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当赋归去,那更学杨朱。
李绅〔唐代〕《趋翰苑遭诬构四十六韵》
九五当乾德,三千应瑞符。纂尧昌圣历,宗禹盛丕图。
画象垂新令,消兵易旧谟。选贤方去智,招谏忽升愚。
大乐调元气,神功运化炉。脱鳞超沆瀣,翻翼集蓬壶。
捧日恩光别,抽毫顾问殊。凤形怜采笔,龙颔借骊珠。
掷地声名寡,摩天羽翮孤。洁身酬雨露,利口扇谗谀。
碧海同宸眷,鸿毛比贱躯。辨疑分黑白,举直牴朋徒。
庭兽方呈角,阶蓂始效莩。日倾乌掩魄,星落斗摧枢。
坠剑悲乔岳,号弓泣鼎湖。乱群逢害马,择肉纵狂貙。
胆为隳肝竭,心因沥血枯。满帆摧骇浪,征棹折危途。
燕客书方诈,尧门信未孚。谤兴金就铄,毁极玉生瘉。
砺吻矜先搏,张罗骋疾驱。地嫌稀魍魉,海恨止番禺。
瘴岭冲蛇入,蒸池蹑虺趋。望天收雪涕,看镜揽霜须。
草毒人惊剪,茅荒室未诛。火风晴处扇,山鬼雨中呼。
穷老乡关远,羁愁骨肉无。鹊灵窥牖户,龟瑞出泥途。
烟岛深千瘴,沧波淼四隅。海标传信使,江棹认妻孥。
到接三冬暮,来经六月徂。暗滩朝不怒,惊濑夜无虞。
俯首安羸业,齐眉慰病夫。涸鱼思雨润,僵燕望雷苏。
诏下因颁朔,恩移讵省辜。诳天犹指鹿,依社尚凭狐。
度岭瞻牛斗,浮江淬辘轳。未平人睚眦,谁惧鬼揶揄。
盆浦潮通楚,匡山地接吴。庾楼清桂满,远寺素莲敷。
仿佛皆停马,悲欢尽隙驹。旧交封宿草,衰鬓重生刍。
万戟分梁苑,双旌寄鲁儒。駸駸移岁月,冉冉近桑榆。
疲马愁千里,孤鸿念五湖。终当赋归去,那更学杨朱。
画象垂新令,消兵易旧谟。选贤方去智,招谏忽升愚。
大乐调元气,神功运化炉。脱鳞超沆瀣,翻翼集蓬壶。
捧日恩光别,抽毫顾问殊。凤形怜采笔,龙颔借骊珠。
掷地声名寡,摩天羽翮孤。洁身酬雨露,利口扇谗谀。
碧海同宸眷,鸿毛比贱躯。辨疑分黑白,举直牴朋徒。
庭兽方呈角,阶蓂始效莩。日倾乌掩魄,星落斗摧枢。
坠剑悲乔岳,号弓泣鼎湖。乱群逢害马,择肉纵狂貙。
胆为隳肝竭,心因沥血枯。满帆摧骇浪,征棹折危途。
燕客书方诈,尧门信未孚。谤兴金就铄,毁极玉生瘉。
砺吻矜先搏,张罗骋疾驱。地嫌稀魍魉,海恨止番禺。
瘴岭冲蛇入,蒸池蹑虺趋。望天收雪涕,看镜揽霜须。
草毒人惊剪,茅荒室未诛。火风晴处扇,山鬼雨中呼。
穷老乡关远,羁愁骨肉无。鹊灵窥牖户,龟瑞出泥途。
烟岛深千瘴,沧波淼四隅。海标传信使,江棹认妻孥。
到接三冬暮,来经六月徂。暗滩朝不怒,惊濑夜无虞。
俯首安羸业,齐眉慰病夫。涸鱼思雨润,僵燕望雷苏。
诏下因颁朔,恩移讵省辜。诳天犹指鹿,依社尚凭狐。
度岭瞻牛斗,浮江淬辘轳。未平人睚眦,谁惧鬼揶揄。
盆浦潮通楚,匡山地接吴。庾楼清桂满,远寺素莲敷。
仿佛皆停马,悲欢尽隙驹。旧交封宿草,衰鬓重生刍。
万戟分梁苑,双旌寄鲁儒。駸駸移岁月,冉冉近桑榆。
疲马愁千里,孤鸿念五湖。终当赋归去,那更学杨朱。
词典释义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终 ( 終 ) zhōng
终 [ zhōng ]
- 末了(liǎo ),完了(liǎo),与“始”相对:年~。~场(末了一场)。~极。~审(司法部门对案件的最后判决)。~端。靡不有初,鲜克有~(人们做事无不有开头,而很少能坚持到底)。
