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闻说朋党,次第推甲乙。
班班林间鸠,谷谷命其匹。
迨天之未雨,与汝勿相失。
春原洗新霁,绿叶暗朝日。
鸣声相呼和,应答如吹律。
深栖柔桑暖,下啄高田实。
人皆笑汝拙,无巢以家室。
易安由寡求,吾羡拙之佚。
吾虽有室家,出处曾不一。
荆蛮昔窜逐,奔走若鞭抶。
山川瘴雾深,江海波涛{左风右日}。
跬步子所同,沦弃甘共没。
投身去人眼,已废谁复嫉。
山花与野草,我醉子鸣瑟。
但知贫贱安,不觉岁月忽。
还朝今几年,官禄沾儿侄。
身荣责愈重,器小忧常溢。
今年来镇阳,留滞见春物。
北潭新涨渌,鱼鸟相聱耴。
我意不在春,所忧空自咄。
一官诚易了,报国何时毕。
高堂母老矣,衰发不满栉。
昨日寄书言,新阳发旧疾。
药食子虽勤,岂若我在膝。
又云子亦病,蓬首不加髴。
书来本慰我,使我烦忧郁。
思家春梦乱,妄意占凶吉。
却思夷陵囚,其乐何可述。
前年辞谏署,朝议不加乞。
孤忠一许国,家事岂复恤。
横身当众怒,见者旁可栗。
近日读除书,朝廷更辅弼。
君恩优大臣,进退礼有秩。
小人妄希旨,论议争操笔。
又闻说朋党,次第推甲乙。
而我岂敢逃,不若先自劾。
上赖天子圣,必未加斧鑕。
一身但得贬,群口息啾唧。
公朝贤彦众,避路当揣质。
苟能因谪去,引分思藏密。
还尔禽鸟性,樊笼免惊怵。
子意其谓何,吾谋今已必。
子能甘藜藿,我易解簪绂。
嵩峰三十六,苍翠争耸出。
安得携子去,耕桑老蓬荜。
迨天之未雨,与汝勿相失。
春原洗新霁,绿叶暗朝日。
鸣声相呼和,应答如吹律。
深栖柔桑暖,下啄高田实。
人皆笑汝拙,无巢以家室。
易安由寡求,吾羡拙之佚。
吾虽有室家,出处曾不一。
荆蛮昔窜逐,奔走若鞭抶。
山川瘴雾深,江海波涛{左风右日}。
跬步子所同,沦弃甘共没。
投身去人眼,已废谁复嫉。
山花与野草,我醉子鸣瑟。
但知贫贱安,不觉岁月忽。
还朝今几年,官禄沾儿侄。
身荣责愈重,器小忧常溢。
今年来镇阳,留滞见春物。
北潭新涨渌,鱼鸟相聱耴。
我意不在春,所忧空自咄。
一官诚易了,报国何时毕。
高堂母老矣,衰发不满栉。
昨日寄书言,新阳发旧疾。
药食子虽勤,岂若我在膝。
又云子亦病,蓬首不加髴。
书来本慰我,使我烦忧郁。
思家春梦乱,妄意占凶吉。
却思夷陵囚,其乐何可述。
前年辞谏署,朝议不加乞。
孤忠一许国,家事岂复恤。
横身当众怒,见者旁可栗。
近日读除书,朝廷更辅弼。
君恩优大臣,进退礼有秩。
小人妄希旨,论议争操笔。
又闻说朋党,次第推甲乙。
而我岂敢逃,不若先自劾。
上赖天子圣,必未加斧鑕。
一身但得贬,群口息啾唧。
公朝贤彦众,避路当揣质。
苟能因谪去,引分思藏密。
还尔禽鸟性,樊笼免惊怵。
子意其谓何,吾谋今已必。
子能甘藜藿,我易解簪绂。
嵩峰三十六,苍翠争耸出。
安得携子去,耕桑老蓬荜。
词典释义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又 yòu《國語辭典》
又 [ yòu ]
副- 表示重复或反复。如:「一天又一天」、「看了又看」。唐·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诗:「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 表示加强、加重的语气。有「并」的意思。如:「你又不是三岁小孩子,怎么不懂这个?」《史记·卷一二四·游侠传·序》:「要以功见言信,侠客之义又曷可少哉?」
