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知致两生,礼乐三代隆。

文天祥宋代〕《歌风台

长陵有神气,万岁光如虹。
有时风雪变,魂魄来沛宫。
壮哉游子乡,一览万宇空。
击筑戒复隍,帝业慎所终。
重瞳爱梁父,此情岂不同。
锦衣绚行昼,丈夫何浅中。
缅怀首丘意,自足分雌雄。
尚惜霸心存。
慷慨怀勇功。
不见往来事,烹狗与藏弓。
早知致两生,礼乐三代隆。
匹夫事已往,安用责乃翁。
我来汤沐邑,白杨吹悲风。
永言三侯章,隐隐闻儿童。
叶落皆归根,飘零独秋蓬。
登台共恓恻,目送南飞鸿。

词典释义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早知两生礼乐三代

早知 zǎo zhī
对未来事件能超常预知的现象  ——《整理自网络》
致 ( 緻 ) zhì《國語辭典》

致 [ zhì ]

  1. 给予。《史记·卷四七·孔子世家》:「鲁今且郊,如致膰乎大夫,则吾犹可以止。」《晋书·卷四三·山涛传》:「今致钱二十万、谷二百斛。」
  2. 达到。《庄子·外物》:「天地非不广且大也,人之所用容足耳;然则厕足而垫之,致黄泉,人尚有用乎?」
  3. 传达、表示。《诗经·小雅·楚茨》:「工祝致告,徂赉孝孙。」《三国志·卷二四·魏书·崔林传》:「仗节统事,州邵莫不奉牋致敬。」
  4. 招引、延揽。《易经·需卦·九三》:「需于泥,致寇至。」《汉书·卷三九·萧何传》:「臣愿大王王汉中,养其民以致贤人。」
  5. 归还、退回。《公羊传·宣公元年》:「既而曰若此乎,古之道不即人心,退而致仕。」
  6. 尽心、尽力。《论语·子张》:「人未有自致者也,必也亲丧乎?」
  7. 推极、穷究。《礼记·大学》:「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
  1. 旨趣、意态。《魏书·卷九三·恩幸传·茹皓传》:「树草栽木,颇有野致。」
  2. 事物的道理。《文选·袁宏·三国名臣序赞》:「所以存亡殊致,始终不同。」
两生(兩生)liǎng shēng
汉 初, 叔孙通 为 刘邦 定朝仪,使征 鲁 地诸生三十余人,有两生不肯行,谓 叔孙通 所为不合于古。 叔孙通 笑其为真鄙儒,不知时变。后以“两生”喻指熟谙礼乐典籍而不知权变的人。 元 欧阳玄 《静修先生画象赞》:“於 裕皇 之仁,而见不可留之四皓;以 世祖 之略,而遇不能致之两生。”参阅《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  ——《漢語大詞典》
礼乐(禮樂)lǐ yuè
礼节和音乐。古代帝王常用兴礼乐为手段以求达到尊卑有序远近和合的统治目的。《礼记·乐记》:“乐也者,情之不可变者也;礼也者,理之不可易者也。乐统同,礼辨异。礼乐之説,管乎人情矣。” 孔颖达 疏:“乐主和同,则远近皆合;礼主恭敬,则贵贱有序。”《吕氏春秋·孟夏》:“乃命乐师习合礼乐。” 高诱 注:“礼所以经国家,定社稷,利人民;乐所以移风易俗,荡人之邪,存人之正性。” 唐 杜甫 《秋野》诗之三:“礼乐攻吾短,山林引兴长。”  ——《漢語大詞典》
三代 sān dài
(1).指 夏 、 商 、 周 。《论语·卫灵公》:“斯民也, 三代 之所以直道而行也。” 邢昺 疏:“ 三代 , 夏 、 殷 、 周 也。”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铭箴》:“斯文之兴,盛於 三代 。 夏 商 二箴,餘句颇存。” 唐 韩愈 《丰陵行》:“臣闻神道尚清浄, 三代 旧制存诸书。”
(2).泛指三个朝代。 南朝 宋 鲍照 《芜城赋》:“出入三代,五百餘载,竟瓜剖而豆分。”此指 汉 、 魏 、 晋 。 清 李渔 《闲情偶寄·词曲·结构》:“ 汉 史、 唐 诗、 宋 文、 元 曲,此世人口头语也。《汉书》《史记》,千古不磨,尚矣! 唐 则诗人济济, 宋 有文士蹌蹌,宜其鼎足文坛,为三代后之三代也。”此指 汉 、 唐 、 宋 。
(3).指自祖至孙。《汉书·李广传赞》:“然三代之将,道家所忌,自 广 至 陵 ,遂亡其宗,哀哉!” 唐 卢纶 《送彭开府往云中觐使君兄》诗:“一门三代贵,非是主恩偏。”
(4).指曾祖、祖父、父。《宋史·选举志一》:“缀行期集,列叙名氏,乡贯、三代之类书之,谓之小録。” 周立波 《暴风骤雨》第一部二:“吊灯的晃眼的光亮照着墙壁上翠蓝的花纸……照着‘三代宗亲’的紫檀神龛。”  ——《漢語大詞典》
隆 lóng《國語辭典》

隆 [ lóng ]

  1. 豐富、盛大。如:「隆重」。《淮南子·繆稱》:「趙宣孟以束脯免其軀,禮不隆而德有餘。」
  2. 深厚。如:「隆冬」、「隆恩」、「隆情厚誼」。
  3. 興起、興盛。如:「興隆」、「隆盛」。
  4. 高起的。如:「隆起」。《史記·卷八·高祖本紀》:「高祖為人,隆準而龍顏,美須髯。」
  1. 增高。如:「隆鼻」。《戰國策·齊策一》:「雖隆薛之城到於天,猶之無益也。」
  2. 崇尚、尊崇。《荀子·勸學》:「學之經莫速乎好其人,隆禮次之。」宋·王之道〈漁家傲·老老恩波今及老〉詞:「隆孝道,慕踰五十前王少。」
  1. 形容雷聲或爆炸聲。如:「只聽到轟隆一聲巨響,整排房子夷為平地。」漢·王充《論衡·雷虛》:「隆隆之聲,天怒之音,若人之呴吁矣!」
  1. 姓。如明代有隆光祖。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