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了那小娘子,你说你那吕蒙正死了也。

王实甫元代〕《杂剧·吕蒙正风雪破窑记

第一折

(冲末扮刘员外领家童上,云)僧起早,道起早,礼拜三光天未晓。在城多少富豪家,不识明星直到老。老夫姓刘,双名仲实,乃洛阳人也。我有万百贯家缘过活,别无儿郎,止有个女孩儿,小字月娥,不曾许娉他人。我如今要与女孩儿寻一门亲事,恐怕不得全美,想姻缘是天之所定。今日结起彩楼,着梅香领着小姐,到彩楼上,抛绣球儿,凭天匹配。但是绣球儿落在那个人身上的,不问官员士庶,经商客旅,便招他为婿,那绣球儿便是三媒六证一般之礼也。家童,你和梅香说,着他同小姐上彩楼,抛了绣球儿,便来回我的话。休要误了喜事。则等俺女孩儿成就了亲事,称老夫平生之愿也。老夫且去后堂中安排下筵席,与孩儿庆贺,你疾去早来,着老夫欢喜咱。(下)

(外扮寇准同吕蒙正上)(寇准云)曾读前书笑古今,耻随流俗共浮沉。终期直道扶元化,敢为虚名役片心。小生姓寇名准,字平仲。这兄弟姓吕,名蒙正,字圣功。俺二人同堂学业,转笔抄书。空学成满腹文章,争奈一贫如洗,在此洛阳城外破瓦窑中居止。若论俺二人的文章觑富贵如同翻掌,争奈文齐福不至。兄弟,我闻知在城刘员外家结起彩楼,要招女婿,咱二人走一遭去来。等他家招了良婿之时,咱二人写一篇庆贺新婿的诗章,他家必不虚负了咱。但得些小钱钞,就是咱一二日的盘缠。咱二人同走一遭去。(吕蒙正云)哥哥说的有理,不索久停久住,同哥哥走一遭去来。(寇准云)俺同去来。(同下)(正旦领梅香上,云)妾身姓刘,小字月娥,长年一十八岁。为因高门不答,低门不就,因此上未曾成其配偶。今日父亲结起彩楼,教我抛绣球儿,凭天匹配。梅香,咱上的这彩楼,你看那官员士庶,经商客旅,做买做卖的,端的是人稠物穰也。(梅香云)姐姐,父亲的严命,教姐姐抛绣球儿,凭天匹配。你可也休差抛了绣球儿。剩下的与我招一个,可是携带咱。(正旦云)我自有个主意。(二净扮左寻右躲上)(左寻云)柴又不贵,米又不贵,两个傻厮,恰好一对。俺两个一个是左寻,一个是右躲。打听的这刘员外家女孩儿要招女婿,结起彩楼,抛绣球儿。则说那小姐生的好,凭着咱两个这般标致,拟定绣球儿是我每。不避驱驰,俺走一遭去来。(寇准同吕蒙正上)(寇准云)兄弟也,来到这彩楼底下了,咱看那小姐抛绣球儿咱。(正旦云)梅香,你将绣球儿来者。(梅香云)姐姐,绣球儿在此。(正旦云)你看我那父亲,恐怕差配了姻缘,故结彩楼,教我抛绣球儿,以择佳婿也呵。(唱)

【仙吕】【点绛唇】则我这好胜爷娘,故意娇养,如花样。招配新郎,卷翠帘在妆楼上。

【混江龙】凭栏凝望,猛然间回首问梅香。(梅香云)姐姐,你问我些甚么?(正旦唱)见二人衣冠齐整,鞍马非常。能偿个守蓝桥饱醋生,料强如误桃源聪俊俏刘郎。挤眉弄眼,俐齿伶牙,攀高接贵,顺水推船,小则小偏和咱厮强。不尘俗模样,穿着些打眼目衣裳。

(净做走科,云)真个一个好小姐。你把那绣球儿抛与我罢。(梅香云)姐姐,你看兀那两个,穿的锦绣衣服,不强如那等穷酸饿醋的人也。(正旦云)梅香,你那里知道也。(唱)

【油葫芦】学剑攻书折桂郎,有一日开选场,半间儿书舍换做都堂。想韩信偷瓜手生扭做了元戎将,传说那筑墙板番做了头厅相。想当初王鼎臣,姜吕望,那鼎臣将柴担子横在肩头上,太公八十岁遇着文王。(梅香云)姐姐,等的到八十岁,可老了也。(正旦云)梅香,可不道君子人待时守分也。(唱)

【天下乐】岂不闻有福之人不在忙,我这里参也波详,心自想。平地一声雷振响,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可不道寒门生将相。

(梅香云)姐姐,好早晚了也呵。兀的不是绣球儿,你有甚么言语,嘱咐这绣球儿咱。(正旦做接绣球在手科)(唱)

【金盏儿】绣球儿你寻一个心慈善性温良,有志气好文章,这一生事都在你这绣球儿上。夫妻相待,贫和富有何妨?贫和富足我命福,好共歹在你斟量。休打着那无恩情轻薄子,你寻一个知敬重画眉郎。(正旦做抛绣球科)(吕蒙正云)哥哥,你看,那小姐,将绣球儿抛在我跟前了。(寇准云)兄弟,敢这绣球儿误落在你怀中。咱且走在一边伺候,看员外怎生处断。(净云)绣球儿也抛与了别人,我和你等些甚么?咱两个一人唱一句,去了罢。(大净唱)

