ 八卦之一。卦形是☳。代表雷電。➋ ​ 六十四卦之一。震(☳)​下震(☳)​上。表示君子體察到雷電交相而來的現象,即以恐懼之心,修養其身。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