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释义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床头(牀頭)
亦作“床头”。
1.坐榻或床铺的旁边。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容止》:“ 魏武 将见 匈奴 使,自以形陋不足雄远国,使 崔季珪 代,帝自捉刀立牀头。”《警世通言·赵春儿重旺曹家庄》:“太公病篤,唤 可成 夫妇到牀头叮嘱。”
2.床的一端。《晋书·艺术传·韩友》:“ 友 为筮之,令以丹画版作日月置牀头,又以豹皮马鄣泥卧上,立愈。” 唐 岑参 《宿岐州北郭严给事别业》诗:“疏鐘入卧内,片月到牀头。” 谌容 《人到中年》二:“ 孙逸民 抬头望着阴森森竖在墙角的氧气筒,又盯着床头的心电监视仪。” ——《漢語大詞典》
1.坐榻或床铺的旁边。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容止》:“ 魏武 将见 匈奴 使,自以形陋不足雄远国,使 崔季珪 代,帝自捉刀立牀头。”《警世通言·赵春儿重旺曹家庄》:“太公病篤,唤 可成 夫妇到牀头叮嘱。”
2.床的一端。《晋书·艺术传·韩友》:“ 友 为筮之,令以丹画版作日月置牀头,又以豹皮马鄣泥卧上,立愈。” 唐 岑参 《宿岐州北郭严给事别业》诗:“疏鐘入卧内,片月到牀头。” 谌容 《人到中年》二:“ 孙逸民 抬头望着阴森森竖在墙角的氧气筒,又盯着床头的心电监视仪。” ——《漢語大詞典》
屋漏 wū lòu
(1).古代室内西北隅施设小帐,安藏神主,为人所不见的地方称作“屋漏”。《诗·大雅·抑》:“相在尔室,尚不愧于屋漏。” 毛 传:“西北隅谓之屋漏。” 郑玄 笺:“屋,小帐也;漏,隐也。”后即用以泛指屋之深暗处。 宋 张世南 《游宦纪闻》卷四:“发人隐恶,虽亏雅道,亦使暗室屋漏之下有所警。” 明 李东阳 《土室》诗:“古人戒屋漏,所贵无愧色。” 清 吴炽昌 《客窗闲话初集·俞生》:“汝为儒士,暗室屋漏,犹当谨慎,岂可放肆於大道之旁乎!”
(2).破屋漏水。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排调》:“ 祖广 行恒缩头,诣 桓南郡 。始下车, 桓 曰:‘天甚晴朗, 祖参军 如从屋漏中来。’”《南史·江子一传》:“屋漏在上,知之在下。” 唐 杜甫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牀头屋漏无乾处,雨脚如麻未断絶。”《清平山堂话本·董永遇仙传》:“屋漏更遭连夜雨,行船又撞打头风。”
(3).指天窗。
(4).指屋漏痕。 宋 葛立方 《韵语阳秋》卷十四:“ 颜平原 书妙天下……真 山谷 所谓‘笔法锥沙屋漏,心期晓日秋霜’者邪!”参见“ 屋漏痕 ”。 ——《漢語大詞典》
(2).破屋漏水。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排调》:“ 祖广 行恒缩头,诣 桓南郡 。始下车, 桓 曰:‘天甚晴朗, 祖参军 如从屋漏中来。’”《南史·江子一传》:“屋漏在上,知之在下。” 唐 杜甫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牀头屋漏无乾处,雨脚如麻未断絶。”《清平山堂话本·董永遇仙传》:“屋漏更遭连夜雨,行船又撞打头风。”
(3).指天窗。
(4).指屋漏痕。 宋 葛立方 《韵语阳秋》卷十四:“ 颜平原 书妙天下……真 山谷 所谓‘笔法锥沙屋漏,心期晓日秋霜’者邪!”参见“ 屋漏痕 ”。 ——《漢語大詞典》
无干(無干)wú gān
(1).无所求。 晋 左芬 《啄木》诗:“无干於人,惟志所欲。”
(2).没有关系,没有牵涉。 明 车任远 《蕉鹿梦》第五折:“鹿到原有,只你是梦中打的,我是醒时得的,与你无干。”《老残游记》第二十回:“倘若犯了案,你有这个凭据,就与你无干了。” 鲁迅 《三闲集·通信》:“但立意怎样,于事实是无干的。”
没有作用。《初刻拍案惊奇》卷五:“虽然聚得些人起来……无非打了火把,四下里照了一照,知他在何路上可以救得?乾闹嚷了一夜,一毫无干。” ——《漢語大詞典》
(2).没有关系,没有牵涉。 明 车任远 《蕉鹿梦》第五折:“鹿到原有,只你是梦中打的,我是醒时得的,与你无干。”《老残游记》第二十回:“倘若犯了案,你有这个凭据,就与你无干了。” 鲁迅 《三闲集·通信》:“但立意怎样,于事实是无干的。”
没有作用。《初刻拍案惊奇》卷五:“虽然聚得些人起来……无非打了火把,四下里照了一照,知他在何路上可以救得?乾闹嚷了一夜,一毫无干。” ——《漢語大詞典》
处 ( 處 ) chǔ/chù
处 [ chǔ ]
- 居住:穴居野~。
- 存在,置身:设身~地。~心积虑。~世。
- 跟别人一起生活,交往:融洽相~。
- 决定,决断:~理。
- 对犯错误或有罪的人给予相当的惩戒:~罚。~决。
- 止,隐退:~暑。
- 地方:~~。~所。
- 点,部分:长(cháng )~。好~。