【金字经】绣球儿今日个打着一个穷秀才,(二净唱)气的区区泪满腮,泪满腮。(大净唱)也是他缘分该,(二净唱)休相怪。(大净唱)咱拽着尾巴归去来。(同下)

(梅香云)姐姐,抛了绣球,咱回父亲话去来。(同下)(刘员外领杂当上,云)灵鹊檐前噪,喜从天上来。这梅香好不会干事也,领着小姐抛绣球儿,去了一日,如何不见来回话?(正旦同梅香上,见科)(梅香云)父亲,小姐招了女婿也。(刘员外云)在那里?着过来。(梅香云)得绣球的过来。(寇准同吕蒙正见科)(冠准云)兄弟,咱则在这门首伺候着。兀的不呼唤你哩。(梅香云)兀那秀才,你过去拜丈人去。(吕蒙正见刘员外科)(刘员外云)他是谁?(梅香云)则他是新招的女婿吕蒙正。(刘员外云)孩儿也,放着官员人家财主的儿男不招,这吕蒙正在城南破瓦窖中居止,咱与他些钱钞,打发回去罢。(正旦云)父亲差矣。一向说绣球儿打着的不管官员士庶贫富之人,与他为婚。既然抛着他了,父亲,您孩儿情愿跟将他去。(刘员外云)孩儿,则怕你受不的苦(正旦云)您孩儿受的苦,好共歹我嫁他。(杂当云)员外,小姐既要嫁他,依着他罢。小姐,他那破瓦窑中,你敢住不的么。,(正旦唱)

【醉中天】者莫他烧地权为炕,凿壁借偷光,一任教无底砂锅漏了饭汤。者莫足站就蜘蛛网,土炕芦席草房,那里有绣帏罗帐?(刘员外云)你再思想咱。(正旦唱)您孩儿心顺处便是天堂。

(刘员外怒,云)小贱人,我的言语不中听,你怎生自嫁吕蒙正。梅香,将他的衣服头面.都与我取下来,也无那奁房断送。他受不过苦呵,他必然来家也。则今日离了我的门者,着他去。(吕蒙正云)咱两口儿辞别了父亲去来。(杂当云)倒好了你也。(出门见寇准科云)您兄弟来了也。(寇准云)如何?你见员外,说甚么来?(吕蒙正云)他嫌小生身贫无倚,又无奁房断送,将小姐的衣服头面尽数留下。赶将俺两口儿出来了。(寇准云)这般呵,小姐眼里有珍珠,你若得官呵,小姐便是夫人县君。您两口儿先回去,我便来也。(吕蒙正云)小姐,则怕你受不的苦楚么。(正旦云)我受的苦,受的苦。(唱)

【尾声】到晚来月射的破窑明,风刮的蒲帘响,便是俺花烛洞房。实丕丕家私财物广,虚飘飘罗锦千箱。守着才郎,恭俭温良,憔悴了菱花镜里妆。我也不恋鸳衾象床,绣帏罗帐,则住那破窑风月射漏星堂。(同下)

(寇准云)这家为富不仁,薄俗之情。我若不过去,将我似甚么人看成。(寇准见刘员外科)(刘员外云)下次孩儿每,这叫化的承俺这里怎的?(杂当云)知他又来怎的!(寇准云)谁是叫化的?我是你新招的女婿吕蒙正之兄长,寇平仲是也。我是你亲家伯伯哩。(刘员外云)我有这等亲家伯伯,愁甚么过活?(杂当云)甚么亲家伯伯!你也则是个穷秀才,(寇准云)今日以得良婿,乃天厂之喜事也。何怒之有?(刘员外云)你看那穷嘴饿舌头,一壁去。(寇准云)是何言语!硁硁小人哉。尔以贫富而弃骨肉,婿嫁而论财礼,乃夷虏之道也。古者男女之俗,各择德焉,不以其财为礼。我辈今日之贫,岂知他日不富?尔等今日之富,安知他日不贫乎?古语有云:见贫休笑富休夸,谁是常贫久富家?秋到自然山有色,春来那个树无花?哎,我是你亲家伯伯哩。(做出门科)(诗曰)状貌堂堂似北辰,面如明镜色如银。可怜此等无情物,则识衣衫不识人。自此去后,难可复言,我再过去。(又见刘员外科,云)哎,我是你亲家伯伯哩。(刘员外云)这厮又来了。这厮穷酸饿醋,我不听他。(寇准云)我辈乃白衣卿相,时间不遇,俺且乐道甘贫,何言责其贫贱!圣人云: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便似那石中稳玉蚌含珠,五色光明射大虚。人怀才义终须贵,腹有文章志有余。君子守贫盼未遂,男儿不遇气长吁。有朝但得风雷迅,方表人间真丈夫。哎,我是你亲家伯伯。(出门科)(诗旧)得受贫时且受贫,休将颜色告他人。梧桐叶落根须在,留着枝梢再等春。我待不过去,气破我肚皮,我再过去。(再见科,云)哎,我是你亲家伯伯。(杂当云)你怎么又未了?(刘员外云)这厮又未了。走将来絮絮聒聒的,我不听他穷言饿语的。(寇准云)公之富不可尽用,我之贫不可尽欺。非是我用言分劈,藐视俺贤哉娇客。我本是受齑盐一介寒儒,隐风雪八员宰相。有一日步青霄折桂蟾宫,跨青鸾钓鳌北海;卧重裀天下名知,食列鼎家门尽改;袅吟鞭满马春风,横牛带衣襟香霭;云飞般伞盖高张,雁翎般公人齐摆;皇阁中功显十年,青史内名标万载。那其间富贵荣华,(杂当云)敢又是亲家伯伯。(寇准打背推科,云)这厮才了我的。(诗曰)你富俺贫未定,一朝转过时运,他年金榜标名,我着你认的寇准蒙正。(下)。(刘员外云)那穷厮去了么?(杂当云)去了也。(刘员外云)无甚事,后堂,中饮酒去来。自恨我胡为胡做,抛绣球招婿聘妇。可可的打着个贫子,禁不的他穷酸饿醋。(下)


