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释义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莫 mò/mù《國語辭典》
莫 [ mò ]
副- 表示禁止的用语,相当于「勿」、「毋」。如:「非请莫入」、「闲言莫说」。《三国志·卷二九·魏书·方技传·华佗传》:「君有急病见于面,莫多饮酒。」唐·李白〈将进酒〉:「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 没有。《论语·宪问》:「子曰:『莫我知也夫。』」《孟子·梁惠王上》:「晋国,天下莫强焉,叟之所知也。」
- 不能、不可。如:「变化莫测」、「莫测高深」。
- 姓。如北魏有莫含,清代有莫友芝。
莫 [ mù ]
名- 「暮」的本字。指日落、黄昏时候。《诗经·齐风·东方未明》:「不能辰夜,不夙则莫。」宋·张元干〈石州慢·雨急云飞〉词:「雨急云飞,瞥然惊散,莫天凉月。」
- 一种蔬菜。《诗经·魏风·汾沮洳》:「彼汾沮洳,言采其莫。」
- 晚、迟。《论语·先进》:「莫春者,春服既成。」通「暮」。
将 ( 將 ) jiāng/jiàng
将 [ jiāng ]
- 快要:~要。~至。~来。即~。
- 带领,扶助:~雏。扶~。~军。
- 拿,持:~心比心。
- 把:~门关好。
- 下象棋时攻击对方的“将”或“帅”。
- 用言语刺激:你别~他的火儿了。
- 保养:~养。~息。
- 兽类生子:~驹。~小猪。
- 顺从:~就(迁就,凑合)。~计就计。
- 又,且:~信~疑。
- 助词,用在动词和“出来”、“起来”、“上去”等中间:走~出来。
- 刚,刚刚:~~。~才。
- 姓。
- 军衔的一级,在校以上,泛指高级军官:~领。
- 统率,指挥:~百万之众。
辽海(遼海)liáo hǎi
(1). 辽 东。泛指 辽河 以东沿海地区。 晋 桓温 《荐谯元彦表》:“虽 园綺 之栖 商洛 , 管寧 之默 辽 海,方之於 秀 ( 譙秀 ),殆无以过。”《魏书·库莫奚传》:“及开 辽 海,置戍 和龙 ,诸夷震惧,各献方物。” 唐 贾至 《燕歌行》:“ 隋 家昔为天下宰,穷兵黷武征 辽海 。” 明 陈宗之 《汉道》诗:“ 管寧 栖 辽 海, 田畴 隐 无终 。”
(2).指 渤海 辽东湾 。 唐 杜甫 《后出塞》诗之四:“云帆转 辽 海,稉稻来 东吴 。” 仇兆鳌 注:“《北史·来护儿传》:‘ 辽 东之役, 护儿 率楼船指沧海,入自 浿水 。’时 护儿 从 江都 进兵,则当出 成山 大洋,转 登莱 ,向 辽海 也。” 明 冯梦龙 《女丈夫·登楼沥酒》:“ 辽海 风涛,一片壮心回首,把前程缴付封侯。” ——《漢語大詞典》
(2).指 渤海 辽东湾 。 唐 杜甫 《后出塞》诗之四:“云帆转 辽 海,稉稻来 东吴 。” 仇兆鳌 注:“《北史·来护儿传》:‘ 辽 东之役, 护儿 率楼船指沧海,入自 浿水 。’时 护儿 从 江都 进兵,则当出 成山 大洋,转 登莱 ,向 辽海 也。” 明 冯梦龙 《女丈夫·登楼沥酒》:“ 辽海 风涛,一片壮心回首,把前程缴付封侯。” ——《漢語大詞典》
雪 xuě《國語辭典》
雪 [ xuě ]
名- 水汽在零度以下所凝结成的六角形白色晶体。如:「白雪」、「冰雪」、「下雪」、「积雪」。
