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矣哉!独不见夫鸾凤之高翔兮,乃集大皇之野。

贾谊两汉〕《惜誓

惜余年老而日衰兮,岁忽忽而不反。
登苍天而高举兮,历众山而日远。
观江河之纡曲兮,离四海之霑濡。
攀北极而一息兮,吸沆瀣以充虚。
飞朱鸟使先驱兮,驾太一之象舆。
苍龙蚴虯于左骖兮,白虎骋而为右騑。
建日月以为盖兮,载玉女于後车。
驰骛于杳冥之中兮,休息虖昆仑之墟。
乐穷极而不厌兮,愿从容虖神明。
涉丹水而驰骋兮,右大夏之遗风。
黄鹄之一举兮,知山川之纡曲。
再举兮,睹天地之圜方。
临中国之众人兮,讬回飙乎尚羊。
乃至少原之野兮,赤松、王乔皆在旁。
二子拥瑟而调均兮,余因称乎清商。
澹然而自乐兮,吸众气而翱翔。
念我长生而久仙兮,不如反余之故乡。

黄鹄後时而寄处兮,鸱枭群而制之。
神龙失水而陆居兮,为蝼蚁之所裁。
夫黄鹄神龙犹如此兮,况贤者之逢乱世哉。
寿冉冉而日衰兮,固儃回而不息。
俗流从而不止兮,众枉聚而矫直。
或偷合而苟进兮,或隐居而深藏。
苦称量之不审兮,同权概而就衡。
或推迻而苟容兮,或直言之谔謣。
伤诚是之不察兮,并纫茅丝以为索。
方世俗之幽昏兮,眩白黑之美恶。
放山渊之龟玉兮,相与贵夫砾石。
梅伯数谏而至醢兮,来革顺志而用国。
悲仁人之尽节兮,反为小人之所贼。
比干忠谏而剖心兮,箕子被发而佯狂。
水背流而源竭兮,木去根而不长。
非重躯以虑难兮,惜伤身之无功。

已矣哉!
独不见夫鸾凤之高翔兮,乃集大皇之野。
循四极而回周兮,见盛德而後下。
彼圣人之神德兮,远浊世而自藏。
使麒麟可得羁而係兮,又何以异虖犬羊?

词典释义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已矣独不见鸾凤高翔大皇

已矣 yǐ yǐ
(1).完了;逝去。旧题 汉 李陵 《答苏武书》:“ 陵 不难刺心以自明,刎颈以见志。顾国家於我已矣。” 宋 王安石 《伤杜醇》诗:“悲哉 四明山 ,此士今已矣!” 明 刘基 《江神子》词:“千古 钟期 今已矣,空惨愴对瑶琴。”
(2).语气词。用于句末,与“矣”同义。《礼记·中庸》:“君子遵道而行。半涂而废,吾弗能已矣。” 金 王若虚 《五经辨惑上》:“传为经作,而经不为传作。信传而诬经,其陋儒已矣。” 清 王引之 《经传释词》卷一:“‘已’为语终之词,则与‘矣’同义;连言之则曰‘已矣’。”
(3).叹词。罢了,算了。《庄子·人间世》:“已矣!勿言之矣,散木也。” 汉 贾谊 《吊屈原赋》:“已矣!国其莫我知兮,子独壹鬱其谁语?”《汉书·苏武传》:“收族 陵 家,为世大戮, 陵 尚復何颜乎?已矣!令 子卿 知吾心耳。”  ——《漢語大詞典》
哉 zāi《國語辭典》

哉 [ zāi ]

  1. 始。《尔雅·释诂》:「哉,始也。」
  1. 表示疑问或反问的语气。如:「何足道哉!」《诗经·邶风·北门》:「天实为之,谓之何哉?」《孟子·滕文公下》:「陈仲子岂不诚廉士哉?」
  2. 表示惊叹的语气。如:「大哉中华!」。《文选·宋玉·风赋》:「快哉此风!寡人所与庶人共者邪?」唐·李白〈古风〉诗五九首之三:「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
  3. 表示悲哀的语气。如:「呜呼哀哉!」
  4. 表示肯定的语气。《左传·宣公十一年》:「对曰:『犹可辞乎?』王曰:『可哉。』」
  5. 吴语。表示事情已经发生。《海上花列传·第一回》:「比仔从前省得多哉。」同「了 」。
独不见(獨不見)dú bú jiàn
乐府杂曲歌辞名。《乐府诗集·杂曲歌辞十五·独不见》 宋 郭茂倩 题解:“《独不见》,伤思而不得见也。”  ——《漢語大詞典》
夫 fū/fú《國語辭典》