第二折

(长老引行者上)(长老云)明心不把优花捻,见性何须贝叶传。日出冰消原是水,回光月落不离天。贫僧是这白马寺中长老。为贫僧积功累行,累劫修来,得悟大乘三昧,住持在此寺,朝参暮礼。今日上堂做罢好事,在此闲坐。行者,山门前觑者,看有甚么人来。(行者云)理会的。(刘员外上,云)若无闲事恼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老夫刘员外是也。自从我那女孩儿嫁了吕蒙正,那厮每日长街市上搠笔为生,又在白马寺中,每日赶斋,着老夫心上好生不自在。今日无甚事,去寺中对长老说一声去。来到方丈也,行者报复去,道有刘员外特来相访。(行者云)理会的。(报科,云)报的师父得知,有员外来了也。(长老云)道有请。(行者云)有请。(做见科)(长老云)员外,此一来有何事?(刘员外云)师父,老夫无事也不来。有我的女婿吕蒙正,他每日来你这寺中赶斋。他空有满腹文章,不肯进取功名,他听的这钟声响便来赶斋。长老,老夫所烦,今后先吃了斋饭,后声钟。他赶不上斋呵,他自然发志也呵,他必然去寻他的道路去也。(长老云)我知道了也。此事易为,员外,你自请回去也。(刘员外云)师父恕罪,我回私宅中去也。自今饭后声钟响,空到斋堂怏怏归。奋志上朝去应举,恁时方见锦衣回。(下)(长老云)小和尚,每日都吃了斋时,可与我声钟。等那吕蒙正若来时呵,我自有个主意。(吕蒙正上,云)小生吕蒙正。每日长街市上,搠笔为生。时遇冬天,下着如此般大雪。寺里钟响也,我去寺中赶斋去,得的一分斋饭,与我浑家食用。来到也。(见长老科,云)师父,将斋饭来我食用。(长老云):无了斋也。吕蒙正,你来,我和你说,俺常住家计较来,满堂僧不厌,一个俗人多。你一日吃我一分斋饭,一年吃着多少?往日先撞钟后吃斋,因为多了斋粮,先吃了斋后撞钟,唤做斋后钟。你为孔子门徒,你有满腹文章,你若应过举呵,得一官半职,不强似在寺中赶斋?既为男子汉,不识面皮羞。回去。(吕蒙正云)我出的这门来,我为男子大丈夫,受如此羞辱。为我一个,斋后声钟,我怎生回家见我浑家的面,这和尚无礼,我瓦罐中取出这笔来,我在这壁子上写四句诗,骂这和尚。(写诗科,云)男儿未遇气冲冲,懊恼阇黎斋后钟呀。后韵不来,且罢。斋也赶不的,哎,且回我那破窑中去也。(下)(长老云)吕蒙正去了也。我出的这山门来,是去的远了也。这厮心里敢怪贫僧也。(做看诗科)呀,他在我三门下写下两句诗:男儿未遇气冲冲,懊恼阇黎斋后钟。小和尚每,休着损坏了他这两句诗。此人大志不小,异日必有峥嵘之日。无甚事,回方丈中去。
两廊无事僧归院,再续残灯念旧经。(下)(正旦上,云)自从嫁的吕蒙正,在这破窑中,他每日在这白马寺中赶斋,可怎生这早晚下见回来也。(唱)

【正宫】【端正好】夫妇取今生,缘分关前世。穷和富是我裙带头衣食。帘儿揭起柴门倚,专等俺投斋婿。

【滚绣球】听的钟声响报信息,这斋食有次第。俺知他的情意,他待俺着甚回席。虽然是时下贫,有朝发愤日,那其间报答恩德。这其间不见回归,做下碗热羹汤等待贤太冷。揣着个冻酸馅,未填还拙妇的饥,有甚希奇。

(正旦云)秀才这早晚敢待来也。(刘员外同卜儿上,云)老夫刘员外,我的女孩儿嫁了吕蒙正。想我女孩儿富里生,富里长,他几曾受这等穷来?婆婆,(卜儿云)老的,为甚的?(刘员外云)咱两口儿看孩儿去来。将着一分香美茶饭,与孩儿吃,将着一套衣服,与孩儿穿。来到也,月娥,开门来。(卜儿叫门科,云)孩儿在家么?(正旦云)是谁唤门哩?我开开这门。(正旦见卜儿科,云)原来是父亲母亲。(唱)

【倘秀才】今日个灵鹃儿吖吖的报喜,甚风儿吹来到俺这里?淡饭黄齑吃甚的?(刘员外云)那穷厮那里去了?(正旦唱)旋酒处舀了一碗热水,抄纸处讨了把石灰,教学处寻了管旧笔。

