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洋且拨菜园去,坝子桥边亦渺茫。

李龏金朝〕《忆昔行

忆昔当年十四五,尝看秋潮到江浒。飞裾径上酒家楼,凭栏直望潮生处。

数百里间名海门,悠悠一线色如银。渐近江心痕渐大,汹涌声吞十万军。

须臾潮头高数丈,众潮随接皆奔上。中有雄心拍浪儿,几点红旗争荡漾。

风前缥缈夺标来,神蛟鬼鳄俱摧颓。监潮侯有伍胥在,但见濆薄旋推回。

后来沙涨西兴口,潮势何曾十分有。水上人骑骒马行,车如鸡栖马如狗。

数年之后不可当,漰湃惊闻洗目塘。汪洋且拨菜园去,坝子桥边亦渺茫。

神皋内史承天旨,摆桩叠石曾料理。至今遏捺逾十年,桩石如城牢在水。

江头人谓可安居,连年不奈还忧虞。西风吹潮半夜起,子胥之怒知何如。

阴威作寒带烟雾,捲石掀沙出幽府。堪羡云中拍浪儿,踏著危机不怕危。

乘除消长君休忽,牢执长竿一面旗。

词典释义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汪洋菜园坝子桥边渺茫

汪洋 wāng yáng
(1).宽广无际。形容水势浩大的样子。《楚辞·王褒〈九怀·蓄英〉》:“临渊兮汪洋,顾林兮忽荒。” 王逸 注:“瞻望大川,广无极也。”《元史·河渠志一》:“ 海子 ,一名 积水潭 ,聚西北诸泉之水,流行入都城而匯于此,汪洋如海,都人因名焉。” 清 胡介 《吴梅村被征入都》诗之三:“一尊雨雪坐冥濛,人在汪洋千顷中。” 凌力 《星星草》第十一章一:“夏秋之交,河水正旺,河身一下宽到十多里,汪洋巨浸,无边无际。”
(2).形容恩情深厚。 宋 苏轼 《与郑靖老书》之四:“圣恩汪洋,更一赦,或许归农,则带月之锄,可以对秉也。” 清 陈梦雷 《寄答李厚庵百韵》:“高厚圣主恩,覆载荷汪洋。” 朱自清 《赠圣陶》诗:“君居停我情汪洋,更有贤妇罗酒浆。”
(3).谓气度恢弘豁达。 晋 陆机 《晋平西将军孝侯周处碑》:“汪洋廷闕之傍,昂藏寮寀之上。” 南朝 梁 刘孝威 《重光诗》:“风神洒落,容止汪洋。”《醒世恒言·灌园叟晚逢仙女》:“此皆是我平日心胸褊窄,故外侮得至。若神仙汪洋度量,无所不容,安得有此!”
(4).谓文章义理深广,气势浑厚雄健。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颂赞》:“揄扬以发藻,汪洋以树义。” 唐 韩愈 《殿中侍御史李君墓志铭》:“其説汪洋奥美,关节开解,万端千绪,参错重出。学者就传其法,初若可取,卒然失之。” 元 刘埙 《隐居通议·文章五》:“﹝ 包恢 ﹞平生为人作丰碑巨刻,每下笔輒汪洋放肆,根据义理,娓娓不穷。” 明 宋濂 《诸子辩》:“《庄子》十卷……其书本《老子》,其学无所不窥,其文辞汪洋凌厉,若乘日月、骑风云、上下星辰而莫测。”
(5).指广阔无边的海。川剧《柳荫记》第四场:“ 梁兄 性情太直戆,枉自我千言万语打比方;本待不把实言讲,一片心事付汪洋。” 李瑛 《秋场上》诗:“万支歌儿顺路淌呵,好像洪汛汇汪洋。”  ——《漢語大詞典》
且 qiě/jū《國語辭典》

且 [ qiě ]

