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语暗香中。小桥斜渡,西亭深院,水月朦胧。

宋齐愈宋代〕《眼儿媚

霏霏疏影转征鸿。人语暗香中。小桥斜渡,西亭深院,水月朦胧。
人间不是藏春处,玉笛晓霜空。江南树树,黄垂密雨,绿涨薰风。

词典释义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人语暗香小桥西亭水月朦胧

人语(人语)
旧唐书大食国传大食国本在波斯之西大业中有波斯胡人牧驼于俱纷摩地那之山忽有狮子人语谓之曰此山西有三穴穴中大有兵器汝可取之穴中并有黑石白文读之便作王位胡人依言果见穴中有石及槊刃甚多上有文教其反叛于是纠合亡命渡恒曷水劫夺商旅其众渐盛遂割㨿波斯西境自立为王  ——《分类字锦》
暗香 àn xiāng
(1).犹幽香。 唐 羊士谔 《郡中即事》诗之二:“红衣落尽暗香残,叶上秋光白露寒。” 宋 李清照 《醉花阴》词:“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红楼梦》第三八回:“珍重暗香踏碎处,凭谁醉眼认朦朧。” 朱自清 《看花》:“大殿上正做晚课,送来梵呗的声音,和着梅林中的暗香,真叫我们舍不得回去。”
(2).词牌名。双调,仄韵,九十七字。 宋 姜夔 自度曲。也名红香、晚香。  ——《漢語大詞典》
中 zhōng/zhòng《國語辭典》

中 [ zhōng ]

  1. 距離四方或兩端相等的部位。如:「居中」、「中央」、「日正當中」。
  2. 內、裡面。如:「水中」、「夢中」、「心中」。
  3. 泛指某一時期以內。如:「一年之中」、「晉太元中」。
  4. 中華民國的簡稱。
  5. 姓。如漢代有中京。
  1. 居間介紹、連絡的。如:「中人」。
  2. 居於高低、大小、好壞之間的。如:「中級」、「中型」、「中等」。
  3. 半。如:「中夜」、「中途」。
  1. 正好。如:「適中」。
  2. 表示動作正在進行。如:「事情正在交涉中。」

中 [ zhòng ]

  1. 達到要點。《論語·子路》:「刑罰不中,則民無所錯手足。」《漢書·卷一○·成帝紀》:「朕涉道日寡,舉錯不中。」
  2. 合、正對上。如:「中規中矩」。《左傳·定公元年》:「未嘗不中吾志也。」《戰國策·西周策》:「去柳葉者百步而射之,百發百中。」
  3. 遭受、感染。如:「中風」、「中毒」。
  4. 得。如:「中獎」、「中籤」、「中選」。
  5. 考取。如:「范進中舉」、「考中大學」。《儒林外史·第二回》:「這王大老爺,就是前科新中的。」
小桥(小橋)xiǎo qiáo
(1). 三国 吴 周瑜 之妻。《三国志·吴志·周瑜传》:“时得 桥 公二女,皆国色也。 策 自纳 大桥 , 瑜 纳 小桥 。”
(2).小型桥梁。 北周 庾信 《咏画屏风诗》之五:“小桥飞断岸,高花出迥楼。” 元 马致远 《天净沙·秋思》曲:“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漢語大詞典》
斜 xié《國語辭典》

斜 [ xié ]

  1. 不正、倾侧。如:「斜角」、「斜坡」、「斜线」。宋·辛弃疾〈永遇乐·千古江山〉词:「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1. 非水平或垂直方向的移动。《文选·贾谊·𫛳鸟赋》:「庚子日斜兮,𫛳集予舍。」唐·杜甫〈水槛遣兴〉诗二首之一:「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
  1. 地名用字。常用于地势倾斜的地方。如:「玉钩斜」、「内人斜」、「陈陶斜」。

斜 [ yé ]

  1. 终南山的山谷,在今大陆地区陕西省褒城县东北。《文选·班固·西都赋》:「右界褒斜,陇首之险。」李善注引《梁州记》曰:「万石城溯汉上七里有褒谷,南口曰褒,北口曰斜,长四百七十里。」

斜 [ ​xiá ]

  1. (一)​之又音。
渡 dù《國語辭典》

渡 [ dù ]

  1. 过河、由此岸到彼岸。如:「渡河」、「渡海」。唐·李华〈吊古战场文〉:「万里奔走,连年暴露。沙草晨牧,河冰夜渡。」
  2. 通过、跨越。如:「渡过难关」。《史记·卷八·高祖本纪》:「淮阴已受命东,未渡 平原。」宋·苏轼〈梅花〉诗二首之一:「一夜东风吹石裂,半随飞雪渡关山。」
  3. 交付、转手。如:「引渡」、「让渡」。
  1. 坐船过河的地方。《晋书·卷三四·杜预传》:「预又以孟津渡险,有覆没之患,请建河桥于富平津。」唐·王维〈归嵩山作〉诗:「荒城临古渡,落日满秋山。」
西亭
唐 杜甫 得房公池鹅 房相西亭鹅一群,眠沙泛浦白于云。
唐 白居易 题西亭 我今幸作西亭主,已见池塘五度春。
唐 张籍 霅溪西亭晚望 霅水碧悠悠,西亭柳岸头。
唐 张蠙 雨 半夜西亭雨,离人独启关。
唐 无可 金州别姚合 日日西亭上,春留到夏残。
宋 王安石 观明州图 明州城郭画中传,尚记西亭一舣船。  ——《骈字类编》
深 shēn《國語辭典》