(刘员外云)我道是做甚么买卖,原来是排门儿搠笔为生。孩儿,你眼里也识人,嫁了这么一个叫化头。孩儿,跟我家去来,兀的你母亲将着衣服,你便穿;替下旧的,与那穷厮穿。我将这茶饭,你便先吃了好的;剩下的与那穷厮吃。(正旦云)父亲,你说的差了也。(唱)

【倘秀才】你着我穿新的他穿旧的,我吃好的他吃歹的?常言道夫妻是福齐。俺两口儿过日月,着他独自落便宜,怎肯教失了俺夫妻情道理。(刘员外云)女孩儿也,你恋着这个穷秀才,有甚么好处?三千年不能够发迹。孩儿,你家去来。(旦儿云)我不问了俺秀才,我不敢去。(刘员外云)你真个不去?父亲的言语,倒不中听,你则向着那穷秀才。我将这破砂锅打碎了,把这两个碗也打了,把这匙筋撧折了。孩儿也,你至死也休上我门来,我也无你这等女孩儿。婆婆,将那衣服茶饭小的每将着,咱家去来。(下)(正旦哭科,云)父亲也,你好狠也。(吕蒙正上,云)小生吕蒙正是也。赶不的斋,天色晚将来也,还我那破瓦窑中去。(见正旦科)大嫂,有甚么人到俺家里来?我一脚的不在家,把我铜斗儿家缘,都破败了也。(正旦唱)

【倘秀才】撧折的匙呵如呆似痴,摔碎碗长吁叹息。(吕蒙正云)端的是谁打了来?(正旦唱)打破砂锅璺到底。俺娘将着一分充饥饭,俺父抱着一套御寒衣,他两口儿都来到这里。

(吕蒙正云)原来是俺岳父岳母来。他老两口儿去了,可怎生这早晚不见哥哥来?(寇准上,云)小生寇平仲是也。这几日不曾看兄弟去,来到这破瓦窑门首,兄弟在家么?(吕蒙正云)呀,哥哥来了。(寇准云)兄弟,你两口儿敢相争来?(吕蒙正云)俺两口儿不曾相争。有我丈人丈母来到这里,要他女孩儿家去,他不肯去也,将我家活都打碎了。(冠准云)原来是这等,老员外无礼也。这家私也有我的一半儿,你怎生打坏了我家活。兄弟,你休烦恼,我恰才街市上遇着一个故交的官人,他见我贫穷,赍发与我两个银子,教我上朝应举去。兄弟,趁着这个机会,咱二人上朝应举去来。媳妇儿有甚么嘱付的言语,嘱咐兄弟咱。(吕蒙正云)小姐,你守志者,我得了官时,便回来也。(正旦云)吕蒙正,你去则去,早些儿回来。妾身在家,不必你忧心也。(唱)

【尾声】则这瓦窑中将一应人皆回避,你金榜无名誓不归。(云)若得官呵,你为义夫,妾身为节妇。(唱)立一通贤达德政碑,扶起攀蟾折桂枝,带将你那金银还家来报答你那妻。你若提着一个瓦罐还家来,我可也怨不的你。(下)

(寇准云)兄弟,咱收拾了行装,上朝应举,走一遭去。(吕蒙正云)哥哥,则今日收拾纸墨笔砚,俺走一遭去来。倚仗胸中七步才,攀蟾稳步上天阶。布衣走上黄金殿,凤池夺得状元来。(同下)


第三折

(吕蒙正引张千上,云)学而第一须当记,养子休教不看书。小官吕蒙正是也。到的帝都阙下,一举状元及第,所除本处县令。来到这城中也,不知我那小姐在那破瓦窑中怎生过活哩。张千,与我唤将官媒人婆来。(张千云)理会的。媒人婆开门来。(净媒婆上,云)说合先定千条计,花红谢礼要十倍。打发的媒婆不喜欢,调唆的两家乱一世。则我是官媒婆。门首是谁唤门?我开开这门。哥哥唤我做甚么?(张千云)过路的一个客官唤你说话。(媒婆云)咱去来。(见吕蒙正科,云)官人你唤我做甚么?(吕蒙正云)媒人婆,你认的个吕蒙正么?(媒婆云)宫人不问,我也不说。我才忘了,你又题将起来。那厮不逢好死,将他那浑家刘月娥撇在破瓦窑中,去了十年光景,音信皆无。这早晚敢死去了也。(吕蒙正云)我不说破,教他骂到我几时。你认的那吕蒙正么?(媒婆云)我不认的。(吕蒙正云)你抬起头来,睁开眼,则我便是吕蒙正。(媒婆云)早则不曾说你甚么。(吕蒙正云)你骂的我彀也。媒婆,俺那小娘子,还在这破瓦窑中里,未知是实是虚。媒婆,你将着一只金钗,一套衣服,你直到那窑中,见了那小娘子,你说你那吕蒙正死了也。如今有个过往的客官,教我将着这套衣服金钗与你。教小娘子递一杯酒便回来,看他说甚么,便来回我话。(媒婆云)我知道。不敢久停久住,直到破瓦窑中,走一遭去。(下)(吕蒙正云)媒婆去了也。小官更改了衣服,也不在这里,直至破瓦窑中,走一遭去。(下)(正旦上,云)自从吕蒙正上朝应举去了,音信皆无,好是烦恼人也。(唱)