  1. 暂时。如:「你且坐著」。《史记·卷六六·伍子胥传》:「民劳,未可,且待之。」
  2. 将要。如:「旦暮且下」。《战国策·齐策一》:「魏有破韩之志,韩见且亡,必东愬于齐。」
  3. 只。宋·苏轼〈虞美人·持杯遥劝天边月〉词:「持杯复更劝花枝,且愿花枝常在莫披离。」《水浒传·第六五回》:「我自要干大事,那里且报小仇。」
  1. 又、并。如:「老榕树既高且大。」《诗经·小雅·鱼丽》:「君子有酒,旨且多。」《左传·僖公二十四年》:「以志吾过,且旌善人。」
  2. 况、何况。《左传·僖公二十八年》:「且楚师老矣,何故退?」《三国志·卷三五·蜀书·诸葛亮传》:「且北方之人,不习水战。」
  3. 尚、还。如:「尚且」、「然且不可」。《孟子·公孙丑下》:「然则圣人且有过与?」
  4. 抑、或者。《战国策·齐策四》:「王以天下为尊秦乎?且尊齐乎?」《史记·卷四四 ·魏世家》:「富贵者骄人乎?且贫贱者骄人乎?」
  5. 表示同时做两件事情。如:「且歌且舞」、「且战且走」。

且 [ jū ]

  1. 农历六月。《尔雅·释天》:「六月为且。」
  1. 用于句末,无义。《诗经·郑风·褰裳》:「狂童之狂也且!」
拨 ( 撥 ) bō
拨 [ bō ]
  1. 用手指或棍棒等推动或挑动:~动。把钟~准了。~冗(推开繁忙的事物,抽出时间)。~云见日。
  2. 分给:~发。~款。~付。
  3. 治理:~乱反正。
  4. 掉转:~转马头。
  5. 量词,用于成批的,分组的:分成两~儿。
菜园(菜園)cài yuán
种蔬菜的园子。《诗·齐风·东方未明》“折柳樊圃” 毛 传:“圃,菜园也。”《南史·柳元景传》:“南岸有数十亩菜园。” 宋 杨万里 《桑茶坑道中》诗之二:“田塍莫道细於椽,便是桑园与菜园。” 丁玲 《母亲》一:“ 么妈 摘好了菜,挽着一个大篮子,一手牵着 小菡 ,慢慢地走出菜园。”  ——《漢語大詞典》
去 qù《國語辭典》

去 [ qù ]

  1. 往、到。与「来」相对。如:「去学校」、「去郊游」、「去餐馆吃饭」。唐·李白〈赠韦秘书子春〉诗二首之二:「终与安社稷,功成去五湖。」
  2. 离开。如:「去职」。《汉书·卷八五·何武传》:「去后常见思。」
  3. 死亡。明·汤显祖《牡丹亭·第二七出》:「杜衙小姐去三年,待与招魂上九天。」
  4. 距离。如:「去古已远。」唐·李白〈蜀道难〉:「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5. 送、发出。如:「去信」、「去电报」。
  6. 除掉。如:「去一层皮。」宋·沈括《梦溪笔谈·卷三·辩证一》:「不求去碍,而欲见不颠倒,难矣哉!」
  7. 放弃。《庄子·大宗师》:「离形去知。」《汉书·卷九四·匈奴传上》:「得汉食物皆去之,以视不如重酪之便美也。」
  8. 失掉。如:「大势已去」。《史记·卷八七·李斯传》:「胥人者,去其几也。」
  1. 过去的。如:「去年」。《文选·曹操·短歌行》:「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1. 表示事情的进行。相当于「啊」、「了」。如:「他睡觉去了。」、「他上班去了。」唐·李贺〈沙路曲〉:「断烬遗香褭翠烟,烛骑啼乌上天去。」宋·苏轼〈海棠〉诗:「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1. 平上去入四声之一。参见「去声 」条。
  2. 姓。如汉代有去卑。
坝子(壩子)bà zǐ
我国西南地区称平地或平原。 毛泽东 《关于农业互助合作的两次谈话·十月十五日的谈话》:“ 成都 坝子可能比 阜平 那些地方发展得快。”如: 川 西坝子; 滇池 坝子; 贵阳 坝子。参见“ 坝 ”。  ——《漢語大詞典》
桥边(桥边)
唐 李益 中桥北送穆质兄弟应制戏赠萧二策 洛水桥边雁影疏,陆机兄弟驻行车。
唐 刘禹锡 和牛相公游南庄醉后寓言戏赠乐天兼见示 水底远山云似雪,桥边平岸草如烟。
唐 王建 杂曲歌辞 江南三台四首 其一 扬州桥边少妇,长安城里商人。
唐 曹唐 送康祭酒赴轮台 灞水桥边酒一杯,送君千里赴轮台。  ——《骈字类编》
亦 yì《國語辭典》

