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疑京兆尹,富国大司农。

黄庭坚宋代〕《韩献肃公挽词三首

物产原希世,风流更折冲。
决疑京兆尹,富国大司农。
远业终三事,仁声达九宗。
方祈酌周斗,何意辍秦舂。

词典释义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决疑京兆尹富国大司农

决疑(決疑)jué yí
亦作“决疑”。 解决疑难问题;判断疑案。《左传·桓公十一年》:“卜以决疑,不疑何卜?”《鹖冠子·天则》:“圣王者有听微决疑之道。”《史记·循吏列传》:“公以臣能听微决疑,故以为理。” 司马贞 索隐:“言能听察微理,以决疑狱。” 唐 白居易 《答卜者》诗:“知君善《易》者,问我决疑不。” 明 刘基 《郁离子·枸橼》:“夫使者所以达主命,释仇讲好,决疑解纷。” 汤用彤 《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第二分第二十章:“ 嵩 在 建业 ,常诣 真諦 之弟子 法泰 决疑。”  ——《漢語大詞典》
京兆尹 jīng zhào yǐn
(1). 汉 代京畿的行政区域,为 三辅 之一。在今 陕西 西安 以东至 华县 之间,下辖十二县。后因以称京都。见 清 顾祖禹 《读史方舆纪要·陕西二·西安府》《汉书·地理志上》:“ 京兆尹 ,故 秦 内史 , 高帝 元年属 塞国 ,二年更为 渭南郡 ,九年罢,復为 内史 。 武帝 建元 六年分为 右内史 , 太初 元年更为 京兆尹 。”亦省称“ 京兆 ”。 唐 张说 《万泉县主薛氏神道碑》:“魂兮何归?京兆之野。” 陈世宜 《秋柳和渔洋》诗之二:“走马忽空京兆市,嫁衣重检 小蛮 箱。”
(2).官名。 汉 代管辖 京兆 地区的行政长官,职权相当于郡太守。后因以称京都地区的行政长官。《汉书·百官公卿表上》:“内史, 周 官, 秦 因之,掌治京师。 景帝 二年分置左﹝右﹞内史。右内史 武帝 太初 元年更名京兆尹。” 唐 韩愈 《司徒许国公神道碑铭》:“其葬物,有司官给之,京兆尹监护。”亦省称“ 京兆 ”。《汉书·张敞传》:“ 敞 为京兆,朝廷每有大议,引古今,处便宜,公卿皆服,天子数从之。” 唐 韩愈 《与祠部陆员外书》:“有 韦羣玉 者,京兆之从子,其文有可取者,其进而未止者也。”  ——《漢語大詞典》
富国(富國)fù guó
(1).使国家富有。《管子·制分》:“是故治国有器,富国有事,强国有数,胜国有理,制天下有分。”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勉学》:“有客难主人曰:‘吾见彊弩长戟,诛罪安民,以取公侯者有矣;文义习吏,匡时富国,以取卿相者有矣;学备古今,才兼文武,身无禄位,妻子飢寒者不可胜数,安足贵学乎?’” 郑观应 《盛世危言·中国宜求格致之学论》:“今夫保民之道莫先於强兵,强兵之道莫先於富国。”
(2).富裕的国家;经济发达的国家。 毛泽东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十:“ 中国 的穷国地位和在国际上无权的地位也会起变化,穷国将变为富国,无权将变为有权--向相反的方向转化。”  ——《漢語大詞典》
大司农(大司農)dà sī nóng
官名。 秦 置治粟内史, 汉景帝 时改称大农令, 武帝太初 元年更名大司农。掌租税钱谷盐铁和国家的财政收支,为九卿之一。 北齐 时称司农寺卿, 隋 唐 以后所置略同。 元 置大司农司,掌农桑、水利、学校、救荒等事。 明 初置司农司,不久即废,其职掌并入户部。习惯用作户部尚书的别称。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