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女衣襟便佞舌,始得金笼日提挈。

陆龟蒙唐代〕《五歌。水鸟

水鸟山禽虽异名,天工各与双翅翎。雏巢吞啄即一例,
游处高卑殊不停。则有觜铍爪戟劲立直视者,
击搏挽裂图膻腥。如此等色恣豪横,耸身往往凌青冥。
为人罗绊取材力,韦鞲彩绶悬金铃。三驱不以鸟捕鸟,
矢下先得闻诸经。超然可继义勇后,恰似有志行天刑。
鸥闲鹤散两自遂,意思不受人丁宁。今朝棹倚寒江汀,
舂鉏翡翠参。孤翘侧睨瞥灭没,未是即肯驯檐楹。
妇女衣襟便佞舌,始得金笼日提挈。精神卓荦背人飞,
冷抱蒹葭宿烟月。我与时情大乖剌,只是江禽有毛发。
殷勤谢汝莫相猜,归来长短同群活。

词典释义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妇女衣襟便佞金笼提挈

妇女(婦女)fù nǚ
成年女子的通称。《礼记·曲礼下》:“居丧不言乐,祭事不言凶,公庭不言妇女。”《史记·项羽本纪》:“﹝ 沛公 ﹞今入 关 ,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此其志不在小。” 唐 杜甫 《三绝句》之三:“闻道杀人 汉水 上,妇女多在官军中。” 清 潘荣陛 《帝京岁时纪胜·六月六日》:“妇女多於是日沐髮,谓沐之不腻不垢。” 孙犁 《风云初记》一:“在堤埝拐角一棵大榆树下面,有两个年轻的妇女,对着怀纺线。”  ——《漢語大詞典》
衣襟 yī jīn
亦作“ 衣衿 ”。 古代指交领或衣下掩裳际处。后亦指上衣的前幅。 汉 王粲 《七哀诗》之二:“迅风拂裳袂,白露霑衣襟。”《北史·酷吏传·田式》:“其所爱奴,尝诣 式 白事,有虫上其衣衿,挥袖拂去之, 式 以为慢己,立棒杀之。” 清 吴伟业 《吴门遇刘雪舫》诗:“已矣勿復言,涕下沾衣襟。” 茹志鹃 《高高的白杨树》:“说完,她撩起衣襟狠狠的抹了把脸,提起小桶,就往外走。”  ——《漢語大詞典》
便佞
口才辩巧,善于逢迎,而所言不实  ——《整理自网络》
舌 shé《國語辭典》

舌 [ shé ]

  1. 动物口腔中专司辨别味道,帮助咀嚼与发音的味觉器官。也称为「舌头」。
  2. 物体像舌头的部分。如:「火舌」、「帽舌」、「笔舌」。
  3. 二一四部首之一。
始 shǐ《國語辭典》

始 [ shǐ ]

  1. 起点、开端。如:「周而复始」、「自始至终」。《孟子·梁惠王上》:「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礼记·大学》:「物有本末,事有终始。」
  1. 方才、然后。如:「始告完成」、「始见成效」。唐·白居易〈琵琶行〉:「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2. 尝、曾。《庄子·齐物论》:「有以为未始有物者。」宋·王禹偁〈答张扶书〉:「吾观吏部之文,未始句之难道也。」
  3. 最初、当初。《左传·庄公十一年》:「始吾敬子,今子鲁囚也,吾弗敬子矣。」《史记·卷五四·曹相国世家》:「参始微时,与萧何善;及为将相,有郤。」

始 [ shì ]

  1. (一)​1.2.之又音。
得 dé/děi/de《國語辭典》

得 [ dé ]

  1. 获、取。与「失」相对而言。如:「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孟子·告子上》:「求则得之,舍则失之。」
  2. 演算产生结果。如:「三三得九。」
  3. 遇。如:「得便」、「得空即前往拜访。」
  4. 契合、适宜。如:「得体」、「得法」。汉·王襃〈圣主得贤臣颂〉:「聚精会神,相得益章。」
  5. 快意、满足。《史记·卷六二·管晏传》:「意气扬扬,甚自得也。」
  6. 可以、能够。如:「得过且过」、「不得抽烟!」、「得饶人处且饶人」、「所有员工均得摸彩。」
  7. 用于谈话终了之时,表反对、禁止或同意。如:「得了,别再出馊主意了!」、「得,我们就照你的方法去做。」
  1. 相当于「何」、「岂」、「那」、「怎」、「难道」等,表示反诘的语气。唐·杜甫〈后苦寒行〉二首之二:「巴东之峡生凌澌,彼苍回斡人得知。」
  1. 置于动词之后,无义。唐·杜甫〈绝句漫兴〉诗九首之二:「恰似春风相欺得,夜来吹折数枝花。」

得 [ de ]

  1. 用在动词、形容词后面,表示结果或性状。如:「跑得快」、「觉得很好」、「美得冒泡」。

得 [ děi ]

  1. 应该、必须、需要。如:「你总得让我把话说完。」《红楼梦·第六六回》:「出了月就起身,得半个工夫才回来。」

得 [ dǎi ]

  1. 遭受。如:「他作恶多端,得了报应也是应该的。」
金笼(金笼)
唐 秦韬玉 鹦鹉 每闻别雁竞悲鸣,却叹金笼寄此生。
宋 欧阳修 画眉鸟 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  ——《骈字类编》
日 rì《國語辭典》

