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诗蔼蔼歌梦祥,汉馆离离是何处。

陆深明代〕《题李蒲汀学士所藏赵千里射熊图

王孙藻思锦绣纹,点染青山萦白云。避雁霜高锦树出,射熊风劲角弓闻。

似是西原猎场下,公子翩翩齐骋马。捷如流电气十倍,满弯明月神潇洒。

沙平草浅石径长,左驰右突不可当。直前一发遂得隽,岂但百步能穿杨。

古来妙传誇绝艺,此幅摩挲今几世。周诗蔼蔼歌梦祥,汉馆离离是何处。

蒲汀学士人中龙,勘画披图最有工。致身本在霄汉上,雅兴时落山林中。

武功文事亦素具,细认丹青有奇趣。尚父曾闻载后车,宣尼尚且供先簿。

试看更兆掌中珠,雄风骏骨头角殊。他年隔座屏风里,唤取良工拓此图。

词典释义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周诗蔼蔼汉馆离离

周诗(周詩)zhōu shī
(1). 周 代的逸诗。《左传·襄公八年》:“《周诗》有之曰:‘俟 河 之清,人寿几何?’” 杜预 注:“逸诗也。”
(2).《诗经》。因其为 周 代诗歌,故称。 晋 孙绰 《游天台山赋》:“应配天於 唐 典,齐峻极於 周 诗。” 唐 韩愈 《荐士》诗:“ 周 诗三百篇,雅丽理训誥。”  ——《漢語大詞典》
蔼蔼(藹藹)ǎi ǎi
(1).茂盛貌。 晋 陶潜 《和郭主簿》之一:“蔼蔼堂前林,中夏贮清阴。” 唐 杨炯 《大唐益州大都督府新都县学先圣庙堂碑文》序:“ 龟城 蔼蔼,焕繁霞於百尺之楼。” 清 金农 《游晋祠》诗:“蔼蔼长生树,泠泠难老泉。”
(2).盛多貌。《诗·大雅·卷阿》:“蔼蔼王多吉士。” 汉 刘向 《九叹·逢纷》:“谗夫蔼蔼而漫著兮,曷其不舒予情。” 晋 陆机 《艳歌行》:“蔼蔼风云会,佳人一何繁。”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议对》:“蔼蔼多士,发言盈庭。”
(3).(香气)浓烈貌。《楚辞·刘向〈九叹·愍命〉》:“怀椒聊之蔼蔼兮,乃逢纷以罹詬。” 王逸 注:“蔼蔼,香貌。”
(4).温和貌;和气貌。 明 何景明 《立春日作》诗:“蔼蔼春候至,天气和且清。”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滇游日记四》:“遇学师 赵 ,相见蔼蔼。”
(5).云雾弥漫貌。 南朝 宋 鲍照 《采桑诗》:“蔼蔼雾满闺,融融景盈幕。” 元 揭傒斯 《山水卷》诗:“稍稍云木动,蔼蔼烟烽乱。” 清 唐孙华 《闲居写怀》诗之七:“蔼蔼玉生烟,霏霏山出云。”
(6).暗淡、昏昧貌。《文选·司马相如〈长门赋〉》:“望中庭之蔼蔼兮,若季秋之降霜。” 李善 注:“蔼蔼,月光微暗之貌。” 南朝 梁 王僧孺 《与司马治书同闻邻妇夜织》诗:“蔼蔼夜庭广,飘飘晓帐轻。” 明 何景明 《白菊赋》:“簷萧萧以下月,庭蔼蔼而降霜。”  ——《漢語大詞典》
歌 gē《國語辭典》

歌 [ gē ]

  1. 唱。按樂曲或節拍來發聲。如:「高歌一曲」、「引吭高歌」。《詩經·魏風·園有桃》:「心之憂矣,我歌且謠。」
  2. 頌揚。如:「歌功頌德」。《漢書·卷六二·司馬遷傳》:「夫天下稱周公,言其能論歌文武之德,宣周召之風。」唐·李白〈天長節使鄂州刺史韋公德政碑〉:「噫大塊之氣,歌炎漢之風。」
  1. 合樂的曲調。如:「民歌」、「俚歌」、「漁歌」。《書經·舜典》:「詩言志,歌永言。」《後漢書·卷八三·逸民傳·梁鴻傳》:「因東出關,過京師,作五噫之歌。」
  2. 一種詩歌體裁。屬於能唱的韻文。如〈長恨歌〉、〈子夜歌〉等。
梦 ( 夢 ) mèng
梦 [ mèng ]
  1. 睡眠时身体内外各种刺激或残留在大脑里的外界刺激引起的景象活动。
  2. 做梦:~见。
  3. 比喻幻想或愿望:~想。
祥 xiáng《國語辭典》

祥 [ xiáng ]