【中吕】【粉蝶儿】瓮牖桑枢,世间穷尽都在此处,有一千个不识消疏。范丹也索移,原宪也索躲,便有那颜回也难住。虽然是人不堪居,我觑的肚兰堂绿窗朱户。

【醉春风】恨只恨买臣妻,学不学卓氏女,破窑中熬了我数年,多受了些个苦,苦。一饮一啄,事皆前定,也是我一生衣禄。

(云)看有甚么人来。(媒婆上,云)可早来到也。小娘子在家么?(正旦云)谁唤门哩?我开开这门。(见科,云)万福。婆婆有甚么事,来到我这里?(媒婆云)小娘子,你索是烦恼来也。(正旦云)我有甚么烦恼?(媒婆云)你不知吕蒙正死了也。(正旦云)谁这般道来?(媒婆云)我听的人说,我一径的来和你说。(正旦云)你休说谎。兀的不痛杀我也!(媒婆云)小娘子休烦恼。可不道汉子犹如南来雁,去了一千有一万。你这般年纪小,如今有个过路的客官,他无人来,着我将着一套衣服,一只金钗儿,着你到那里与他递一杯酒,说一句话便来。(正旦云)这婆婆是何言语也。(唱)

【上小楼】你如今知咱受苦,将咱小觑。怎肯道是连累街坊,带累亲邻,败坏风俗。冻杀我,甘心死去,则这个泼家私觑也那是不觑。

(云)本待要拖你见官,看你老人家,饶了你,出去!(媒婆云)我出的这门来。(吕蒙正冲上见媒婆,云)说的如何?(媒婆云)那里那里,他也不肯,骂了我一场,叉出我门来了。(吕蒙正云)既然这等,与你些银子,你自回去。(媒婆云)多谢了相公,我回去也。(下)(吕蒙正云)我入的这窑门来,小姐正烦恼哩。我也不言语,我则立在傍边厢,看他说甚么。(正旦云)谁家个男子汉,来我窑中?可不道促风暴雨,不入寡妇之门。我向前挝了这厮脸。(吕蒙正云)我为你千山万水,来到此处,你这般下的?小姐,是我。(正旦唱)

【普天乐】我这里猛然观,抬头觑,我道是谁家个奸汉,却原来是应举的儿夫。咱须足旧有姻,关连着亲肠肚。(吕蒙正云)小姐,我如今落薄了,不曾得官。(正旦云)便落薄何如?(唱)但得个身安乐还家重完聚,问其么官不官便待怎的!(云)遇与不遇,有个比喻。(唱)有一个张良也曾弃印,有一个陶潜罢职,有一个范蠡归湖。

(吕蒙正云)小姐,我也不曾得官,家来了也。天色晚了,我歇息。到天明我投几个相识。得些盘缠,我再去应举去来。(正旦云)天色晚了,蒙正,你安寝咱。(唱)

【十二月】走将来朝云暮雨,似水也那如鱼。又无那暖烘烘的被卧,都是些薄湿湿的衣服。叫晃晃腰间甚物?怎想你那身上埋伏。

【尧民歌】呀,两三层麻布里裹珍珠,万万丈波心里钓鳌鱼。怕你得官酬志汉相如,倒做了好色荒淫鲁秋胡。儿也波夫,冤家问一句,说罢也重完了聚。(吕蒙正云)小姐,我不瞒你说,我故意的试探你,那媒婆也是我使他来,谁想小姐一片贞节之心。我得了本处县令,着我衣锦还乡。我到来日,夸官三日,我和你同享富贵。(正旦云)兀的不欢喜杀我也,谁想有今日也。(唱)

【尾声】到来日慌张杀那秃院上,没乱杀俺那一双老父母。今日个显耀你那里夺来的富,折准我那从前受过的苦。(同吕蒙正下)


第四折

(寇准领张千上,云)龙楼凤阁九重城,新筑沙堤宰相行。我贵我荣君莫羡,十年前是一书生。小官寇准是也。到的帝都阙下,举状元及第,今拜莱国公之职。谢圣恩可怜,着小宫随处降香。一者降香,二者因为采访贤上。今日是吉日良辰,左右那里?将马来,便索降香,走一遭去。(下)(长老同行者上,云)断绝贪嗔痴妄想,坚持戒定慧圆明。自从灭了无明火,炼的身轻似鹤形。贫僧是这白马寺长老。听的人说,吕蒙正得了本处官也。我打扫的这寺院干净,将他这两句诗,着这碧纱笼罩着,必然来这里烧香也。行者,山门首觑者,若来时,报复我知道。(行者云)理会的。(吕蒙正同正旦上,住)(吕蒙正云)摆开头答,烧香去来。(正旦云)谁想有今日也呵。(唱)

【双调】【新水令】破窑中节妇轿儿抬,满城人大惊小怪。驾车当酒垆,包土筑坟台。俺男儿日转千阶,我和他妆些模样做些娇态。

(行者云)师父,相公来了也。(长老云)来了也,俺接待去来。(吕蒙正云)接了马者。入的这寺门来。呀,兀的不是我赶斋来吟下两句诗?可怎生的着这碧纱笼罩着?想这和尚好是世情也呵。(做见科,云)长老,你必然有个缘故。(长老跪科,云)相公不知,为相公写下这两句诗,有龙蛇之体,金石之句,往来的人看这诗,踏的此地苔藓不生,因此上着这纱罩着。(吕蒙正云)原来是这等,揭了那纱罩者,将笔砚来。(做念科,云)男儿未遇气冲冲,懊恼暗黎斋后钟。我续添两句:十年前时尘土暗,今朝始得碧纱笼。(长老云)请到佛殿拈香。(吕蒙正云)左右,看有甚么人来。(刘员外同卜儿上,云)我的女婿吕蒙正,得了本处县尹也,说道在这白马寺中。众街坊每牵羊担酒,去庆贺他去了。我去寺里,认我那女婿女儿去。咱来到寺门首也。(正旦云)甚么人大呼小叫的?(长老云)众多街坊、员外,与相公庆官来。(正旦唱)

【川拨棹】我叹这个老员外,积趱下些不义财。俺男儿的受了宣牌,媳妇儿的有些人才,百姓每恭心管待,那其间谁赍发吕秀才?