夫 [ fū ]

  1. 古代稱成年男子為「夫」,後泛稱男子。如:「征夫」、「懦夫」。《說文解字·夫部》:「夫,丈夫也。」清·徐灝·箋:「男子已冠之偁也。」《孟子·萬章下》:「耕者之所獲,一夫百畝。」
  2. 泛指一般人。如:「千夫所指」、「萬夫莫敵」、「匹夫」。
  3. 夫婿。如:「姊夫」、「前夫」、「亡夫」。《樂府詩集·卷二十八·相和歌辭三·無名氏·陌上桑詩》:「使君自有婦,羅敷自有夫。」
  4. 從事某種勞動的人。如:「漁夫」、「農夫」、「車夫」、「挑夫」、「樵夫」。

夫 [ fú ]

  1. 文言文中的發語詞,表提示作用。《論語·季氏》:「夫顓臾,昔者先王以為東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孟子·離婁上》:「夫國君好仁,天下無敵。」
  2. 文言文中用於句末,表示感嘆或疑問。《論語·子罕》:「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史記·卷四七·孔子世家》:「孔子曰:『吾歌,可夫?』」
  3. 文言文中用於句中,無義。《禮記·檀弓下》:「穆公曰:『仁夫公子重耳。』」
  1. 文言文中指示代名詞。《左傳·襄公二十六年》:「子木曰:『夫獨無族姻乎?』」《漢書·卷四八·賈誼傳》:「彼且為我亡,故吾得與之俱存;夫將為我危,故吾得與之皆安。」
  1. 文言文中指示形容詞。相當於「此」、「彼」。《左傳·成公十六年》:「夫二人者,魯國社稷之臣也。」《論語·先進》:「夫人不言,言必有中。」
鸾凤(鸞鳳)luán fèng
(1).鸾鸟与凤凰。 汉 刘向 《九叹·远游》:“驾鸞凤以上游兮,从玄鹤与鷦明。”《西京杂记》卷一:“ 武帝 匣上,皆鏤为蛟龙、鸞凤、龟麟之象。” 金松岑 《文学上之美术观》:“虽啸旨沦亡,不闻鸞凤之响,而琴引未沫,如听水仙之吟。”
(2).比喻贤俊之士。《楚辞·贾谊〈惜誓〉》:“独不见夫鸞凤之高翔兮,乃集大皇之壄。” 王逸 注:“以言贤者亦宜处山泽之中,周流观望,见高明之君,乃当仕也。” 唐 韩愈 《重云李观疾赠之》诗:“劝君善饮食,鸞凤本高翔。” 陈去病 《重九歇浦示侯官林獬仪真刘光汉》诗:“凄迷鸞凤同罹网,浩荡沧瀛阻远游。”
(3).比喻君王。《敦煌曲子词·菩萨蛮》:“良以安国部,金(今)喜迴鸞凤。”《旧唐书·马周传》:“ 太宗 尝以神笔赐 周 飞白书曰:‘鸞凤凌云,必资羽翼;股肱之寄,诚在忠良。’”
(4).比喻美人。 唐 卢储 《催妆》诗:“今日幸为 秦 晋 会,早教鸞凤下妆楼。”
(5).比喻夫妇。《醒世恒言·两县令竞义婚孤女》:“鸞凤之配,虽有佳期;狐兔之悲,岂无同志。”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陆判》:“岂有百岁不拆之鸞凤耶!”参见“ 鸞凤和鸣 ”。  ——《漢語大詞典》
之 zhī《國語辭典》

之 [ zhī ]

