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释义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棋 qí《國語辭典》
棋 [ qí ]
名- 一種遊戲。有棋盤、棋子,下棋者依規則移動棋子,以定勝負。有跳棋、圍棋、象棋、五子棋、西洋棋等多種玩法。
棋 [ jī ]
名- 根底、根基。《集韻·平聲·之韻》:「棋,根柢也。」《史記·卷二五·律書》:「箕者,言萬物根棋,故曰箕。」通「基」。
接 jiē《國語辭典》
接 [ jiē ]
动- 交合、相触。如:「交头接耳」、「短兵相接」、「四目相接」。《孟子·梁惠王上》:「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
- 交际、招待。如:「迎接」、「接待」。《孟子·万章下》:「其交也以道,其接也以礼。」《史记·卷八四·屈原贾生传》:「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
- 收、受。如:「接纳」、「接电话」、「接到来信」。
- 承受、托住。如:「接招」、「接住他投来的球。」《三国演义·第一七回》:「遂自下马接土填坑。」
- 连续、连接。如:「接续」、「接骨」、「接枝」、「接电线」、「上气不接下气」。
- 替换使延续。如:「接替」、「接班」、「接棒」、「接力赛」。
- 姓。如汉代有接昕。
山亭 shān tíng
泥制风景建筑人物等小玩具的统称。《平妖传》第七回:“两下里正在你推我辞,忽有个惯卖山亭儿的 寿哥 ,挑着担子打从门首经过。”《警世通言·万秀娘仇报山亭儿》:“ 合哥 挑着两箇土袋,搋着二三百钱,来 焦吉 庄里,问 焦吉 上行些箇‘山亭儿’,拣几箇物事。唤做:山亭儿、庵儿、宝塔儿、石桥儿、屏风儿、人物儿。买了几件了。” ——《漢語大詞典》
松影 sōng yǐng
松树的树阴。 唐 白居易 《桥亭卯饮》诗:“松影过窗眠始觉,竹风吹面醉初醒。” 元 尹廷高 《翁村翠流阁》诗:“溪声晴亦雨,松影夏如秋。” 明 刘基 《题赵文敏公画松》诗:“倦眠松影下,百窍清凉入。” ——《漢語大詞典》
晚 wǎn《國語辭典》
晚 [ wǎn ]
名- 黄昏、日落时分。《说文解字·日部》:「晚,莫也。」清·段玉裁·注:「莫者,日且冥也。」
- 夜间。如:「晚间」、「昨晚」。《水浒传·第一○回》:「李小二夫妻两个,捏著两把汗,当晚无事。」
- 对长辈的自称。如:「学晚」。《儒林外史·第三四回》:「极蒙台爱,恕治晚不能躬送了。」
- 将尽的。宋·陈师道〈除夜对酒赠少章〉诗:「岁晚身何托,灯前客未空。」
- 继任的、后来的。如:「晚娘」。《淮南子·本经》:「晚世学者,不知道之所一体,德之所总要。」
- 迟。如:「相见恨晚」。《孔子家语·卷三·弟子行》:「虑不先定,临事而谋,不亦晚乎。」
吟 yín《國語辭典》
吟 [ yín ]
动- 痛苦时发出的声音。元·戴侗《六书故·卷一一·吟》:「痛为呻吟。」
- 叹息。《战国策·楚策一》:「雀立不转,昼吟宵哭。」
- 咏、诵。如:「吟咏」。《庄子·德充符》:「倚树而吟,据槁梧而瞑。」
- 啼叫、鸣叫。《文选·司马相如·长门赋》:「孔雀集而相存兮,玄猿肃而长吟。」《文选·曹植·杂诗六首之二》:「孤雁飞南游,过庭长哀吟。」
