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生御风归,饲豕如人焉。
顾况〔唐代〕《归阳萧寺有丁行者能修无生忍担水施僧况归命稽首作诗》
化佛示持帚,仲尼称执鞭。列生御风归,饲豕如人焉。
曹溪第六祖,踏碓逾三年。伊人自何方,长绶趋遥泉。
开士行何苦,双瓶胝两肩。萧寺百馀僧,东厨正扬烟。
露足沙石裂,外形巾褐穿。若其有此身,岂得安稳眠。
独出违顺境,不为寒暑还。大圣于其中,领我心之虔。
万法常空灭,无生因忍全。一国一释迦,一灯分百千。
永愿遗世知,现身弥勒前。潜容偏虚空,灵响不可传。
智慧舍利佛,神通自乾连。阿若憍陈如,迦叶迦旃延。
左右二菩萨,文殊并普贤。身披六铢衣,亿劫为大仙。
宝塔宝楼阁,重檐交梵天。譬如一明珠,共赞光白圆。
天魔波旬等,降伏金刚坚。野叉罗刹鬼,亦赦尘垢缠。
乃致金翅鸟,吞龙护洪渊。一十一众中,身意皆快然。
八河注大海,中有楞伽船。佛法付国王,平等无颇偏。
天子事端拱,大臣行其权。玉堂无蝇飞,五月冰凛筵。
尽力答明主,犹自招罪愆。九族无白身,百花动婵娟。
神圣恶如此,物华不能妍。禄山一微胡,驱马来自燕。
宛彼宫阙丽,如何犬羊膻。苦哉千万人,流血成丹川。
此辈之死后,镬汤所熬煎。业风吹其魂,猛火烧其烟。
独有丁行者,无忧树枝边。市头盲老人,长者乞一钱。
韬照多密用,为君吟此篇。
曹溪第六祖,踏碓逾三年。伊人自何方,长绶趋遥泉。
开士行何苦,双瓶胝两肩。萧寺百馀僧,东厨正扬烟。
露足沙石裂,外形巾褐穿。若其有此身,岂得安稳眠。
独出违顺境,不为寒暑还。大圣于其中,领我心之虔。
万法常空灭,无生因忍全。一国一释迦,一灯分百千。
永愿遗世知,现身弥勒前。潜容偏虚空,灵响不可传。
智慧舍利佛,神通自乾连。阿若憍陈如,迦叶迦旃延。
左右二菩萨,文殊并普贤。身披六铢衣,亿劫为大仙。
宝塔宝楼阁,重檐交梵天。譬如一明珠,共赞光白圆。
天魔波旬等,降伏金刚坚。野叉罗刹鬼,亦赦尘垢缠。
乃致金翅鸟,吞龙护洪渊。一十一众中,身意皆快然。
八河注大海,中有楞伽船。佛法付国王,平等无颇偏。
天子事端拱,大臣行其权。玉堂无蝇飞,五月冰凛筵。
尽力答明主,犹自招罪愆。九族无白身,百花动婵娟。
神圣恶如此,物华不能妍。禄山一微胡,驱马来自燕。
宛彼宫阙丽,如何犬羊膻。苦哉千万人,流血成丹川。
此辈之死后,镬汤所熬煎。业风吹其魂,猛火烧其烟。
独有丁行者,无忧树枝边。市头盲老人,长者乞一钱。
韬照多密用,为君吟此篇。
词典释义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列 liè《國語辭典》
列 [ liè ]
名- 行次。《左傳·僖公二十二年》:「既濟,而未成列。」《禮記·喪大記》:「火三列,黼三列。」唐·孔穎達·正義:「列,行也。」
- 位次、職位。《論語·季氏》:「陳力就列,不能者止。」《史記·卷八四·屈原賈生傳》:「上官大夫與之同列,爭寵而心害其能。」
- 類。如:「這不在討論之列。」、「他們公司開發出新系列的產品。」
- 量詞。計算成行成列的人或物的單位。如:「一列火車」、「營房前站著一列士兵。」
- 姓。如戰國時有列禦寇。
- 分解、分開。《漢書·卷八五·谷永傳》:「列土封疆非為諸侯,皆以為民也。」通「裂」。
- 依次排比。如:「排列」、「陳列」、「列隊」。晉·陶淵明〈詠荊軻詩〉:「飲餞易水上,四座列群英。」
- 安排、放入。如:「大家的意見均列入紀錄。」
- 各、眾。如:「列國」、「列祖列宗」。《紅樓夢·第六二回》:「我來了,全仗列位扶持。」
- 一一的。如:「列舉」。