- 机关,或机关、团体、单位里的部门:办事~。筹备~。
雨脚 yǔ jiǎo
(1).密集落地的雨点。 北魏 贾思协 《齐民要术·种麻》原注:“截雨脚即种者,地湿,麻生瘦,待白背者,麻生肥。” 唐 杜甫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牀头屋漏无乾处,雨脚如麻未断絶。” 宋 陈三聘 《南柯子·七夕》词:“月傍云头吐,风将雨脚吹。” 周立波 《暴风骤雨》第一部四:“西南天上起了乌云,密雨下黑了天地,老远望去,雨脚织成的帘子从天到地,悬在西南,真有些像传说里的龙须。”
(2).茶名。 宋 苏轼 《和钱安道寄惠建茶》:“雪花雨脚何足道,啜过始知真味永。” ——《漢語大詞典》
(2).茶名。 宋 苏轼 《和钱安道寄惠建茶》:“雪花雨脚何足道,啜过始知真味永。” ——《漢語大詞典》
如麻 rú má
(1).形容杂乱。 南朝 梁 丘迟 《答徐侍中为人赠妇》诗:“糟糠且弃置,蓬首乱如麻。”如:心乱如麻。
(2).形容密集、多。 唐 杜甫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牀头屋漏无乾处,雨脚如麻未断絶。” 元 陈樵 《山水》诗:“青山如髻树如麻,茅屋青帘认酒家。”《醒世恒言·隋炀帝逸游召谴》:“玉树歌残舞袖斜, 景阳宫 里事如麻。” ——《漢語大詞典》
(2).形容密集、多。 唐 杜甫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牀头屋漏无乾处,雨脚如麻未断絶。” 元 陈樵 《山水》诗:“青山如髻树如麻,茅屋青帘认酒家。”《醒世恒言·隋炀帝逸游召谴》:“玉树歌残舞袖斜, 景阳宫 里事如麻。” ——《漢語大詞典》
未 wèi《國語辭典》
未 [ wèi ]
名- 地支的第八位。
- 时辰名。约当下午一点到三点。
- 姓。如汉代有未央。
- 不。表示否定的意思。如:「火车误点了,所以未能准时到达。」唐·温庭筠〈杨柳〉诗八首之八:「塞门三月犹萧索,纵有垂杨未觉春。」
- 没有。如:「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文选·诸葛亮·出师表》:「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聊斋志异·卷六·萧七》:「有幼女未字,欲充下陈,幸垂援拾。」
- 放于句末,表示疑问的意思。相当于「否」。唐·王维〈杂诗〉三首之二:「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宋·陆游〈剑门道中遇微雨〉诗:「此身合是诗人未?细雨骑驴入剑门!」
断绝(斷絶)duàn jué
(1).原来连贯的不再连贯;原来有联系的失去联系。《管子·幼官》:“方外旗物尚白,兵尚剑,刑则绍昧断絶。” 尹知章 注:“其用刑则断昼之昧断絶而戮之也。” 唐 綦毋潜 《春泛若耶》诗:“幽意无断絶,此去随所偶。” 梁斌 《红旗谱》四五:“学校和外界断绝了联系。”
(2).犹拒绝。《东观汉记·明德马皇后传》:“及上欲封诸舅,太后輒断絶曰:‘吾计之熟矣,勿有疑也。’”
(3).妙绝;绝无仅有。 唐 张鷟 《游仙窟》:“细腰偏爱转,笑脸特宜嚬。真成物外寄稀物,实是人间断絶人。”
(4).彻底。 清 李渔 《比目鱼·肥遁》:“夫人,不是我迟疑观望,只因有心辞官,要辞箇断絶,不要辞了官头,又留箇官尾。”
(5).形容极其悲伤。 晋 干宝 《搜神记》卷十五:“ 伯文 以次呼家中大小,久之,悲伤断絶,曰:‘死生异路,不能数得汝消息,吾亡后,儿孙乃尔许大!’” 南朝 宋 鲍照 《东明行》:“涕零心断絶,将去復还诀。” 宋 苏轼 《中秋月寄子由》诗之二:“欲和去年曲,復恐心断絶。”
(6).指死亡。《世无匹》第一回:“ 非烟 哀慟痛恨,又被老鴇羞辱了一场,当夜悬梁自尽。 权一庵 闻知断絶,心中甚觉畅快。”
(7).判决完毕。 宋 王安石 《赐敕奖谕权大理少卿蔡冠卿》:“四月一日已前下寺公案,并已断絶。” ——《漢語大詞典》
(2).犹拒绝。《东观汉记·明德马皇后传》:“及上欲封诸舅,太后輒断絶曰:‘吾计之熟矣,勿有疑也。’”
(3).妙绝;绝无仅有。 唐 张鷟 《游仙窟》:“细腰偏爱转,笑脸特宜嚬。真成物外寄稀物,实是人间断絶人。”
(4).彻底。 清 李渔 《比目鱼·肥遁》:“夫人,不是我迟疑观望,只因有心辞官,要辞箇断絶,不要辞了官头,又留箇官尾。”
(5).形容极其悲伤。 晋 干宝 《搜神记》卷十五:“ 伯文 以次呼家中大小,久之,悲伤断絶,曰:‘死生异路,不能数得汝消息,吾亡后,儿孙乃尔许大!’” 南朝 宋 鲍照 《东明行》:“涕零心断絶,将去復还诀。” 宋 苏轼 《中秋月寄子由》诗之二:“欲和去年曲,復恐心断絶。”
(6).指死亡。《世无匹》第一回:“ 非烟 哀慟痛恨,又被老鴇羞辱了一场,当夜悬梁自尽。 权一庵 闻知断絶,心中甚觉畅快。”
(7).判决完毕。 宋 王安石 《赐敕奖谕权大理少卿蔡冠卿》:“四月一日已前下寺公案,并已断絶。”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