亦 [ yì ]

  1. 相當於「也」、「也是」。如:「人云亦云」。《論語·公冶長》:「左丘明恥之,丘亦恥之。」唐·李商隱〈無題〉詩:「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
  2. 相當於「又」。《左傳·文公七年》:「先君何罪?其嗣亦何罪?」唐·杜甫〈羌村〉詩三首之一:「鄰人滿牆頭,感歎亦歔欷。」
  3. 只是、不過。《戰國策·齊策四》:「王亦不好士也,何患無士?」唐·杜甫〈蒹葭〉詩:「江湖後搖落,亦恐歲蹉跎。」
  4. 已經。《文選·王康琚·反招隱詩》:「昔在太平時,亦有巢居子;今雖盛明世,能無中林士?」唐·杜甫〈獨立〉詩:「草露亦多濕,蛛絲亦未收。」
  1. 雖然。唐·杜甫〈奉先劉少府新畫山水障歌〉:「畫師亦無數,好手不可遇。」宋·歐陽修〈玉樓春·蝶飛芳草花飛路〉詞:「紅蓮綠芰亦芳菲,不奈金風兼玉露。」
  1. 位於句首或句中,無義。《書經·盤庚上》:「予亦拙謀,作乃逸。」《詩經·召南·草蟲》:「亦既見止,亦既覯止,我心則降。」
  1. 姓。如明代有亦孔昭。
渺茫 miǎo máng
(1).辽阔貌。 唐 殷尧藩 《送客游吴》诗:“ 吴国 水中央,波涛白渺茫。” 宋 王安石 《送程公辟之豫章》诗:“平湖湾坞烟渺茫,树石珍怪花草香,幽处往往闻笙簧。” 明 归有光 《沧浪亭记》:“尝登 姑苏 之臺,望五湖之渺茫,群山之苍翠。” 草明 《乘风破浪》五:“渺茫的顶空上罩着碧蓝的天幕,它蓝的那么柔和。”
(2).模糊不清。 唐 白居易 《长恨歌》:“含情凝睇谢君王,一别音容两渺茫。” 元 王子一 《误入桃源》第二折:“天和树色蔼苍苍,霞重嵐深路渺茫。”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时事·谢邱之讼》:“姓氏渺茫,无可考订。”
(3).虚妄无凭。指不可信。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五:“ 毛君 云:其妻病,道人为灸屋柱十餘壮,脱然愈。方欲谢之,不意其去也。世或疑神仙,以为渺茫,岂不谬哉。” 明 谢肇浙 《五杂俎·人部二》:“禄命之説,诚渺茫不足信。” 清 百一居士 《壶天录》卷下:“风水之説,半属渺茫,习俗移人,惑於此者,虽明达往往为所摇动。” 郭沫若 《李白与杜甫·杜甫的门阀观念》:“这和系出 陶唐氏 的渺茫传说不同,而在大体上是有历史根据的。”
(4).难以预期;没有把握。 宋 苏轼 《留别金山宝觉圆通二长老》诗:“风流二老长还往,顾我归期尚渺茫。” 鲁迅 《书信集·致章廷谦》:“游 杭 之举,恐怕渺茫。”
(5).空虚。 老舍 《骆驼祥子》三:“夜还很黑,空中有些湿冷的雾气,心中更觉得渺茫。” 胡也频 《到莫斯科去》十:“她一面想着,一面就觉得她的心空荡起来。这是奇怪的!她从来没有像这样的感到渺茫过。”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