深 [ shēn ]

  1. 从高到下,从表面到底部的距离很大。与「浅」相反。如:「深海」、「深渊」。
  2. 高奥、精微。如:「他这句话的用意很深。」
  3. 浓厚。如:「一往情深」、「深蓝色」。
  4. 形容时间的久、晚。如:「年深日久」。
  5. 茂盛。唐·杜甫〈春望〉诗:「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1. 很、非常。如:「深得人缘」、「深加赞美」。
院 yuàn《國語辭典》

院 [ yuàn ]

  1. 围墙内房屋四周的空地。如:「庭院」、「后院」。唐·李白〈之广陵宿常二南郭幽居〉诗:「忘忧或假草,满院罗丛萱。」五代十国南唐·李煜〈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词:「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2. 指公共场所的名称。如:「书院」、「医院」、「戏院」。
  3. 某些政府机关的名称。如:「大理院」、「翰林院」、「立法院」、「行政院」、「法院」。
  4. 学院的简称。如:「大学院校」。
水月 shuǐ yuè
(1).水和月。 唐 刘禹锡 《洞庭秋月行》:“山城苍苍夜寂寂,水月逶迤绕城白。” 宋 杨万里 《夜离零陵留二绝简诸友》:“思归日日只空言,一棹今真水月间。”
(2).指明净如水的月亮。 唐 郑谷 《南康郡牧陆肱郎中辟许棠先辈为郡从事有寄赠》诗:“夜清僧伴宿,水月在松梢。”《花月痕》第十回:“小饮偶然邀水月,謫居犹得住 蓬莱 。”
(3).水中月影。常形容明净。 唐太宗 《大唐三藏圣教序》:“松风水月,未足比其清华;仙露明珠,詎能方其朗润!” 唐 李白 《赠宣州灵源寺仲濬公》诗:“观心同水月,解领得明珠。”  ——《漢語大詞典》
朦胧(朦朧)méng lóng
(1).微明貌。 唐 徐昌图 《临江仙》词:“今夜画船何处,潮平 淮 月朦朧。” 宋 张先 《少年游》词:“碎霞浮动晓朦朧,春意与花浓。”《水浒传》第四二回:“是夜月色朦朧,路不分明, 宋江 只顾拣僻静小路去处走。”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公孙五娘》:“既而生归,则暮色朦朧,不甚可辨。” 巴金 《家》十五:“门檐下的灯笼依旧发出朦胧的红光,在寒冷的空气中抖着。”
(2).模糊不清貌。 唐 王昌龄 《西宫春怨》诗:“斜抱云和深见月,朦朧树色隐 昭阳 。” 宋 周密 《甘州·灯夕书寄二隐》词:“敧枕听新雨,往事朦朧。”《西游记》第八回:“只杀得:昏漠漠,星辰灿烂;雾腾腾,天地朦朧。” 清 唐孙华 《帘》诗:“未辨朦朧影,纔通笑语声。” 陶斯亮 《一封终于发出的信》一:“许多朦胧的往事一下子涌到眼前。”
(3).神志迷糊貌。 唐 温庭筠 《寒食前有怀》诗:“残芳荏苒双飞蝶,晚睡朦朧百囀鶯。”《京本通俗小说·错斩崔宁》:“ 刘官人 酒量不济,便觉有些朦朧起来。”《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五:“﹝ 徽 商﹞一觉睡倒,直至天明,朦朧中见一个金甲神人,将瓜锤扑他脑盖一下。” 清 李渔 《奈何天·软诓》:“无心堕落姦人彀,醉朦朧,一番僝僽。” 杨沫 《青春之歌》第一部第五章:“她疲惫的朦胧的意识已经分辨不清,只是下意识地从那个人的臂弯里挣脱出来,无力地倒在沙滩上。”
(4).犹言糊涂。 元 关汉卿 《谢天香》第四折:“我待要题箇话头,又不知他可也甚些机彀,倒不如只做朦朧,为着东君,奉劝金甌。”《西游记》第三回:“我 老孙 超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已不伏他管辖,怎么朦朧,又敢来勾我?” 清 吴炽昌 《客窗闲话初集·双缢庙》:“盈盈弱女,僭称冠带之雄;渺渺丈夫,反袭裙釵之饰,阴阳颠倒,堪嗟两老之朦朧。”
(5).含糊。 元 无名氏 《鸳鸯被》楔子:“如今被 左司家 朦朧劾奏,官里听信谗言,差金牌校尉拿我赴京问罪。”《水浒传》第八一回:“他折了许多军马,废了朝廷许多钱粮,回到京师,必然推病不出,朦朧奏过天子,权将军士歇息。”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