日 [ rì ]

  1. 太阳。汉·王充《论衡·感虚》:「日之行也,行天星度。」唐·李白〈古风〉诗五九首之二八:「草绿霜已白,日西月复东。」
  2. 白天。与「夜」相对。《诗经·唐风·葛生》:「夏之日,冬之夜,百岁之后,归于其居。」《孟子·离娄下》:「周公思兼三王以施四事,其有不合者,仰而思之,夜以继日。」
  3. 地球自转一周所需的时间。
  4. 每天。《易经·大畜卦·彖曰》:「大畜刚健笃实辉光,日新其德。」《论语·学而》:「吾日三省吾身。」
  5. 特定的一日。如:「国庆日」、「生日」。《书经·舜典》:「正月上日,受终于文祖。」
  6. 季节。如:「春日」、「冬日」。
  7. 光阴。《汉书·卷二五·郊祀志下》:「旷日经年,靡有毫厘之验,足以揆今。」
  8. 量词。计算时间的单位。一日有二十四小时。如:「家无三日粮」。
  9. 从前、往昔。《左传·文公七年》:「日卫不睦,故取其地。」《国语·晋语四》:「日,吾来此也,非以狄为荣,可以成事也。」
  10. 日本的简称。如:「中日条约」、「中、美、英、日、法」。
  11. 二一四部首之一。

日 [ mì ]

  1. 人名用字。如汉代有金日䃅。
提挈 tí qiè
(1).用手提着。《礼记·王制》:“轻任并,重任分,斑白不提挈。”《宋书·沈庆之传》:“ 诞 餉 庆之 食,提挈者百餘人。” 清 刘献廷 《广阳杂记》卷四:“歷代史册浩繁极矣,苟不提挈其纲领,便如一屋散钱,无从着手。” 闻一多 《李白之死》诗:“你那提挈海潮底全副的神力,把我也吸起。”
(2).提携,牵扶。《墨子·兼爱下》:“家室奉承亲戚,提挈妻子而寄託之,不识於兼之有是乎?於别之有是乎?”《三国志·魏志·齐王芳传》“遣 芳 归藩於 齐 ,以避皇位” 裴松之 注引 三国 魏 王沉 《魏书》:“﹝帝﹞或与从官携手共行, 熙 白:‘从官不宜与至尊相提挈。’”《周书·庾信传》:“提挈老幼,关 河 累年。”引申为抚育。《二刻拍案惊奇》卷二:“ 妙观 叹口气道:‘奴家自幼失了父母,寄养在 妙果庵 中,亏得老道姑提挈成人。’” 清 戴名世 《成烈妇传》:“﹝ 文昭 ﹞拜曰:‘少弟弱妹方须母提挈,毋自伤。’”
(3).扶持,帮助。《汉书·张耳陈馀传》“夫以一 赵 尚易 燕 ,况以两贤王左提右挈而责杀王,灭 燕 易矣” 唐 颜师古 注:“提挈,言相扶持也。”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六:“臣有二子一婿,俱是选人,到处撞见寃仇,何人更肯提挈?”《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五:“若得他提挈,官事易解。” 孙中山 《欢迎苏联军舰祝词》:“彼此互相提挈,力排障碍,共躋大同,岂惟两国之福,亦世界之幸也。”
(4).提拔。《宋书·刘景素传》:“ 何季穆 等, 宣简王 之旧也, 王 提挈以升之。” 宋 周煇 《清波别志》卷上:“ 贯 起立谓 拣 曰:‘ 童贯 小内臣,蒙太师提挈,今官职至此,岂敢相忘。’”《醒世恒言·白玉娘忍苦成夫》:“全亏 周翰 提挈, 程万里 亦得补 福建 福清 县尉。” 臧克家 《京华练笔二十年》:“他们对我的奖掖和提挈,使我触及动心的那一点时,不禁为之悲痛泪流。”
(5).带领;统率。《南齐书·萧颖胄传》:“﹝ 梅虫儿 、 茹法珍 ﹞帐饮闤肆之间,宵游街陌之上,提挈羣竖,以为欢笑。” 唐 元稹 《授田布魏博节度使制》:“提挈义旅,勤劳王家,冒白刃而不疑,推赤心而自信。” 毛泽东 《论持久战》六二:“抗 日 战争的指挥员就要发挥他们的威力,提挈全军,去打倒那些民族的敌人。”
(6).主宰,支配。《淮南子·俶真训》:“提挈天地而委万物,以鸿濛为景柱,而浮扬乎无畛崖之际。”《淮南子·俶真训》:“提挈阴阳,嫥捖刚柔,枝解叶贯,万物百族,使各有经纪条贯。”《宋书·索虏传》:“ 慕容 、 姚泓 恃强作祸,提挈万里,卒婴鈇鉞。”《隋书·王昭传》:“投辅提者,言投授政事於辅佐,使之提挈也。”
(7).揭示要领。 唐 韩愈 《南山》诗:“团辞试提挈,挂一念万漏。” 清 袁枚 《与程蕺园书》:“近见海内所推博雅大儒,作为文章,非叙事噂沓,即用笔平衍,於剪裁、提挈、烹炼、顿挫诸法,大都懵然。” 鲁迅 《且介亭杂文二集·五论“文人相轻”--明术》:“或有才能,如‘ 浪里白跳 张顺 ’和‘ 鼓上蚤 时迁 ’等,并不能提挈这人的全般。”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