- 表示意思更进一层。如:「他的病又加重了。」
- 表示转折。相当于「却」。《墨子·节葬下》:「欲以干上帝鬼神之福,又得祸焉。」
- 用来连结平列的词意,表示同时存在。如:「做得又快又好。」、「他又唱又跳。」《诗经·豳风·破斧》:「既破我斧,又缺我斨。」南朝齐·陆厥〈与沈约书〉:「辞既美矣,理又善焉。」
- 表示先后连接的情况或动作。如:「刚吃完饭又看起书来。」
- 表示数目的附加。如:「一又二分之一。」
- 二一四部首之一。
闻说(聞説)
犹听说。 唐 孟浩然 《洛中访袁拾遗不遇》诗:“闻説梅花早,何如北地春?”《水浒传》第二三回:“江湖上多闻説 武二郎 名字,不期今日却在这里相会。” 清 吴伟业 《闻台州警》诗之一:“闻説 天台 踰万丈,可容长啸碧峯头?” ——《漢語大詞典》
朋党(朋黨)péng dǎng
(1).指同类的人以恶相济而结成的集团。后指因政见不同而形成的相互倾轧的宗派。《战国策·赵策二》:“臣闻明王絶疑去谗,屏流言之迹,塞朋党之门。” 汉 桓宽 《盐铁论·复古》:“令意总一盐铁,非独为利入也,将以建本抑末,离朋党,禁淫侈,絶并兼之路也。”《资治通鉴·唐文宗太和八年》:“时 德裕 、 宗閔 ,各有朋党,互相济援。上患之,每叹曰:‘去 河北 贼易,去此朋党难!’” 宋 赵与时 《宾退录》卷七:“假绍述之説以胁持上下,立朋党之论以禁錮忠良。” 章炳麟 《国故论衡·原道中》:“不尚名誉,故无朋党;不尊谈説,故无游士;不贵才气,故无骤官。”
(2).谓结为朋党。《韩非子·有度》:“交众与多,外内朋党,虽有大过,其蔽多矣。”《晋书·郤詵传》:“动则争竞,争竞则朋党,朋党则诬誷,诬誷则臧否失实,真伪相冒,主听用惑,姦之所会也。” ——《漢語大詞典》
(2).谓结为朋党。《韩非子·有度》:“交众与多,外内朋党,虽有大过,其蔽多矣。”《晋书·郤詵传》:“动则争竞,争竞则朋党,朋党则诬誷,诬誷则臧否失实,真伪相冒,主听用惑,姦之所会也。” ——《漢語大詞典》
次第 cì dì
(1).等第。《战国策·韩策一》:“子尝教寡人循功劳,视次第,今有所求,此我将奚听乎?” 唐 刘知几 《史通·杂说上》:“以种类为篇章,持优劣为次第。” 清 李渔 《慎鸾交·心归》:“你们三位的次第,是我辈品题出来的;如今我辈的次第,也要三位品题。”
(2).次序;顺序。《诗·大雅·行苇》“序宾以贤” 汉 郑玄 笺:“谓以射中多少为次第。” 金 王若虚 《〈史记〉辨惑一》:“次第明甚,不可乱也。” 鲁迅 《汉文学史纲要》第二篇:“《诗》之次第,首《国风》,次《雅》,次《颂》。”
(3).依次。《汉书·燕剌王刘旦传》:“及 卫太子 败, 齐怀王 又薨, 旦 自以次第当立,上书求入宿卫。” 唐 刘禹锡 《秋江晚泊》诗:“暮霞千万状,宾鸿次第飞。” 宋 陆游 《书事》诗:“闻道舆图次第还, 黄河 依旧抱 潼关 。”《老残游记》第八回:“车夫等人次第出来。”
(4).排比编次。《后汉书·刘陶传》:“帝殊不悟,方詔 陶 次第《春秋》条例。” 唐 元结 《文编序》:“乃次第近作,合於旧编。”《元史·刑法志序》:“今按其实,条列而次第之,使后世有以考其得失,作《刑法志》。”
(5).条理;头绪。《南齐书·周山图传》:“知卿绥边抚戎,甚有次第,应变策略,悉以相委。”《水浒传》第十七回:“太守问我贼人消息,我回覆道:‘未见次第,不曾获得。’”