  1. 泛指一切福善吉利的事物。《书经·伊训》:「作善,降之百祥。」《汉书·卷八·宣帝纪》:「神光并见,咸受祯祥。」
  2. 吉凶的征兆。亦偏指吉兆或凶兆。《书经·咸有一德》:「亳有祥,桑、谷共生于朝。」唐·孔颖达·正义:「祥是恶事先见之征。」《左传·僖公十六年》:「是何祥也?吉凶焉在?」
  3. 古代丧礼祭祀的名称。父母之丧,周年祭称为「小祥」;两周年祭称为「大祥」。
  4. 姓。如清代有祥厚。
  1. 吉利的。如:「祥云」、「祥瑞」、「吉祥如意」。《老子·第三一章》:「夫佳兵者不祥之器。」
  2. 良善平和。如:「慈祥」、「祥和社会」。
  1. 依从、遵循。《淮南子·泛论》:「得于人理,顺于天地,祥于鬼神,则可以正治矣。」
汉馆(汉馆)
唐 杜牧 朱坡 汉馆留馀趾,周台接故蹊。  ——《骈字类编》
离离(離離)lí lí
(1).盛多貌。《诗·小雅·湛露》:“其桐其椅,其实离离。” 毛 传:“离离,垂也。” 郑玄 笺:“其实离离,喻其荐俎礼物多於诸侯也。” 孔颖达 疏:“言二树当秋成之时,其子实离离然垂而蕃多,以兴其 杞 也其 宋 也二君於王燕之时,其荐俎众多。”《文选·张衡〈西京赋〉》:“神木灵草,朱实离离。” 薛综 注:“离离,实垂之貌。” 前蜀 贯休 《经弟妹坟》诗:“泪不曾垂此日垂,山前弟妹塚离离。” 宋 叶适 《哀巩仲至》诗:“君文蚤贵重, 蜀 锦载胡车,离离三千首,雅正排淫哇。”
(2).浓密貌。 三国 魏 曹操 《塘上行》:“蒲生我池中,其叶何离离。” 唐 陈昌言 《白日丽江皋》诗:“鬱鬱长堤土,离离浅渚毛。” 明 高启 《与杜进士寅登白莲阁对雨》诗:“远愁高树共离离,风逆潮声上浦迟。” 清 陈梦雷 《青青河畔草》诗:“离离万丈松,青青河畔草。” 李瑛 《战斗的城》诗:“如今,我看见当年签约的楼阁,早埋进离离的荒草。”
(3).井然有序貌。《尚书大传》卷三:“《书》之论事也,昭昭若日月之明,离离若参辰之错行。” 三国 魏 何晏 《景福殿赋》:“皎皎白间,离离列钱。” 隋 虞世基 《讲武赋》:“始轩轩而鹤举,遂离离以雁行。” 宋 苏轼 《寄蕲簟与蒲传正》诗:“ 兰溪 美箭不成笛,离离玉筯排霜脊。”
(4).旷远貌;空貌。 宋 苏轼 《郭熙画秋山平远》诗:“离离短幅开平远,漠漠疎林寄秋晚。” 明 唐寅 《金粉福地赋》:“碧琐离离,素女窥月中之影;白榆歷歷,青龙伏天上之形。”
(5).明亮貌;光鲜貌。 五代 齐己 《还人卷》诗:“金梭札札文离离, 吴 姬 越 女羞上机。” 明 唐寅 《七夕赠织女》诗:“神云矫矫月离离,帝子飃颻即故期。” 孙世伟 《克庵寄示莅闽以来诗稿哀时感物忧谗畏讥赋此以志同声之感并呈朴庵》:“西维星象离离变,南海秋潮暗暗沉。”
(6).引申为光彩、光荣。 清 曾国藩 《彭母曾孺人墓志铭》:“离离令问,匪邇伊遥。”
(7).清晰貌;分明貌。 唐 李白 《扶风豪士歌》:“抚长剑,一扬眉,清水白石何离离。” 王琦 注:“即水清石见之意。” 明 李东阳 《赤壁图歌》:“姦雄僭窃何足数,青史离离后人看。”
(8).隐约貌。 唐 卢纶 《奉和户曹叔夏夜寓直寄呈同曹诸公并见示》:“乱萤光熠熠,行树影离离。” 唐 李贺 《长歌续短歌》:“夜峯何离离,月明落石底。” 明 张居正 《人日对雪赠朱镇山》诗:“九逵密如绣,双闕影离离。”
(9).若断若续貌;相连貌。 隋 卢思道 《孤鸿赋》:“行离离而高逝,响噰噰而相续。” 唐 元稹 《善歌如贯珠赋》:“吟断章而离离若间,引妙囀而一一皆圆。” 宋 苏轼 《文与可飞白赞》:“离离乎其远而相属,缩缩乎其近而不隘也。” 元 杨谦 《不碍云山楼歌》:“海之山兮离离,障我流兮东之。”
(10).懒散疲沓貌。《荀子·非十二子》:“劳苦事业之中,则儢儢然,离离然。” 杨倞 注:“离离,不亲事之貌。” 王先谦 集解引 郝懿行 曰:“儢儢离离,谓不耐烦苦劳顿,嬾散疏脱之容也。”
(11).飘动貌;摇荡貌。《文选·张衡〈思玄赋〉》:“拽云旗之离离兮,鸣玉鸞之譻譻。” 张铣 注:“离离,飞貌。” 唐 白居易 《杂兴》诗之一:“东风二月天,春雁正离离。” 明 方孝孺 《游石镜山》诗:“离离莫云合,矫矫孤鴈鸣。” 清 洪亮吉 《游幕府山十二洞及泛舟江口记》:“随波离离,影界水陆,下拂鱼尾,上憇鸟足者,名曰葑田。”
(12).轻细貌。 唐 谢偃 《乐府新歌应教》诗:“细细轻裙全漏影,离离薄扇詎障尘。”
(13).悲痛貌;忧伤貌。《楚辞·刘向〈九叹·思古〉》:“曾哀悽欷,心离离兮。” 王逸 注:“离离,剥裂貌。” 唐 韩愈 《秋怀诗》之五:“离离掛空悲,慼慼抱虚警。” 清 孙枝蔚 《寄怀方尔止》诗:“离离怕见花枝动,蔼蔼长教酒盏亲。”
(14).独特貌;孤独貌。 唐 卢照邻 《病梨树赋》:“愍兹珍木,离离幽独。” 唐 常建 《客有自燕而归哀其老而赠之》诗:“离离一寒骑,嫋嫋驰白天。” 清 刘火炤 《泗州道上》诗:“极目离离土一丘, 汉 皇陵庙此山头。”
(15).象声词。 唐 李德裕 《唐故左神策军护军中尉刘公神道碑铭》:“落槭槭之霜叶,叫离离之晚鸿。” 唐 温庭筠 《罩鱼歌》:“风颸颸,雨离离,菱茭刺,鸂鶒飞。” 清 金人瑞 《境智二童子》诗:“满口离离含黑墨,杏花坛上读书回。”  ——《漢語大詞典》
是 shì《國語辭典》