生 shēng《國語辭典》
生 [ shēng ]
動- 長出、生長。如:「生出一對角。」《詩經·大雅·卷阿》:「梧桐生矣,于彼朝陽。」
- 生產、生育。《詩經·大雅·生民》:「不康禋祀,居然生子。」唐·白居易〈長恨歌〉:「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
- 發生、產生。如:「生病」、「生效」、「橫生枝節」。《左傳·成公二年》:「義以生利,利以平民。」唐·杜甫〈愁〉詩:「江草日日喚愁生,巫峽泠泠非世情。」
- 生存、活存。如:「置之死地而後生」。
- 製造、新創。如:「惹事生非」、「你又生出新花樣來了。」
- 生存、生活。如:「起死回生」、「忍辱偷生」。《論語·顏淵》:「死生有命,富貴在天。」
- 量詞。計算一輩子的單位。如:「三生三世」、「緣定三生」、「三生姻緣」。
- 生命。如:「輕生」、「餘生」。
- 泛指生物。如:「眾生」、「群生」、「放生」。
- 生計。如:「謀生」、「無以為生」。
- 讀書人稱為「生」。如:「書生」、「儒生」。
- 學習者、門徒。如:「生徒」、「門生」、「師生」、「學生」。
- 戲劇裡的腳色名稱。如:「小生」、「老生」、「武生」。
- 姓。如明代有生用和。
- 二一四部首之一。
- 果實尚未成熟。如:「這個番石榴太生了,不能吃。」
- 沒有煮熟的。如:「生肉」、「生飯」。
- 罕見、不熟悉。如:「生人」、「面生」、「生手」、「生字」。
- 沒有加工或鍛鍊過的。如:「生鐵」。
- 很、甚。如:「生怕」、「生恐」。唐·劉采春〈囉嗊曲〉六首之一:「不喜秦淮水,生憎江上船。」
- 強迫。如:「生拉硬扯」。元·關漢卿《蝴蝶夢·第二折》:「把三個未發跡小秀士,生扭做吃勘問死囚徒。」
- 語助詞,無義。《儒林外史·第七回》:「況我看見你不喜我這煩劇的事,怎生是好?」
御风(御風)yù fēng
(1).乘风飞行。《庄子·逍遥游》:“ 列子 御风而行,泠然善也。”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江水二》:“有时朝发 白帝 ,暮到 江陵 ,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宋 苏轼 《前赤壁赋》:“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艺一·粤诗》:“ 南越 轻綃似碧云,裁为 飞燕 御风裙。”
(2).借指仙家。 宋 苏轼 《和陶郭主簿》诗之二:“愿因骑鲸 李 ,追此御风 列 ,丈夫贵出世,功名岂人杰。” ——《漢語大詞典》
(2).借指仙家。 宋 苏轼 《和陶郭主簿》诗之二:“愿因骑鲸 李 ,追此御风 列 ,丈夫贵出世,功名岂人杰。” ——《漢語大詞典》
归 ( 歸 ) guī
归 [ guī ]
- 返回,回到本处:~国。~程。~侨。~宁(回娘家看望父母)。~省(xǐng )(回家探亲)。~真反璞。
- 还给:~还。物~原主。
- 趋向,去往:~附。众望所~。
- 合并,或集中于一类,或集中于一地:~并。~功。~咎。
- 由,属于:这事~我办。~属。
- 结局:~宿(sù)。
- 珠算中一位除数的除法:九~。
- 古代称女子出嫁:“之子于~,宣其室家”。
- 自首。
饲 ( 飼 ) sì
饲 [ sì ]
- 喂养:~鸟。~育。~料。~草。~养。
- 喂家畜、家禽的食物:打草储~。
豕 shǐ《國語辭典》
豕 [ shǐ ]
名- 猪,家畜之一。《诗经·小雅·渐渐之石》:「有豕白蹢,烝涉波矣。」汉·毛亨·传:「豕,猪也。」
