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风;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
蜩与学鸠笑之曰:“我决起而飞,抢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之二虫又何知?(抢榆枋 一作:枪榆枋)
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奚以知其然也?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楚之南有冥灵者,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此大年也。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
汤之问棘也是已:“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有鱼焉,其广数千里,未有知其修者,其名为鲲。有鸟焉,其名为鹏。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云。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斥鷃笑之曰:‘彼且奚适也?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而彼且奚适也?’”此小大之辩也。
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而宋荣子犹然笑之。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虽然,犹有未树也。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后反。彼于致福者,未数数然也。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词典释义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故 [ gù ]
名- 原因、根由。如:「托故」、「无缘无故」、「不知何故」。《左传·隐公元年》:「公语之故,且告之悔。」
- 意外的事情、事件。如:「变故」、「事故」、「家庭多故」。《左传·昭公二十五年》:「昭伯问家故,尽对。」晋·杜预·注:「故,事也。」
- 好友、旧识。如:「沾亲带故」、「一见如故」。《隋书·卷七○·李密传》:「乃散家产,赒赡亲故。」
- 过去的事物。如:「温故知新」。《文选·班昭·东征赋》:「遂去故而就新兮,志怆悢而怀悲。」
- 死亡。如:「病故」、「身故」、「已故」、「父母早故」。
- 原来的、以前的。如:「故乡」、「故国」、「故交」。《楚辞·宋玉·招魂》:「魂兮归来,反故居些。」唐·王维〈春中田园作〉诗:「归燕识故巢,旧人看新历。」
- 死去的。如:「故总统」。
- 本来、从前。《左传·昭公十三年》:「又夺成然邑而使为郊尹,蔓成然故事蔡公。」《荀子·性恶》:「凡礼义者,是生于圣人之伪,非故生于人之性也。」
- 有意、存心。如:「明知故犯」、「故弄玄虚」。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政事》:「我今故与林公来相看,望卿摆拨常物,应对玄言。」元·无名氏《陈州粜米·第一折》:「他也故违了皇宣命,都是些吃仓廒的鼠耗,咂脓血的苍蝇。」
- 仍旧、依然。《史记·卷四·周本纪》:「褒姒不好笑,幽王欲其笑万方,故不笑。」唐·杜甫〈绝句漫兴〉九首之三:「熟知茅斋绝低小,江上燕子故来频。」
- 因此、所以。《论语·先进》:「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史记·卷一·五帝本纪》:「余并论次,择其言尤雅者,故著为本纪书首。」