(6).规模。 宋 杨万里 《题严州新堂》诗:“新堂略有次第否?忙里从公一来覷。” 金 王若虚 《赵州齐参谋新修悟真庵记》:“予数以事至 赵 ,始也闻其经营,再则睹其次第,三则及其成就焉。”
(7).齐整;有排场。《古今小说·史弘肇龙虎君臣会》:“那四司六局秪应供过的人,都在堂下,甚次第。”《醒世恒言·刘小官雌雄兄弟》:“﹝ 刘奇 、 刘方 二人﹞讨了两房家人,两个小厮,动用器皿傢伙,甚是次第。”
(8).犹常态。 汉 刘桢 《赠徐干》诗:“起坐失次第,一日三四迁。” 唐 李白 《寄东鲁二稚子》诗:“念此失次第,肝肠日忧煎。” 唐 王建 《白紵歌》:“美人醉起无次第,堕釵遗珮满中庭。”
(9).犹规则,规矩。 唐 刘禹锡 《宿诚禅师山房题赠》诗:“法为因缘立,心从次第修。”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三:“居中中地行近前来,依次第覷着 张生 大人般拜。”
(10).犹光景,情形。 唐 刘禹锡 《寄杨八寿州》诗:“圣朝方用敢言者,次第应须旧諫臣。” 宋 李清照 《声声慢》词:“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11).顷刻,转眼。 唐 白居易 《观幻》诗:“次第花生眼,须臾烛遇风。” 元 乔吉 《小阳关》曲:“次第明月圆,容易彩云散。”
(12).紧急,急速。 宋 徐集孙 《湖上》诗:“数日不来湖上看,西风次第水苍茫。” 元 陈德载 《栽桂》诗:“云边移得数株来,人老花应次第开。” ——《漢語大詞典》
(2).次序;顺序。《诗·大雅·行苇》“序宾以贤” 汉 郑玄 笺:“谓以射中多少为次第。” 金 王若虚 《〈史记〉辨惑一》:“次第明甚,不可乱也。” 鲁迅 《汉文学史纲要》第二篇:“《诗》之次第,首《国风》,次《雅》,次《颂》。”
(3).依次。《汉书·燕剌王刘旦传》:“及 卫太子 败, 齐怀王 又薨, 旦 自以次第当立,上书求入宿卫。” 唐 刘禹锡 《秋江晚泊》诗:“暮霞千万状,宾鸿次第飞。” 宋 陆游 《书事》诗:“闻道舆图次第还, 黄河 依旧抱 潼关 。”《老残游记》第八回:“车夫等人次第出来。”
(4).排比编次。《后汉书·刘陶传》:“帝殊不悟,方詔 陶 次第《春秋》条例。” 唐 元结 《文编序》:“乃次第近作,合於旧编。”《元史·刑法志序》:“今按其实,条列而次第之,使后世有以考其得失,作《刑法志》。”
(5).条理;头绪。《南齐书·周山图传》:“知卿绥边抚戎,甚有次第,应变策略,悉以相委。”《水浒传》第十七回:“太守问我贼人消息,我回覆道:‘未见次第,不曾获得。’”
(6).规模。 宋 杨万里 《题严州新堂》诗:“新堂略有次第否?忙里从公一来覷。” 金 王若虚 《赵州齐参谋新修悟真庵记》:“予数以事至 赵 ,始也闻其经营,再则睹其次第,三则及其成就焉。”
(7).齐整;有排场。《古今小说·史弘肇龙虎君臣会》:“那四司六局秪应供过的人,都在堂下,甚次第。”《醒世恒言·刘小官雌雄兄弟》:“﹝ 刘奇 、 刘方 二人﹞讨了两房家人,两个小厮,动用器皿傢伙,甚是次第。”
(8).犹常态。 汉 刘桢 《赠徐干》诗:“起坐失次第,一日三四迁。” 唐 李白 《寄东鲁二稚子》诗:“念此失次第,肝肠日忧煎。” 唐 王建 《白紵歌》:“美人醉起无次第,堕釵遗珮满中庭。”