【七兄弟】你那时上街,百刂划。送枯柴。严寒天雪冷实难捱,贫家米贱冻难捱,则今日趁了方何碍?

【梅花酒】帘儿后猛揭开,见低着擎颏。我撧耳揉腮.有口难开。那时节寻不的一升儿米,觅不的半根柴,兀的不误了斋。麻鞋破脚难抬,布衫破手难揣,牙关挫口难开,画皮冷泪难揩。

【收江南】牙,你记的满头风雪却回来,今日个一天好事奔人来。(长老云)行者,开佛殿,朝中大人降香来也。(正旦唱)听的道朝中宰相降香来,百姓海等待。却正是月明千里故人来。

(刘员外云)女儿,女婿,认了我者。(吕蒙正云)想着你那歹处,我不认你。祗候人与我抢出去。(刘员外云)天也,怎生得个证见来好也!(寇准上。云)锦鞯骏马三檐伞,正是男儿得志秋。小官寇平仲是也。来到这白马寺门首也。左右接了我马者,入的寺门来。(做见科)(刘员外云)相公,与小人做主咱,我的女婿忘了我的恩。(寇准云)呈词告状漫张罗,情理难容怎奈何!你告他阶下忘了亲岳父,记的你窑中打碎破砂锅。一壁有者,兄弟也在这里。兄弟也,寺门首有你丈人,你认了者。(吕蒙正云)哥哥,你问弟媳妇去也。(寇准云)弟媳妇儿,门外有你父亲母亲,你认他不认他?(正旦云)我无父母,我不认他。(寇准云)弟媳妇儿,看我的面,认了他也。(正旦云)我不认。伯伯,你认了他罢。(寇准云)好无礼也!有你父母,你认了者。你认便认,不认便罢了,你怎么教我认了去?他是我的爷娘,更待干罢。则今日写本申朝,不道的饶了你哩也。(正旦云)看伯伯的面,认了他便了(冠准云)正是千求不如一吓。(吕蒙正云)我不认他每,抢出去。(刘员外员)相公,你不说怎么?(寇准云)兄弟,弟媳妇,你近前来,我今日叮咛的说破,教你仔细的皆知。当日那富家纳婿,不容那有志书生;今日贫庶登科,岂认无情岳父?老员外怕你因贪宝贵,不肯进取功名,佯为遣赶破窑中,搠笔巡街;又教萧寺里鸣钟斋后,你挺然发愤,便去求官。弃了那穷滴滴陋巷箪瓢,你今日气昂昂腰金衣紫,咱那得钱来?可是你丈人两锭花银,都做了俺一时路费。你丈人料你必登云路,预先齐下高堂。若不是贫里相看,您怎能彀极生泰;不是这老泰山为人忒歹,亲女婿昂然不睬。既今日说破机关,将两处冤仇尽解。贤夫妇执盏擎壶,自悔罪挽回春色,重教你骨肉团圆,亏杀俺朝中贵客。老员外你认的这处事官僚,我是你亲家伯伯。(吕蒙正云)则被你瞒杀我也,丈人!(对员外云)则被你傲杀我也,女婿!(寇准云)天下喜事,无过夫妇父子团圆。则今日杀羊造酒,做一个庆喜的筵席。(吕蒙正云)令人,抬上果真来者。(正旦唱)

【水仙子】状元郎仇恨汇在心怀,忤逆女将爷娘不认睬。我这里悔过也展脚舒腰拜,望慈亲免罪责,被尘埃险将我沉埋。女受了金花官诰,女婿便绯袍玉带,也是我苦尽甘来。

(寇准云)住住住,您今日父子完聚,听我下断:世间人休把儒相弃,守寒窗终有峥嵘日。不信道到老受贫穷,须有个龙虎风云会。斋后钟设计忿题诗,度发的即赴科场内,黄金殿夺得状元归,穷秀才全得文章力。作县尹夫妇享荣华,糟糠妻守志穷活计。则为这刘员外云锦百尺楼,结束了吕蒙正风雪破窑记。

题目刘员外云锦百尺楼

正名吕蒙正风雪破窑记

词典释义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小娘子你那了也

见 ( 見 ) jiàn/xiàn
见 [ jiàn ]
  1. 看到:看~。罕~。~微知著。~义勇为。~异思迁。
  2. 接触,遇到:怕~风。~习。
  3. 看得出,显得出:~效。相形~绌。
  4. (文字等)出现在某处,可参考:~上。~下。
  5. 会晤:会~。接~。
  6. 对事物观察、认识、理解:~解。~地(见解)。~仁~智(指对同一问题各人从不同角度持不同看法)。
  7. 助词,表示被动或对我如何:~外。~教。~谅(原谅我)。~笑(被讥笑)。
见 [ xiàn ]
  1. 古同“现”,出现,显露。
  2. 古同“现”,现存。
了 liǎo/le《國語辭典》