曰 [ yuē ]
动- 说。用于文言文。《论语·学而》:「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孟子·梁惠王下》:「国人皆曰可杀,然后察之。」
- 称为、叫做。用于文言文。《书经·洪范》:「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尔雅·释水》:「水中可居者曰洲,小洲曰渚。」
- 用于句首或句中,无义。《诗经·豳风·东山》:「我东曰归,我心西悲。」《文选·张衡·东京赋》:「曰止曰时,昭明有融。」
- 二一四部首之一。
(2).旧指思想或道德修养最高超的人。《荀子·天论》:“故明於天人之分,则可谓至人矣。”《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至人遗物兮,独与道俱。” 司马贞 索隐引 张机 曰:“体尽於圣,德美之极,谓之至人。” 三国 魏 嵇康 《声无哀乐论》:“若夫 郑 声,是音声之至妙。妙音感人,犹美色惑志,耽槃荒酒,易以丧业,自非至人,孰能御之!” ——《漢語大詞典》
(2).不固执己见。 明 李贽 《答耿中丞书》:“无己,故学莫先於克己。” ——《漢語大詞典》
(2).神奇非凡的人。谓其姿容、行止、技艺等非常人所及。 汉 桓谭 《新论》:“天下神人五:一曰神仙,二曰隐沦,三曰使鬼物,四曰先知,五曰铸凝。” 晋 王嘉 《拾遗记·周灵王》:“﹝ 西施 、 郑旦 ﹞二人当轩并坐,理镜靚妆於珠幌之内,窃窥者莫不动心惊魄,谓之神人。”《初刻拍案惊奇》卷四:“二女童运剑为彼此互刺之状……只见两条白练,半空飞遶,并不看见有人。有顿饭时候,然后下来,气不喘,色不变。 程元玉 嘆道:‘真神人也!’” 康有为 《大同书》辛部第十二章:“天人、圣人并推,可合称为神人。”
(3).犹神仙。古代道教和方士理想中所谓修真得道而长生不死的人。《史记·封禅书》:“乃益发船,令言海中神山者数千人求 蓬莱 神人。” 汉 扬雄 《长杨赋》:“听庙中之雍雍,受神人之福祜。” 唐 杜甫 《遣兴》诗之一:“顿轡海徒涌,神人身更长。”《云笈七籤》卷七七:“﹝ 刘子南 ﹞独为寇所围,矢下如雨,未至 子南 马数尺,矢輒堕地,终不能中伤,虏以为神人也,乃解围而去。” ——《漢語大詞典》
(2).没有收获、成效。《史记·李将军列传》:“是时单于觉之,去, 汉 军皆无功。” 三国 魏 嵇康 《养生论》:“害成於微,而救之於著,故有无功之治。”《西湖二集·刘伯温荐贤平浙中》:“ 洪武爷 遂遣 汤和 率师讨之, 国珍 遁入海岛,师劳无功。” ——《漢語大詞典》
(2).专指 孔子 。《孟子·公孙丑上》:“ 子夏 、 子游 、 子张 ,皆有圣人之一体。” 唐 陆龟蒙 《复友生论文书》:“六籍中独《诗》、《书》、《易象》与 鲁 《春秋》经圣人之手耳。” 明 李东阳 《诗话》:“ 荆楚 之音,圣人不録,实以要荒之故。” 毛泽东 《青年运动的方向》:“ 中国 古代在圣人那里读书的青年们,不但没有学过革命的理论,而且不实行劳动。”
(3).君主时代对帝王的尊称。《礼记·大传》:“圣人南面而治天下,必自人道始矣。”《韩非子·外储说右下》:“是以圣人不亲细民,明主不躬小事。” 唐 杜甫 《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圣人筐篚恩,实愿邦国活。” 仇兆鳌 注:“ 唐 人称天子皆曰圣人。” 宋 欧阳修 《丰乐亭记》:“及 宋 受天命,圣人出而四海一。” 元 白朴 《梧桐雨》楔子:“叵奈 杨国忠 这廝好生无礼,在圣人前奏准,着我做 渔阳 节度使,明陞暗贬。”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二:“侧闻宫中圣人又復减膳持斋,对天涕泣。”
(4).称皇后、皇太后。 宋 蔡绦 《铁围山丛谈》卷一:“国朝禁中称乘舆及后妃,多因 唐 人故事,谓至尊为官家,谓后为圣人,嬪妃为娘子。”《续资治通鉴·宋光宗绍熙五年》:“﹝ 关礼 ﹞入见太皇太后而泣,问其故, 礼 对曰:‘圣人读书万卷,亦尝见有如此时而保无乱者乎?’”