(9).犹规则,规矩。 唐 刘禹锡 《宿诚禅师山房题赠》诗:“法为因缘立,心从次第修。”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三:“居中中地行近前来,依次第覷着 张生 大人般拜。”
(10).犹光景,情形。 唐 刘禹锡 《寄杨八寿州》诗:“圣朝方用敢言者,次第应须旧諫臣。” 宋 李清照 《声声慢》词:“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11).顷刻,转眼。 唐 白居易 《观幻》诗:“次第花生眼,须臾烛遇风。” 元 乔吉 《小阳关》曲:“次第明月圆,容易彩云散。”
(12).紧急,急速。 宋 徐集孙 《湖上》诗:“数日不来湖上看,西风次第水苍茫。” 元 陈德载 《栽桂》诗:“云边移得数株来,人老花应次第开。” ——《漢語大詞典》
推 tuī《國語辭典》
推 [ tuī ]
动- 用力往前或往外移动物体。如:「推车」、「推门」。唐·李白〈襄阳歌〉:「玉山自倒非人推。」
- 顺著迁移。《易经·系辞下》:「寒暑相推而岁成焉。」
- 根据已知寻究其他。如:「推算」、「推论」、「以此类推」。《汉书·卷三六·楚元王刘交传》:「有意其推本之也。」
- 扩充、扩展。如:「推行」、「推销」、「推广教育」。《孟子·公孙丑上》:「推恶恶之心。」
- 选择、荐举。如:「推选」、「推举」。《礼记·儒行》:「推贤而进达之。」
- 辞让、让与。如:「推让」。《史记·卷九二·淮阴侯传》:「推食食我。」
- 借口、假托。如:「推托」、「推卸」、「推三阻四」。《警世通言·卷二八·白娘子永镇雷峰塔》:「又推个事故,却来白娘子家取伞。」
- 尊崇、赞许。如:「推崇」、「推许」。《晋书·卷四一·刘寔传》:「天下所共推,则天下士也。」
- 除去。如:「推陈出新」。
甲乙 jiǎ yǐ
(1).指春季。《礼记·月令》:“﹝孟春之月﹞日在营室,昏参中,旦尾中,其日甲乙。” 孔颖达 疏:“其当孟春、仲春、季春之时,日之生养之功,谓为甲乙。”《管子·四时》:“是故春三月,以甲乙之日发五政。” 尹知章 注:“甲乙统春之三时也。”《史记·天官书》:“察日、月之行以揆岁星顺逆。曰东方木,主春,日甲乙。” 唐 武则天 《唐明堂乐章·角音》:“扇条风,乘甲乙。”
(2).次第;等级。《关尹子·四符》:“有死立者,有死坐者,有死卧者,有死病者,有死药者,等死,无甲乙之殊。”《后汉书·马融传》:“校队案部,前后有屯,甲乙相伍,戊己为坚。” 李贤 注:“甲乙谓相次也。”《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三回:“恰好这回遇了官课,照例当堂缴卷之后,汇送到衙门里,凭官用评定甲乙的。”
(3).评定优劣。 宋 叶梦得 《石林燕语》卷八:“或言高下定於考试官,编排第受成而甲乙之,无预与夺。” 明 冯梦龙 《古今谭概·专愚》:“公读书未识字,每附会知文,见制义,輒胡乱甲乙之。”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十三:“﹝ 浣青 等五人﹞各呈诗请政,公欣然为甲乙之。”
(4).比并;相属。 宋 陆游 《跋〈中兴间气集〉》:“议论凡鄙,与近世《宋百家诗》中小序可相甲乙。” 宋 沈作哲 《寓简》卷一:“ 帝乙 归妹者,言人君之德与帝者相甲乙,故能正人伦也。” 明 顾起元 《客座赘语·笔墨研冠天下》:“ 韩伟升 所製,久藏胶力皆不乏精采,与新製敌,可与 李氏 父子甲乙者。”