- 口吃、话说不清楚。《后汉书·卷三十四·梁统传》:「为人鸢肩豺目,洞精矘眄,口吟舌言。」通「唫」。
- 古代一种诗体的名称。宋·严羽《沧浪诗话·诗体》:「古词有〈陇头吟〉,孔明有〈梁父吟〉,文君有〈白头吟〉。」
陪 péi《國語辭典》
陪 [ péi ]
名- 重叠的土堆。《说文解字·阜部》:「陪,重土也。」
- 辅佐事业的人。《诗经·大雅·荡》:「尔德不明,以无陪无卿。」
- 陪客。如:「今天能请你来作陪,十分光荣。」
- 伴随。如:「陪伴」、「陪同」、「陪嫁」、「失陪」。唐·杜甫〈别房太尉墓〉诗:「对棋陪谢傅,把剑觅徐君。」唐·朱庆余〈早梅〉诗:「天然根性异,万物尽难陪。」
- 辅助。《史记·卷一○·孝文本纪》:「若举有德以陪朕之不能终,是社稷之灵,天下之福也。」
- 补偿。宋·苏轼〈重游终南子由以诗见寄次韵〉:「懒不作诗君错料,旧逋应许过时陪。」同「赔 」。
- 损失、亏损。《三国演义·第五五回》:「周郎妙计安天下,陪了夫人又折兵。」
月槛(月槛)
柳宗元桂州訾家洲亭记其隙则抗月槛于回溪出风榭于篁中昼极其美又益以夜列星下布颢气回合邃然万变若与安期羡门接于物外监李商隐因书诗见天窗下 皮日休奉献致政裴秘 诗月槛咏书情花溪钓鱼戏 ——《骈字类编》
露华(露華)lù huá
(1).露水。《赵飞燕外传》:“婕妤浴豆蔻汤,傅露华百英粉。” 唐 李白 《清平调词》之一:“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清 郑燮 《和雅雨山人红桥修禊》之四:“草头初日露华明,已有游船歌板声。”
(2).清冷的月光。 南朝 齐 王俭 《春夕》诗:“露华方照夜,云彩復经春。” 唐 杜牧 《寝夜》诗:“露华惊敝褐,灯影挂尘冠。” 明 苏祐 《塞下曲》:“觱篥无声河汉转,露华霜气满弓刀。” ——《漢語大詞典》
(2).清冷的月光。 南朝 齐 王俭 《春夕》诗:“露华方照夜,云彩復经春。” 唐 杜牧 《寝夜》诗:“露华惊敝褐,灯影挂尘冠。” 明 苏祐 《塞下曲》:“觱篥无声河汉转,露华霜气满弓刀。” ——《漢語大詞典》
清 qīng《國語辭典》
清 [ qīng ]
形- 澄净、纯洁。与「浊」相对。如:「清洁」、「清澈」。《诗经·魏风·伐檀》:「河水清且涟猗。」
- 高洁、廉洁。如:「清望」、「清廉」、「清士」。元·郑廷玉《冤家债主·第四折》:「法正天须顺,官清民自安。」
- 寂静。如:「冷清」、「清静」。
- 秀美。如:「眉清目秀」。唐·杜甫〈戏为六绝句〉六首之五:「不薄今人爱古人,清词丽句必为邻。」
- 安定、太平。如:「清平盛世」。《文选·曹植·送应氏诗二首之一》:「清时难屡得,嘉会不可常。」
- 单纯的。如:「清一色」、「清唱」。
- 净尽、一点也不留。如:「债还清了。」、「书款付清了。」
- 详细、明白。如:「点清数目」、「查清户口」、「誊清作文」。
- 使干净、使整齐。如:「清洗」、「清理」、「清除」。
- 整顿。如:「清党」、「肃清」。
- 结帐。如:「清帐」、「清算」、「结清余欠」。
- 点检(清楚)。如:「清点」、「清仓」。《儒林外史·第六回》:「你们各人管的田房、利息帐目,都连夜攒造清完,先送与我逐细看过。」
- 朝代名。参见「清朝 」条。
- 参见「血清 」条。
- 姓。如宋代有清贤。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