(5).泛称佛、菩萨等得道者。《涅槃经·圣行品七之一》:“以何等故名佛菩萨为圣人耶?如是等人有圣法故。” 北魏 杨炫之 《洛阳伽蓝记·融觉寺》:“﹝ 西域 ﹞沙门常东向遥礼之,号 曇謨最 为东方圣人。” 隋 王通 《中说·周公》:“或问佛。子曰:‘圣人也。’” 元 耶律楚材 《〈楞严外解〉序》:“学至於佛,则无可学者,乃知佛即圣人,圣人非佛。” 明 唐寅 《释迦如来赞》:“西方有大圣人,不言而自信,不治而不乱,巍巍乎独出三界之外,名之为佛。”
(6).对有异术的仙道、方士等的尊称。《晋书·艺术传·郭黁》:“百姓闻 黁 起兵,咸以圣人起事,事无不成,故相率从之如不及。” 唐 李复言 《续玄怪录·辛公平上仙》:“二人相顾方笑,而 臻 适入,执其手曰:‘圣人矣。’”《资治通鉴·晋孝武帝太元九年》:“ 陇西 处士 王嘉 ,隐居 倒虎山 ,有异术,能知未然; 秦 人神之。 秦王 坚 、 后秦王 萇 及 慕容冲 皆遣使迎之。十一月, 嘉 入 长安 ,众闻之,以为 坚 有福,故圣人助之。”
(7).清酒的别称。亦指酒之清者。《太平御览》卷八四四引 三国 魏 鱼豢 《魏略》:“ 太祖 时禁酒,而人窃饮之,故难言酒,以白酒为贤人,清酒为圣人。”《三国志·魏志·徐邈传》:“时科禁酒,而 邈 私饮至於沉醉,校事 赵达 问以曹事, 邈 曰:‘中圣人。’ 达 白之 太祖 , 太祖 甚怒。度辽将军 鲜于辅 进曰:‘平日醉客谓酒清者为圣人,浊者为贤人, 邈 性脩慎,偶醉言耳。’竟坐得免刑。” 宋 杨万里 《和萧伯和春兴》:“圣人枉索方兄价,我与贤人也一中。”参见“ 中2圣人 ”。 ——《漢語大詞典》
(2).不追求名声。《庄子·逍遥游》:“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史记·老子韩非列传》:“ 老子 脩道德,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 明 夏完淳 《秋怀》诗之三:“静观百岁间,无名以为準。”
(3).没有名称;没有名字。《汉书·扬雄传下》:“无主无名,要合《五经》;苟非其事,文不虚生。”《晋书·卞壸传》:“寄命於他人之门,埋尸於无名之冢。” 唐 李复言 《续玄怪录·李岳州》:“﹝吏﹞曰:‘送堂之牓在此,可自寻之。’因出视, 俊 无名。” 巴金 《军长的心》:“为了上个月那个攻占无名高地的战斗,他整整忙了一个多月。”
(4).没有名义,没有正当理由。《史记·淮阴侯列传》:“此壮士也。方辱我时,我寧不能杀之邪?杀之无名,故忍而就於此。” 宋 文莹 《玉壶清话》卷六:“时虽已下 荆楚 , 孟昶 有唇亡齿寒之惧,而讨之无名。” 清 孔尚任 《桃花扇·修札》:“老夫愚不揣,劝将军自忖裁:旌旗且慢来,兵出无名道路猜。”
(5).道家称天地未形成时的状态为“无名”。《老子》:“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王弼 注:“凡有皆始於无,故未形无名之时,则为万物之始。” 清 黄鷟来 《陈青庭以萤火诗远寄索和次韵》之五:“欲问化生何自始,直穷天地到无名。”参见“ 无名之朴 ”。
(6).指无名火。《封神演义》第七十回:“道心推在汪洋海,却把无名上脑来。”
(7).莫可名状。 丁玲 《松子》:“可是眼泪受一种无名的抑制,流不出来。” 冰心 《寄小读者》二七:“到了车站……才知从 波士顿 到 梦野 是要经过 沙穰 的,我忽然起了无名的怅惘。”
(1).道家指天地形成前的状态。名,名称,概念。《老子》:“无名,天地始;有名,万物母。” 王弼 注:“凡有皆始於无,故未形无名之时,则为万物之始。”
(2).不露名迹。《庄子·庚桑楚》:“券内者行乎无名,券外者志乎期费。” 成玄英 疏:“履道而为於分内者,虽行而无名迹也。”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