是 [ shì ]

  1. 对、正确。如:「自以为是」、「积非成是」。
  2. 事情。如:「国是」。
  3. 姓。如唐代有是光。
  1. 赞成、称赞。如:「是古非今」、「深是其言」。
  2. 表示肯定判断的话。如:「我是学生」、「他是外国人」、「老人与海的作者是海明威。」
  3. 表示存在的事实。如:「全身是伤」、「满身是汗」。
  4. 对命令的应答之词。如:「是,我这就去。」、「是,我马上就来。」
  1. 这。指示形容词。如:「是人」、「是日」。《论语·学而》:「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
  1. 此。指示代名词。《孟子·梁惠王上》:「是乃仁术也,见牛未见羊也。」
  1. 于是,表示前后相关。《书经·禹贡》:「桑土既蚕,是降丘宅土。」《管子·心术下》:「心安是国安也;心治是国治也。」
  1. 用于句中,使宾语提前。如:「惟命是从」、「惟利是图」、「惟你是问」。
何 hé/hē/hè《國語辭典》

何 [ hé ]

  1. 那里、何处。《史记·卷七○·张仪传》:「忠且见弃,轸不之楚何归乎?」唐·王勃〈滕王阁〉诗:「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2. 谁。《西游记·第八回》:「闹天宫搅乱蟠桃者,何也?」
  1. 什么。如:「何故」、「何时」。《论语·述而》:「伯夷叔齐何人也?」宋·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词:「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1. 为什么。如:「何必」、「何不」、「何乐不为」。《论语·先进》:「夫子何哂由也?」《孟子·滕文公上》:「且许子何不为陶冶?」
  2. 岂、怎么。如:「何只」、「何足挂齿」。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方正》:「今主非尧、舜,何能无过?」宋·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词:「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3. 多么。表示程度。如:「何等」、「何其不幸」。《汉书·卷六五·东方朔传》:「割之不多,又何廉也!归遗细君,又何仁也!」唐·李白〈古风〉诗五九首之三:「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
  1. 姓。如三国时魏国有何晏。
处 ( 處 ) chǔ/chù
处 [ chǔ ]
  1. 居住:穴居野~。
  2. 存在,置身:设身~地。~心积虑。~世。
  3. 跟别人一起生活,交往:融洽相~。
  4. 决定,决断:~理。
  5. 对犯错误或有罪的人给予相当的惩戒:~罚。~决。
  6. 止,隐退:~暑。
处 [ chù ]
  1. 地方:~~。~所。
  2. 点,部分:长(cháng )~。好~。
  3. 机关,或机关、团体、单位里的部门:办事~。筹备~。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