- 从开始到末了:~年。~生。饱食~日。
- 人死:临~。送~。
- 到底,总归:~归。~究。~于。~将成功。
- 姓。
当 ( 噹 當 ) dāng/dàng
当 [ dāng ]
- 充任,担任:充~。担(dān )~。~之无愧。
- 掌管,主持:~家。~权。~政。
- 正在那时候或那地方:~时。~代。~初。~今。~即(立即)。~年。~街。~院。
- 面对着:~面。~机立断。首~其冲。
- 相称,相配:旗鼓相~。~量(liáng)。
- 应该:应~。理~。老~益壮。
- 抵敌:万夫不~之勇。
- 判罪,意为处以相当的刑罚:该~何罪。
- 顶端,头:瓦~。
- 象声词,金属撞击的声音。
- 合宜:恰~。适~。妥~。
- 抵得上,等于:一个人~俩人用。
- 姑且作为:~做。长歌~哭。安步~车。
- 认为:我~你已经回家了。
- 在同一时间:~日。~年。~世。
- 吃亏,受骗:上~。
- 抵押:抵~。押~。典~(用实物作抵押向当铺借钱)。
- 后缀。龙潜庵 《宋元语词集释•题记》:“当,作为人称的附缀,如‘吾当’、‘卿当’、‘尔当’之类。”
赋归去(賦歸去)fù guī qù
晋 陶潜 为 彭泽 令,不愿“为五斗米折腰”,辞官归隐,并赋《归去来兮辞》:“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后因以“赋归去”为辞官归隐之典。 唐 王维 《奉送六舅归陆浑》诗:“酌醴赋归去,共知 陶令 贤。”亦作“ 赋归田 ”、“ 赋归来 ”。 宋 邵雍 《诲答尧夫见寄》诗:“应笑无成三黜后,病衰方始赋归田。” 宋 晁补之 《八声甘州·扬州次韵和东坡钱塘作》词:“谓 东坡 、未老赋归来,天未遣公归。” 宋 叶梦得 《满江红·重阳赏菊》词:“问何须、特地赋归来,抛 彭泽 。” ——《漢語大詞典》
那 nà/nǎ/nèi/nā《國語辭典》
那 [ nà ]
形- 指示词。指比较远的人、事、物。相对于「这」。如:「我很喜欢那个人。」、「那件东西你要不要?」宋·辛弃疾〈丑奴儿·千峰云起〉词:「山那畔,别有人间。」
- 表承接、转折的语气。如:「你要是没空,那我找别人陪我去。」
那 [ nǎ ]
代- 表示疑问。如:「他去那里了?」唐·王建〈寒食行〉:「纸钱那得到黄泉?」
- 怎。宋·辛弃疾〈瑞鹧鸪·胶胶扰扰几时休〉词:「那堪愁上更添愁。」
那 [ nèi ]
代- 指示词。单数用法,指比较远的人、事、物。为「那(ㄋㄚˋ)一」合音成ㄋㄞˋ,再转成ㄋㄟˋ。如:「我很欣赏那个人。」
那 [ nā ]
名- 姓。如明代有那鉴。
那 [ nuó ]
动- 移动。《清平山堂话本·快嘴李翠莲记》:「新人那步过高堂。」同「挪 」。
- 多。《诗经·小雅·桑扈》:「受福不那。」汉·郑玄·笺:「那,多也。」
- 安定。《诗经·小雅·鱼藻》:「有那其居。」汉·郑玄·笺:「那,安貌。」
- 如何、奈何。《左传·宣公二年》:「弃甲则那?」晋·杜预·注:「那犹何也。」唐·杜甫 〈夜归〉诗:「白头老罢舞复歌,杖藜不睡谁能那?」
- 《诗经·商颂》的篇名。共一章。根据〈诗序〉:「〈那〉,祀成汤也。」指颂扬祭祀汤王典礼的音乐和谐美盛之诗。本章二句为:「猗与那与,置我鼗鼓。」猗那二字连用,美盛之貌。与,兮也。置,树立也。鞉鼓,有柄的小鼓。
那 [ něi ]