- 下雪、降雪。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于时始雪,五处俱贺。」唐·白居易〈问刘十九〉诗:「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 擦拭。《吕氏春秋·恃君览·观表》:「吴起雪泣而应之曰:『子弗识也。』」唐·杜甫〈陪诸贵公子丈八沟携妓纳凉晚际遇雨〉诗二首之一:「公子调冰水,佳人雪藕丝。」
- 洗刷、洗清、清除。如:「雪耻」、「昭雪」、「洗雪冤情」。《吕氏春秋·不苟论·不苟》:「故雪殽之耻。」
- 如雪般白色的。如:「雪白」。隋·卢思道〈孤鸿赋〉:「振雪羽而临风,掩霜毛而候旭。」
雪 [ xuè ]
- 「雪白」的「雪」的又音。
来 ( 來 ) lái
来 [ lái ]
- 由另一方面到这一方面,与“往”、“去”相对:~回。~往。过~。归~。~鸿去燕(喻来回迁徙,不能在一地常住;亦喻书信来往)。
- 从过去到现在:从~。向~。
- 现在以后,未到的时间:~年。将~。~日方长。
- 用在数词或数量词后面,表示约略估计:二百~头猪。
- 做某个动作:胡~。
- 用在动词前,表示要做某事:大家~动脑筋。
- 用在动词后,表示做过(一般均可用“来着”):昨天他哭~。
- 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的趋向:上~。
- 表示发生:暴风雨~了。
- 在数词一、二、三后面,表示列举理由:这台收录机一~音质好,二~价钱便宜,我就买了。
- 用做诗、歌词中的衬字:八月里~桂花香。
- 表示语气,归去~兮!
- 姓。
比 bǐ《國語辭典》
比 [ bǐ ]
動- 較量。《文選·張華·鷦鷯賦》:「將以上方不足,而下比有餘。」《文選·賈誼·過秦論》:「試使山東之國與陳涉度長絜大,比權量力,則不可同年而語矣。」
- 媲美。《三國演義·第三六回》:「此人每嘗自比管仲、樂毅。」
- 依照、仿照。如:「比著葫蘆畫瓢」。《戰國策·齊策四》:「食之,比門下之客。」
- 用手勢摹擬動作。《紅樓夢·第二九回》:「因為寶姐姐要看獃雁,我比給他看,不想失了手。」
- 打譬喻。《紅樓夢·第三四回》:「別說多了,只拿前兒琪官的事比給你們聽。」
- 表示勝負結果的對比。如:「競賽結果為五比一。」
- 同類的兩量相除,求出前量為後量的幾倍或幾分之幾,以A:B或A/B表示。
- 《詩經》六義之一。即譬喻。《詩經·大序》:「《詩》有六義焉,一曰風,二曰賦,三曰比,四曰興,五曰雅,六曰頌。」
- 事例。《禮記·王制》:「眾疑赦之,必察小大之比以成之。」漢·鄭玄·注:「已行故事曰比。」
- 比利時的簡稱。
- 二一四部首之一。
- 比較程度、性狀的差別。如:「你有很多地方比我強。」
比 [ pí ]
- 參見「皋比 」條。
比 [ bì ]
動- 親近。《周禮·夏官·形方氏》:「使小國事大國,大國比小國。」漢·鄭玄·注:「比,猶親也。」
- 緊靠、相並。如:「比肩而行」、「比鄰而居」、「櫛次鱗比」。
- 結黨營私。如:「朋比為奸」。《論語·為政》:「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 最近、近來。唐·韓愈〈祭十二郎文〉:「比得軟腳病,往往而劇。」
- 及、等到。宋·岳飛〈良馬對〉:「比行百里,始奮迅。」《聊齋志異·卷二·陸判》:「比醒,則殘燭昏黃,鬼客已去。」
- 連連、屢屢。《史記·卷九·呂太后本紀》:「又比殺三趙王。」《漢書·卷五·景帝紀 》:「間者歲比不登,民多乏食。」
- 《易經》卦名。六十四卦之一。坤(☷)下坎(☵)上。《易經·比卦·彖曰》:「比,吉也;比,輔也。」
