壶中不记岁时迁。

王炎宋代〕《临江仙(莫子章郎中买妾佐酒,魏倅以词戏之,次韵)

试问休官林下去,何人得似高年。壶中不记岁时迁。吹箫新有伴,餐玉共求仙。
有客尊前曾得见,月眉云鬓娟娟。断肠刺史独无眠。谁能闻一曲,偷向笛中传。

词典释义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壶中岁时

壶中(壶中)
唐 戴叔伦 赠韩道士 东城南陌频相见,应是壶中别有家。
唐 刘禹锡 游桃源一百韵 有路在壶中,无人知地脉。
唐 白居易 酬吴七见寄 谁知市南地,转作壶中天。
唐 罗隐 送宣武徐巡官 白知关畔元非马,玄觉壶中别有天。
《韵府拾遗 东韵》:后汉书费长房传费长房者汝南人也曾为市掾市中有老翁卖药悬一壶于肆头及市罢辄跳入壶中市人莫之见唯长房于楼上睹之异焉王维诗坐知千里外跳向一壶中  ——《骈字类编》
不 bù/fǒu《國語辭典》

不 [ bù ]

  1. 否定詞。有不是、未、非等義。如:「不能」、「不法」、「不久」、「不容易」、「不好吃」、「拿不動」。
  2. 與「就」連用,表示有所選擇的意思。如:「晚上回到家的消遣,不是看書,就是聽音樂。」
  1. 用於句末,表示疑問的語氣。如:「醫生,請問他的身體狀況好不?」
  2. 用來加強語氣,往往與「好」字連用。如:「這齣戲好不精彩!」、「誤會澄清了,心情好不輕鬆!」
  3. 置於句中,用來調整音節,沒有特殊含義。《詩經·小雅·車攻》:「徒御不驚,大庖不盈。」漢·毛亨·傳:「不驚,驚也;不盈,盈也。」《楚辭·宋玉·招魂》:「被文服 纖,麗而不奇些。」漢·王逸·注:「不奇,奇也。」
  1. (「不」字在去聲字之前,變讀為陽平。)​

不 [ fōu ]

  1. 姓。如晉朝有不準。

不 [ fǒu ]

  1. 表示否定。《史記·卷一○一·袁盎鼂錯傳》:「上問曰:『道軍所來,聞鼂錯死,吳楚罷不?』」同「否 」。
  2. 表示疑問、未定。晉·陶淵明〈遊斜川〉詩:「未知從今去,當復如此不?」唐·李白〈秋浦歌〉一七首之一:「寄言向江水,汝意憶儂不?」同「否 」。

不 [ fū ]

  1. 花萼上的蒂。《詩經·小雅·常棣》:「常棣之華,鄂不韡韡。」
记 ( 記 ) jì
记 [ jì ]
  1. 把印象保持在脑子里:~忆。~取。~性。博闻强~。
  2. 把事物写下来:~录。~功。~者。
  3. 记载事物的书册或文字:游~。日~。大事~。
  4. 符号,标识(zhì):印~。标~。~号。
  5. 古时的一种公文:奏~。笺~。
  6. 皮肤上的生下来就有的深色斑:胎~。
  7. 量词,指打一下:给他一~耳光。
岁时(歲時)suì shí
(1).一年,四季。《周礼·春官·占梦》:“掌其岁时,观天地之会,辨阴阳之气。” 郑玄 注:“其岁时,今岁四时也。” 南朝 梁 沈约 《齐故安陆昭王碑》:“烽鼓相望,岁时不息。” 清 唐甄 《潜书·居心》:“假居於人之室,近则月日,久则岁时。”
(2).岁月;时间。 唐 杜甫 《遭田父泥饮美严中丞》诗:“名在飞骑籍,长番岁时久。” 唐 韩愈 《赠族侄》诗:“岁时易迁次,身命多厄穷。” 宋 王安石 《度支副使厅壁题名记》:“自 郭劝 以下,又得其在事之岁时。”
(3).每年一定的季节或时间。《周礼·地官·州长》:“若以岁时祭祀州社,则属其民而读灋。” 孙诒让 正义:“此云岁时,唯谓岁之二时春、秋耳。” 唐 元稹 《告赠皇祖祖妣文》:“叔仲伯季、姊妹、诸姑洎友壻、弥孙,岁时与会集者,百有餘人。”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故二·琉球入学》:“寻又遣 蔡朝用 等五人至,今在南雍,处以 光哲堂 ,岁时给衣物如例。” 郁达夫 《东指关》:“现在岁时伏腊,也还有人去顶礼膜拜哩。”
(4).年景;年成。《后汉书·段熲传》:“臣动兵涉夏,连获甘澍,岁时丰稔,人无疵疫。” 郭沫若 《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第二篇第一章第三节:“而古时的支配者偏偏会‘贪天之功以为己力’,以为岁时的丰啬都好像是王、卿士、师尹的力量了。”  ——《漢語大詞典》
迁 ( 遷 ) qiān
迁 [ qiān ]
  1. 机关、住所等另换地点:~居。~移。~徙。
  2. 变动,转变:变~。~就(改变自己的意见,凑合别人)。~延(拖延)。~怒。事过境~。
  3. 贬谪,放逐:~谪(贬官远地)。~客(流迁或被贬谪到外地的官)。
  4. 古代称调动官职,一般指升职:升~。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