(5).犹言数一数二。 唐 韩愈 《苗氏墓志铭》:“夫人年若干,嫁 河南 法曹 卢府君 ,讳 貽 ,有文章德行,其族世所谓甲乙者。”
(6).引申为称誉,赞扬。 宋 叶适 《奉议郎郑公墓志铭》:“君见弟益自力,乡论多甲乙。”
(7).谓一一列举。《南齐书·豫章文献王嶷传》:“事事甚多,不復甲乙。”
(8).甲科、乙科的并称。 唐 萧颖士 《江有归舟》诗序:“今兹春连茹甲乙,淑问休阐,为时之冠。” 清 方苞 《祭张母吴夫人文》:“呜呼!世俗之人,愿望子举甲乙,歷科第,而死不恨者众矣。” 清 魏源 《〈明代食兵二政录〉叙》:“无论甲乙一第,未有终身不沾一禄者。”
(9).甲帐、乙帐的并称。 汉 张衡 《西京赋》:“大驾幸乎 平乐 ,张甲乙而袭翠被。” 唐 长孙佐辅 《古宫怨》诗:“草染文章衣下履,花黏甲乙床前帐。”详“ 甲乙帐 ”。
(10).指初更、二更。 明 唐寅 《唐长民圹志》:“读书夜必踰甲乙,其兴亦未尝至漏尽也。”
(11).代词。犹某某。《宋书·礼志二》:“某曹关太常甲乙启辞。押。” ——《漢語大詞典》
(2).次第;等级。《关尹子·四符》:“有死立者,有死坐者,有死卧者,有死病者,有死药者,等死,无甲乙之殊。”《后汉书·马融传》:“校队案部,前后有屯,甲乙相伍,戊己为坚。” 李贤 注:“甲乙谓相次也。”《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三回:“恰好这回遇了官课,照例当堂缴卷之后,汇送到衙门里,凭官用评定甲乙的。”
(3).评定优劣。 宋 叶梦得 《石林燕语》卷八:“或言高下定於考试官,编排第受成而甲乙之,无预与夺。” 明 冯梦龙 《古今谭概·专愚》:“公读书未识字,每附会知文,见制义,輒胡乱甲乙之。”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十三:“﹝ 浣青 等五人﹞各呈诗请政,公欣然为甲乙之。”
(4).比并;相属。 宋 陆游 《跋〈中兴间气集〉》:“议论凡鄙,与近世《宋百家诗》中小序可相甲乙。” 宋 沈作哲 《寓简》卷一:“ 帝乙 归妹者,言人君之德与帝者相甲乙,故能正人伦也。” 明 顾起元 《客座赘语·笔墨研冠天下》:“ 韩伟升 所製,久藏胶力皆不乏精采,与新製敌,可与 李氏 父子甲乙者。”
(5).犹言数一数二。 唐 韩愈 《苗氏墓志铭》:“夫人年若干,嫁 河南 法曹 卢府君 ,讳 貽 ,有文章德行,其族世所谓甲乙者。”
(6).引申为称誉,赞扬。 宋 叶适 《奉议郎郑公墓志铭》:“君见弟益自力,乡论多甲乙。”
(7).谓一一列举。《南齐书·豫章文献王嶷传》:“事事甚多,不復甲乙。”
(8).甲科、乙科的并称。 唐 萧颖士 《江有归舟》诗序:“今兹春连茹甲乙,淑问休阐,为时之冠。” 清 方苞 《祭张母吴夫人文》:“呜呼!世俗之人,愿望子举甲乙,歷科第,而死不恨者众矣。” 清 魏源 《〈明代食兵二政录〉叙》:“无论甲乙一第,未有终身不沾一禄者。”
(9).甲帐、乙帐的并称。 汉 张衡 《西京赋》:“大驾幸乎 平乐 ,张甲乙而袭翠被。” 唐 长孙佐辅 《古宫怨》诗:“草染文章衣下履,花黏甲乙床前帐。”详“ 甲乙帐 ”。
(10).指初更、二更。 明 唐寅 《唐长民圹志》:“读书夜必踰甲乙,其兴亦未尝至漏尽也。”
(11).代词。犹某某。《宋书·礼志二》:“某曹关太常甲乙启辞。押。”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