  1. 的、底。《论语·公冶长》:「夫子之文章。」《左传·襄公十四年》:「余弟死,而子来,是而子杀余之弟也。」
  2. 于。《易经·比卦·象曰》:「比之匪人,不亦伤乎?」《礼记·大学》:「人之其所亲爱而辟焉。」
  3. 诸、之于。《孟子·滕文公上》:「禹疏九河,瀹济、漯而注诸海;决汝、汉,排淮、泗而注之江。」
  1. 与、及。《书经·立政》:「文王罔攸兼于庶言、庶狱、庶慎,惟有司之牧夫。」《吕氏春秋·仲夏纪·适音》:「乐之弗乐者,心也。」
  2. 而。《战国策·秦策二》:「臣恐王为臣之投杼也。」
  3. 若、如果。《书经·盘庚上》:「邦之臧,惟汝众,邦之不臧,惟予一人有佚罚。」《论语·子张》:「我之大贤与,于人何所不容?我之不贤与,人将拒我,如之何其拒人也?」
  4. 则。《左传·僖公九年》:「东略之不知,西则否矣。」《吕氏春秋·仲春纪·功名》:「 故民无常处,见利之聚,无之去。」
  1. 用于强调或补足语气,无义。《书经·西伯戡黎》:「殷之即丧!指乃功,不无戮于尔邦?」《史记·卷四八·陈涉世家》:「怅恨久之。」
  1. 他、彼。《书经·皋陶谟》:「安民则惠,黎民怀之。」《论语·颜渊》:「爱之欲其生。」
  2. 其、他的。《武王伐纣平话·卷中》:「纣王令推上法场,斩之老母。」清·王士祯《池北偶谈·卷二四·谈异五·女化男》:「乃以聘礼还之夫家。」
  3. 此、这个。《诗经·邶风·日月》:「乃如之人兮,逝不古处。」《庄子·知北游》:「知以之言也,问乎狂屈。」
  1. 往。如唐朝李白有〈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诗。《诗经·鄘风·载驰》:「百尔所思,不如我所之。」
  2. 至、到。《西京杂记·卷五》:「此自少之多,自微至著也。」
  3. 是、为。《公羊传·宣公十五年》:「吾见子之君子也,是以告情于子也。」汉·扬雄《法言·吾子》:「羊质而虎皮,见草而说,见豺而战,忘其皮之虎也。」
  4. 取用。《战国策·齐策三》:「故物舍其所长,之其所短,尧亦有所不及矣。」
  1. 姓。如汉代有之马宇。
高翔 gāo xiáng
高飞。《战国策·楚策四》:“﹝黄鵠﹞奋其六翮而凌清风,飘摇乎高翔。” 宋 曾巩 《题张伯常汉上茅堂》诗:“故栖勿回眄,黄鵠本高翔。” 明 胡其毅 《送洪仲闇还霍丘》诗:“鸿雁且高翔,江寒暮鸦散。”  ——《漢語大詞典》
兮 xī《國語辭典》

兮 [ xī ]

  1. 用于句中或句末,相当于「啊」:➊ ​ 表示感叹的语气。《诗经·唐风·绸缪》:「子兮子兮,如此良人何?」《史记·卷七·项羽本纪》:「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➋ ​ 表示赞叹、肯定的语气。《诗经·郑风·羔裘》:「彼其之子,邦之彦兮。」
乃 nǎi《國語辭典》

乃 [ nǎi ]

  1. 你、你的。如:「乃母」、「乃兄」。宋·陸游〈示兒〉詩:「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2. 他、他的。《周禮·天官·小宰》:「各脩乃職。」
  1. 是。如:「失敗乃成功之母。」《史記·卷八·高祖本紀》:「呂公女乃呂后也,生孝惠帝。」《水滸傳·第二三回》:「眾上戶道:『真乃英雄好漢!』」
  1. 然後、於是。《史記·卷七七·魏公子傳》:「侯生視公子色終不變,乃謝客就車。」
  2. 卻。《漢書·卷三五·吳王劉濞傳》:「不改過自新,乃益驕恣。」
  3. 而。《荀子·正論》:「然則鬥與不鬥邪,亡於辱之與不辱也,乃在於惡之與不惡也。」
  4. 若、如果。《孟子·公孫丑上》:「乃所願,則學孔子也。」
  1. 竟、居然。《列子·湯問》:「人之巧乃可與造化者同功乎?」《史記·卷一○二·張釋之傳》:「而廷尉乃當之罰金!」
  2. 才、始。《禮記·月令》:「是月也,日夜分,雷乃發聲。」《文選·楊惲·報孫會宗書》:「於今乃睹子之志矣。」
  1. 語助詞。用於發語或轉折。《書經·大禹謨》:「帝德廣運,乃聖乃神,乃武乃文。」
集 jí《國語辭典》