- 古代地方組織名稱。五家為「比」。《周禮·地官·族師》:「五家為比,十家為聯。……使之相保相受。」
后庭(後庭)hòu tíng
(1).犹后宫。 晋 潘岳 《西征赋》:“较面朝之焕炳,次后庭之猗靡。” 唐 韩愈 《顺宗实录五》:“良媛 董氏 ,备位后庭,素称淑慎,进升号位,礼亦宜之。”
(2).借指宫女。《隋书·炀帝纪下》:“帝后庭有子,皆不育之,示无私宠,取媚於后。”
(3).宫庭或房室的后园。《汉书·郊祀志下》:“如祠 世宗庙 日,有白鹤集后庭。”《警世通言·蒋淑真刎颈鸳鸯会》:“俟暮鼓既作,躡足而回,循墙至后庭。”
(4).《玉树后庭花》曲名的省称。 宋 王安石 《金陵怀古》诗之一:“ 东府 旧基留佛刹,《后庭》餘唱落船窗。” 元 萨都剌 《和张仲举清溪夜行》诗:“《后庭》遗曲依然在,商女能歌不忍听。” 清 金农 《五月二日吴孝廉瀚上舍濂招饮遍尝所藏名酝听吴下李周二生擫笛度曲醉成此诗》:“调变《伊》《凉》入破多,《后庭》还唱《定风波》。”参见“ 后庭花 ”。
(5).指肛门。 明 冯梦龙 《古今谭概·癖嗜·好外》:“ 俞 大夫 华麓 有好外癖,尝拟作疏奏上帝,欲使童子后庭诞育,可废妇人。”
后妃的宫庭。《文选·谢庄〈月赋〉》:“引玄兔於帝臺,集素娥於后庭。” 李周翰 注:“言照曜帝王之臺、后妃之庭。” ——《漢語大詞典》
(2).借指宫女。《隋书·炀帝纪下》:“帝后庭有子,皆不育之,示无私宠,取媚於后。”
(3).宫庭或房室的后园。《汉书·郊祀志下》:“如祠 世宗庙 日,有白鹤集后庭。”《警世通言·蒋淑真刎颈鸳鸯会》:“俟暮鼓既作,躡足而回,循墙至后庭。”
(4).《玉树后庭花》曲名的省称。 宋 王安石 《金陵怀古》诗之一:“ 东府 旧基留佛刹,《后庭》餘唱落船窗。” 元 萨都剌 《和张仲举清溪夜行》诗:“《后庭》遗曲依然在,商女能歌不忍听。” 清 金农 《五月二日吴孝廉瀚上舍濂招饮遍尝所藏名酝听吴下李周二生擫笛度曲醉成此诗》:“调变《伊》《凉》入破多,《后庭》还唱《定风波》。”参见“ 后庭花 ”。
(5).指肛门。 明 冯梦龙 《古今谭概·癖嗜·好外》:“ 俞 大夫 华麓 有好外癖,尝拟作疏奏上帝,欲使童子后庭诞育,可废妇人。”
后妃的宫庭。《文选·谢庄〈月赋〉》:“引玄兔於帝臺,集素娥於后庭。” 李周翰 注:“言照曜帝王之臺、后妃之庭。” ——《漢語大詞典》
中 zhōng/zhòng《國語辭典》
中 [ zhōng ]
名- 距離四方或兩端相等的部位。如:「居中」、「中央」、「日正當中」。
- 內、裡面。如:「水中」、「夢中」、「心中」。
- 泛指某一時期以內。如:「一年之中」、「晉太元中」。
- 中華民國的簡稱。
- 姓。如漢代有中京。
- 居間介紹、連絡的。如:「中人」。
- 居於高低、大小、好壞之間的。如:「中級」、「中型」、「中等」。
- 半。如:「中夜」、「中途」。
- 正好。如:「適中」。
- 表示動作正在進行。如:「事情正在交涉中。」
中 [ zhòng ]
動- 達到要點。《論語·子路》:「刑罰不中,則民無所錯手足。」《漢書·卷一○·成帝紀》:「朕涉道日寡,舉錯不中。」
- 合、正對上。如:「中規中矩」。《左傳·定公元年》:「未嘗不中吾志也。」《戰國策·西周策》:「去柳葉者百步而射之,百發百中。」
- 遭受、感染。如:「中風」、「中毒」。
- 得。如:「中獎」、「中籤」、「中選」。
- 考取。如:「范進中舉」、「考中大學」。《儒林外史·第二回》:「這王大老爺,就是前科新中的。」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