- 二一四部首之一。
如 rú《國語辭典》
如 [ rú ]
动- 顺从、依照。如:「如约」、「如命」。《左传·宣公十二年》:「有律以如己也。」晋·杜预·注:「如,从也。」
- 如同、好像。如:「爱人如己」、「数十年如一日」。唐·白居易〈琵琶行〉:「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 往、至。如:「如厕」。《左传·隐公五年》:「公将如棠观鱼者。」
- 及、比得上。如:「远亲不如近邻」。《史记·卷七·项羽本纪》:「夫被坚执锐,义不如公;坐而运策,公不如义。」
- 表示举例。如:「例如」、「譬如」。
- 于,表示比较。《吕氏春秋·仲秋纪·爱士》:「人之困穷,甚如饥寒。」
- 假若。《论语·述而》:「如不可求,从吾所好。」《镜花缘·第四回》:「姑且施恩,再限两个时辰。如再无花,就怨不得朕了。」
- 或者。《论语·先进》:「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
- 形容词词尾。相当于「然」,表情形或状况。如:「突如其来」。《论语·述而》:「子之燕居,申申如也,夭夭如也。」
- 姓。如三国时魏国有如淳。
人 rén《國語辭典》
人 [ rén ]
名- 具有高度智慧和靈性,且能製造並使用工具以進行勞動的高等動物。如:「男人」、「女人」、「人類」。
- 別人、他人。如:「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 每人。如:「人盡皆知」、「人手一冊」。《後漢書·卷一八·吳漢傳》:「若能同心一力,人自為戰,大功可立。」
- 某種類型、身分的人。如:「軍人」、「主持人」、「介紹人」、「臺北人」。
- 人的品格和性情。如:「文如其人」。《孟子·萬章下》:「頌其詩,讀其書,不知其人,可乎?」宋·王安石〈祭歐陽文忠公文〉:「世之學者,無問乎識與不識,而讀其文,則其人可知。」
- 姓。如明代有人杰。
- 二一四部首之一。
焉 yān《國語辭典》
焉 [ yān ]
代- 指示代名词,之、彼、这里。如:「心不在焉」。《论语·卫灵公》:「众好之,必察焉。」
- 疑问代名词。《列子·汤问》:「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
- 岂、如何。如:「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论语·先进》:「未能事人,焉能事鬼。」《史记·卷一一七·司马相如传》:「且夫齐楚之事又焉足道邪!」
- 相当于「于」。《孟子·尽心上》:「人莫大焉亡亲戚君臣上下,以其小者信其大者,奚可哉?」
- 承接上文,以表示后果。相当于「乃」、「就」。《墨子·兼爱上》:「必知乱之所自起,焉能治之。」
- 语气词,置句末:➊ 表示肯定。相当于「也」、「矣」。唐·柳宗元〈封建论〉:「夫假物者必争,争而不已,必就其能断曲直者而听命焉。」➋ 表示疑问。相当于「耶」、「呢」。《史记·卷六一·伯夷传》:「及夏之时,有卞随、务光者,此何以称焉?」➌ 表示感叹。相当于「啊」。《史记·卷一○二·张释之传》:「使其中无可欲者,虽无石椁,又何戚焉!」
- 表示状态,用于形容词或副词词尾。相当于「然」、「样子」。如:「与我心有戚戚焉。」《书经·秦誓》:「其心休休焉,其如有容。」《论语·子罕》:「瞻之在前,忽焉在后。」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