集 [ jí ]

  1. 棲息。《詩經·唐風·鴇羽》:「肅肅鴇羽,集于苞栩。」南朝宋·鮑照〈贈傅都曹別詩〉:「輕鴻戲江潭,孤鴈集洲沚。」
  2. 把散開的事物聚合在一起。如:「集合」、「聚集」、「籌集」、「集資」、「收集」。《文選·賈誼·過秦論》:「天下雲集響應,嬴糧而景從。」
  1. 市場、人口聚集舉行交易的地方。如:「市集」、「趕集」、「年集」。
  2. 地名用字。如:「張家集」。《儒林外史·第二回》:「話說山東兗州府汶上縣有個鄉村,叫做薛家集。」
  3. 輯錄詩文等的書籍。如:「詩集」、「文集」。《文選·曹丕·與吳質書》:「頃撰其遺文,都為一集。」
  4. 量詞。計算叢書或影劇集系列的單位。如:「這齣戲今天播出第三集。」
  5. 中國傳統圖書四部分類的第四部,包括詩文等的作品稱為「集」。
大皇 dà huáng
亦作“ 太皇 ”。 三国 吴 主 孙权 谥号 大皇帝 ,省称 大皇 。《文选·陆机〈吴趋行〉》:“ 大皇 自 富春 ,矫手顿世罗。” 李善 注:“《吴志》曰: 孙权 字 仲谋 , 吴 富春 人也。薨,諡曰 大皇帝 。”
亦作“ 太皇 ”。 天。《庄子·秋水》:“且彼方跐黄泉而登大皇。” 陆德明 释文:“大皇,音泰。” 成玄英 疏:“大皇,天也。”《淮南子·精神训》:“登太皇,冯太一。” 高诱 注:“大皇,天也。”《楚辞·惜誓》:“已矣哉!独不见鸞凤之高翔兮,乃集大皇之壄。” 朱季海 解故:“《惜誓》称‘大皇’与《淮南》同,亦谓天耳。”  ——《漢語大詞典》
野 yě《國語辭典》

野 [ yě ]

  1. 郊外。《書經·武成》:「歸馬于華山之陽,放牛于桃林之野。」唐·柳宗元〈捕蛇者說〉:「永州之野產異蛇,黑質而白章。」
  2. 廣平的地方。《呂氏春秋·季秋紀·審己》:「稼生於野而藏於倉,稼非有欲也。」《三國志·卷三五·蜀書·諸葛亮傳》:「益州險塞,沃野千里。」
  3. 界限、地域。如:「分野」、「視野」。《淮南子·原道》:「上游於霄雿之野,下出於無垠之門。」
  4. 民間。《書經·大禹謨》:「君子在野,小人在位。」《三國志·卷四二·蜀書·郤正傳》:「故君臣協美於朝,黎庶欣戴於野。」
  1. 質樸。《論語·雍也》:「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唐·柳宗元〈柳宗直西漢文類序〉:「首紀殷周之前,其文簡而野。」
  2. 粗鄙無禮、放縱不馴。如:「粗野」、「撒野」。《左傳·宣公四年》:「諺曰:『狼子野心。』是乃狼也,其可畜乎?」《禮記·仲尼燕居》:「敬而不中禮謂之野,恭而不中禮謂之給。」
  3. 野生而未經人工栽培或馴養的。如:「野菜」、「野菊」、「野牛」、「野馬」。
  4. 非正式的。如:「野錄」、「野乘」、「野史」。
  1. 非常、很。如:「朔風野大」。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