了 [ liǎo ]

  1. 明白、懂得。如:「一目了然」。宋·陸游〈醉歌〉:「心雖了是非,口不給唯諾。」
  2. 完畢、結束。如:「不了了之」、「責任未了」。《老殘遊記·第一九回》:「今日大案已了,我明日一早進城銷差去了。」
  1. 完全。與否定語「不」、「無」等連用。有「一點也不……」的意思。如:「了無新意」、「了無生趣」。
  2. 與「得」、「不」等連用,表示可能或不可能。如:「辦得了」、「寫不了」。
  1. 聰明、慧黠。如:「小時了了,大未必佳。」

了 [ le ]

  1. 置於動詞後,表示動作的結束。如:「到了」、「天黑了」、「吃了再走」。宋·蘇軾〈念奴嬌·大江東去〉詞:「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
  2. 置於句末或句中停頓處。表示不耐煩、勸止等意思。如:「走了,還談這些幹什麼?」、「別哭了,事情會好轉的。」、「好了,吵了一天還不夠!」
那 nà/nǎ/nèi/nā《國語辭典》

那 [ nà ]

  1. 指示词。指比较远的人、事、物。相对于「这」。如:「我很喜欢那个人。」、「那件东西你要不要?」宋·辛弃疾〈丑奴儿·千峰云起〉词:「山那畔,别有人间。」
  1. 表承接、转折的语气。如:「你要是没空,那我找别人陪我去。」

那 [ nǎ ]

  1. 表示疑问。如:「他去那里了?」唐·王建〈寒食行〉:「纸钱那得到黄泉?」
  1. 怎。宋·辛弃疾〈瑞鹧鸪·胶胶扰扰几时休〉词:「那堪愁上更添愁。」

那 [ nèi ]

  1. 指示词。单数用法,指比较远的人、事、物。为「那(ㄋㄚˋ)​一」合音成ㄋㄞˋ,再转成ㄋㄟˋ。如:「我很欣赏那个人。」

那 [ nā ]

  1. 姓。如明代有那鉴。

那 [ nuó ]

  1. 移动。《清平山堂话本·快嘴李翠莲记》:「新人那步过高堂。」同「挪 」。
  1. 多。《诗经·小雅·桑扈》:「受福不那。」汉·郑玄·笺:「那,多也。」
  2. 安定。《诗经·小雅·鱼藻》:「有那其居。」汉·郑玄·笺:「那,安貌。」
  1. 如何、奈何。《左传·宣公二年》:「弃甲则那?」晋·杜预·注:「那犹何也。」唐·杜甫 〈夜归〉诗:「白头老罢舞复歌,杖藜不睡谁能那?」
  1. 《诗经·商颂》的篇名。共一章。根据〈诗序〉:「〈那〉,祀成汤也。」指颂扬祭祀汤王典礼的音乐和谐美盛之诗。本章二句为:「猗与那与,置我鼗鼓。」猗那二字连用,美盛之貌。与,兮也。置,树立也。鞉鼓,有柄的小鼓。

那 [ něi ]

  1. 表示疑问。通「哪」。为「那(ㄋㄚˇ)​一」合音成ㄋㄞˇ,再转成ㄋㄟˇ。如:「王维是那朝代的人?」《儒林外史·第一回》:「县里人那个不晓得?」
小娘子 xiǎo niáng zǐ
(1).少女的通称。用以称他人之女;亦以称己女。 唐 韩愈 《祭女挐女文》:“阿爹阿八使汝嬭以清酒时果庶羞之奠,祭於第四小娘子 挐子 之灵。” 宋 欧阳修 《答连郎中》:“承贤郎、小娘子见过。故人有佳儿女,朋友当所共庆也。”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三:“ 张生 因而下泪以跪,説道:‘不合问个小娘子年纪。’相国夫人道:‘十七岁。’”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连城》:“我为君平章已确,即教小娘子从君返魂,好否?”
(2).称年轻妇人。《清平山堂话本·简帖和尚》:“ 僧儿 道:‘只是殿直一箇小娘子,一箇小养娘。’”《古今小说·蒋兴哥重会珍珠衫》:“ 蒋兴哥 新娶这房娘子,不上四年……这小娘子足不下楼,甚是贞节。”
(3).称妾。《醒世恒言·十五贯戏言成巧祸》:“ 贵 ( 刘贵 )与同浑家 王 氏,年少齐眉。后因没有子嗣,娶下一个小娘子,姓 陈 。”  ——《漢語大詞典》
你 nǐ《國語辭典》

你 [ nǐ ]

  1. 第二人称,亦指对方。如:「你好吗」、「你死我活」。《周书·卷五○·异域传下·突厥传》:「你能作几年可汗?」《老残游记·第一三回》:「你瞧!这孩子傻不傻?」
说 ( 說 説 ) shuō/shuì/yuè
说 [ shuō ]
  1. 用话来表达意思:~话。~明。演~。解~。
  2. 介绍:~合(a.从中介绍;b.商议;c.说和。“”均读轻声)。~媒。
  3. 言论,主张:学~。著书立~。
  4. 责备:数~。
  5. 文体的一种,如韩愈的《师说》。
说 [ shuì ]
◎ 用话劝说别人,使他听从自己的意见:游~。
    说 [ yuè ]
    ◎ 古同“”。
      你那 nǐ nà
      你老人家。对老人的尊称。 清 王筠 《箓友肊说》:“都中称所尊敬者曰‘你那’,即是你老人家,则‘那’者又‘老人家’三字之合音也。”  ——《漢語大詞典》
      吕 ( 呂 ) lǚ
      吕 [ lǚ ]
      1. 中国古代音乐十二律中的阴律,有六种,总称“六吕”。
      2. 姓。
      蒙 mēng/méng/měng《國語辭典》