代- 表示疑问。通「哪」。为「那(ㄋㄚˇ)一」合音成ㄋㄞˇ,再转成ㄋㄟˇ。如:「王维是那朝代的人?」《儒林外史·第一回》:「县里人那个不晓得?」
更 gēng/gèng《國語辭典》
更 [ gēng ]
动- 改换、变换。如:「变更」、「更改」。唐·王维〈秋夜曲〉:「桂魄初生秋露微,轻罗已薄未更衣。」唐·元稹〈估客乐〉诗:「自兹相将去,誓死意不更。」
- 代替。《吕氏春秋·仲春纪·仲春》:「用圭璧,更皮币。」
- 古代表示夜间计时的用语。一夜分为五更,每更约两小时。如:「三更灯火五更鸡」。五代十国南唐·李煜〈浪淘沙·帘外雨潺潺〉词:「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
- 古代徭役的名称。参见「更赋 」条。
- 姓。如战国时魏国有更羸。
更 [ gèng ]
副- 愈甚、越发。表示加重一层的语气。如:「更好」、「更加努力」。唐·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诗:「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清·龚自珍〈己亥杂诗〉三一五首之五:「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 再、复。唐·王之涣〈登鹳雀楼〉诗:「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红楼梦·第一二○回》:「雨村听著却不明白,知仙机也不便更问。」
- 竟然、终于。《全唐诗·卷七九八·花蕊夫人·述国亡诗》:「十四万人齐解甲,更无一个是男儿。」
- 岂、难道、那里。唐·杜甫〈春日梓州登楼〉诗二首之二:「战场今始定,移柳更能存。」《水浒传·第一一○回》:「此是人之常情,更待多说?」
- 纵使、即使、不论怎样。五代十国南唐·李煜〈清平乐·别来春半〉词:「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宋·柳永〈如鱼水·轻霭浮空〉词:「更归去,偏历銮坡凤沼,此景也难忘。」
- 反而。汉·王充《论衡·奇怪》:「儒者称圣人之生,不因人气,更禀精于天。」
更 [ jīng ]
动- 经历、经过。如:「少不更事」。《史记·卷一二三·大宛传》:「汉方欲事灭胡,……因欲通使,道必更匈奴中,乃募能使者。」
学 ( 學 ) xué
学 [ xué ]
- 效法,钻研知识,获得知识,读书:~生。~徒。~习。~业。~友。~者。~阀。~制。~历。~步邯郸(讥讽人只知模仿,不善于学而无成就,亦作“邯郸学步”)。
- 传授知识的地方:~校(简称“学”或“校”)。~院。~府。中~。大~。上~。
- 掌握的知识:~问(简称“学”)。~术(一切学问的总称)。~位。~士(➊学位名,大学毕业生;➋古代官名)。才~。治~。~识。博~多才。
- 分门别类的有系统的知识:~说。哲~。数~。小~(➊古代指文学、音韵、训诂学;➋现指初等学校)。
杨朱(杨朱)
唐 李商隐 荆门西下 洞庭湖阔蛟龙恶,却羡杨朱泣路岐。 ——《骈字类编》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