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释义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好 hǎo/hào《國語辭典》
好 [ hǎo ]
形- 美、善,理想的。如:「好东西」、「好风景」、「花好月圆」、「好人好事」。唐·韦庄〈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词:「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
- 友爱的。如:「好朋友」、「好同学」。
- 完整的、没坏的。如:「完好如初」、「修好了。」
- 相善、彼此亲爱。如:「友好」。唐·高适〈赠别晋三处士〉诗:「知己从来不易知,慕君为人与君好。」《红楼梦·第二七回》:「谁和我好,我就和谁好。」
- 痊愈。如:「病好了!」《警世通言·卷一六·小夫人金钱赠年少》:「孩儿感些风寒,这几日身子不快,来不得。传语员外得知,一好便来。」
- 很、非常。表示程度深。如:「好久」、「好冷」、「好笨」、「好厉害」。
- 完成、完毕。如:「交代的工作做好了。」、「稿子写好了。」《儒林外史·第四三回》:「都梳好了椎髻,穿好了苗锦。」
- 容易。如:「这事好办。」、「这问题好解决。」、「这小孩好带。」
- 以便、便于。如:「快准备行李,好早点上路。」、「请告诉我你的住处,我好去找你。」唐·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诗:「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 可以、应该。如:「只好如此」、「正好试试」。《官场现形记·第五一回》:「刁迈彭屈指一算,后任明天好到,便约张太太三天回音。」
- 置于某些动词之前,表效果佳。如:「好看」、「好玩」、「好吃」、「好笑」。
- 置于数量词或时间词之前,表示多或久的意思。如:「好些个」、「好几处」、「好半天」、「好一会儿」。
- 表示称赞或允许。如:「好!就这么办。」《京本通俗小说·碾玉观音》:「郡王道:『好!正合我意。』」
- 表示责备或不满意的语气。如:「好!这下子事情愈来愈棘手了。」
好 [ hào ]
动- 爱、喜爱。如:「洁身自好」、「好逸恶劳」、「好学不倦」。唐·王维〈终南别业〉诗:「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唐·韩愈〈师说〉:「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
- 心中所喜爱的事。如:「投其所好」。《史记·卷六一·伯夷传》:「(富贵)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 旧指玉器中的孔。《周礼·冬官考工记·玉人》:「璧羡度尺,好三寸以为度。」汉·郑玄·注:「好,璧孔也。」
读书(讀書)dú shū
(1).阅读书籍;诵读书籍。《礼记·文王世子》:“秋学礼,执礼者詔之;冬读书,典书者詔之。” 唐 韩愈 《感二鸟赋》序:“读书著文,自七岁至今,凡二十二年。” 夏丏尊 叶圣陶 《文心》十四:“正是 王先生 的声音,原来 王先生 在读书哩。”
(2).核对入椁物件的单子。《礼记·杂记》:“荐马者哭踊,出乃包奠而读书。” 孔颖达 疏:“书,谓凡送亡者賵入椁之物书也。读之者,省録之也。”
(3).宣读盟辞。《穀梁传·僖公九年》:“ 葵丘 之会,陈牲而不杀,读书加于牲上,壹明天子之禁。”
(4).上学;学习功课。 郭沫若 《我的童年》第一篇二:“我们的三叔祖、大伯父都是进了学的。但是行二的我们三伯父,行三的我们父亲,因为家业雕零,便再没有读书的馀裕了。” 浩然 《石山柏》:“我发觉,山里的孩子不仅聪明、记忆力强,而且对读书都是非常地新奇和认真。” ——《漢語大詞典》
(2).核对入椁物件的单子。《礼记·杂记》:“荐马者哭踊,出乃包奠而读书。” 孔颖达 疏:“书,谓凡送亡者賵入椁之物书也。读之者,省録之也。”
(3).宣读盟辞。《穀梁传·僖公九年》:“ 葵丘 之会,陈牲而不杀,读书加于牲上,壹明天子之禁。”
(4).上学;学习功课。 郭沫若 《我的童年》第一篇二:“我们的三叔祖、大伯父都是进了学的。但是行二的我们三伯父,行三的我们父亲,因为家业雕零,便再没有读书的馀裕了。” 浩然 《石山柏》:“我发觉,山里的孩子不仅聪明、记忆力强,而且对读书都是非常地新奇和认真。” ——《漢語大詞典》
不求甚解 bù qiú shèn jiě
晋 陶潜 《五柳先生传》:“不慕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欣然忘食。”意谓读书只求领会要旨,不刻意在字句上花工夫。今多谓对待学习、工作不认真,不求深入理解。 瞿秋白 《乱弹·小诸葛》:“他识得几千个汉字,可是又是不求甚解的。” 毛泽东 《〈农村调查〉的序言和跋》:“现在我们很多同志,还保存着一种粗枝大叶、不求甚解的作风。”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