      蒙 [ méng ]

      1. 覆盖、遮著。如:「蒙上一张纸。」
      2. 欺骗、瞒骗。如:「蒙骗」。《左传·僖公二十四年》:「上下相蒙。」
      3. 冒。《汉书·卷五一·贾山传》:「故切直之言,明主所欲急闻,忠臣之所以蒙死而竭知也。」《汉书·卷四九·鼌错传》:「故能使其众蒙矢石,赴汤火,视死如生。」
      4. 受到、承受,表示感敬。如:「蒙您照料,十分感谢。」《文选·李密·陈情表》:「寻蒙国恩,除臣洗马。」
      5. 遭受、遭遇。如:「蒙难」。《易经·明夷卦·彖曰》:「内文明而外柔顺,以蒙大难。」《元史·卷六五·河渠志二》:「黄河决溢,千里蒙害。」
      1. 昏昧无知的心智。如:「启蒙」。《黄帝内经素问·卷一一·举痛论》:「令验于己而发蒙解惑,可得而闻乎?」
      2. 孩童。如:「童蒙」。
      3. 《易经》卦名。六十四卦之一。坎(☵)​下艮(☶)​上。进退两难,不知所适之象。
      4. 蒙古的简称。如:「蒙藏」。
      5. 姓。如秦朝有蒙恬。
      正 zhèng/zhēng《國語辭典》

      正 [ zhèng ]

      1. 合于规范的、合于法则的。如:「正道」、「正路」。
      2. 不偏斜。如:「正中」、「正午」。《论语·宪问》:「晋文公谲而不正,齐桓公正而不谲。」
      3. 精纯不杂的。如:「纯正」、「正红色」。《韩非子·难四》:「屈到嗜芰,文王嗜菖蒲菹,非正味也,而二贤尚之,所味不必美。」
      4. 与「反」相对。如:「正面」、「正方」。
      5. 与「副」相对。如:「正本」、「正刊」。
      6. 与「偏」相对。如:「正门」、「正厅」。
      7. 与「负」相对。如:「正数」、「正电」。
      1. 修改错误。如:「修正」、「订正」、「纠正」。《论语·学而》:「就有道而正焉。」
      2. 整理。《论语·尧曰》:「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视。」《隋书·卷五八·李文博传》:「夫清其流者必洁其源,正其末者须端其本。」
      3. 分析、明辨。《论语·子路》:「必也正名乎!」
      1. 恰巧、刚好。如:「正好」、「正是」、「正中下怀」。《北史·卷七○·刘璠传》:「行本怒其不能调护,每谓三人曰:『乡等正解读书耳。』」
      2. 表示动作在进行的状态。如:「外面正下著倾盆大雨。」《文选·曹植·七哀诗》:「明月照高楼,流光正徘徊。」
      1. 长官、主事者。如:「里正」、「村正」。《礼记·王制》:「成狱辞,史以狱成告于正,正听之。」
      2. 姓。如春秋时鲁国有正常。

      正 [ zhēng ]

      1. 参见「正月 」条。
      死 sǐ《國語辭典》

      死 [ sǐ ]

      1. 丧失生命。与「活」相对。如:「死于非命」、「人死不能复生」。
      2. 断绝、放弃。如:「死心」。《庄子·田子方》:「夫哀莫大于心死。」
      3. 为某人或某事牺牲生命。如:「死难」、「死节」。《史记·卷九二·淮阴侯传》:「食人之食者,死人之事,吾岂可以乡利倍义乎?」晋·陶渊明〈咏荆轲〉诗:「君子死知己,提剑出燕京。」
      1. 丧失生命的。如:「死狗」。
      2. 失去作用或效力的。如:「死会」、「死棋」、「死井」。
      3. 不通达的或不活动的。如:「死巷」、「死水」、「死结」。
      4. 呆板、不灵活。如:「死板」、「死脑筋」。
      5. 既定而不可改变的。如:「死法子」、「死规矩」。
      6. 咒骂的话,亦表示亲暱的意思。如:「死鬼」、「死老头」。
      1. 拚命的。如:「死守」、「死战」。
      2. 非常、极甚。表示程度达到极点。如:「怕死了」、「热死了」、「笑死了」。
      3. 坚决、固执或不知变通。如:「死记」、「死不肯说」、「死不承认」、「死卖力气」、「死抓不放」。
      4. 固定而不能活动。如:「抽屉给钉死了。」、「给自己留点转圜的余地,别把话说死了。」
      5. 阻滞不通。如:「堵死了」。
      6. 毫无知觉,像死的样子。如:「他睡得真死。」
      了也 le yě
      宋 元 白话作品的语气助词,相当于“啦”。 元 李致远 《还牢末》第一折:“这是我的不是了也。”《前汉书平话续集》卷中:“此事泄漏了也。”《七国春秋平话》卷上:“ 孙子 在那里了也?”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