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林石笋散豪家。
皮日休〔唐代〕《鲁望悯承吉之孤为诗序邀予属和欲用予道振其孤…良友》
先生清骨葬烟霞,业破孤存孰为嗟。几箧诗编分贵位,
一林石笋散豪家。儿过旧宅啼枫影,姬绕荒田泣稗花。
唯我共君堪便戒,莫将文誉作生涯。
一林石笋散豪家。儿过旧宅啼枫影,姬绕荒田泣稗花。
唯我共君堪便戒,莫将文誉作生涯。
词典释义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一林
唐 钱起 宿远上人兰若 香花闭一林,真士此看心。
唐 元稹 奉和浙西大夫李德裕述梦四十韵大夫本题言赠于梦中诗赋以寄一二僚友故今所和者亦止述翰苑旧游而已次本韵 祗园一林杏,仙洞万株桃。
唐 郑谷 江际 万顷白波迷宿鹭,一林黄叶送残蝉。
唐 陆龟蒙 和袭美题支山南峰僧次韵 万壑烟霞秋后到,一林风雨夜深禅。
唐 皮日休 鲁望悯承吉之孤为诗序邀予属和欲用予道振其孤而利之噫承吉之困身后乎鲁望视予困与承吉生前孰若哉未有已困而能振人者抑为之辞用塞良友 几箧诗编分贵位,一林石笋散豪家。
唐 伍乔 九江旅夜寄山中故人 此时遥羡闲眠侣,静掩云扉卧一林。
宋 苏轼 木山,并叙 城中古沼浸坤轴,一林瘦竹吾菟裘。
宋 陆游 秋兴二首 其二 水落才馀半篙绿,霜高初染一林丹。
宋 戴复古 山中夜归 落尽一林月,山中夜半归。
宋 刘豫 杂诗六首 其三 碧山几点塞天阔,红叶一林秋意深。
元 朱德润 晓晴 万里碧云平野,一林落叶无声。 ——《骈字类编》
唐 元稹 奉和浙西大夫李德裕述梦四十韵大夫本题言赠于梦中诗赋以寄一二僚友故今所和者亦止述翰苑旧游而已次本韵 祗园一林杏,仙洞万株桃。
唐 郑谷 江际 万顷白波迷宿鹭,一林黄叶送残蝉。
唐 陆龟蒙 和袭美题支山南峰僧次韵 万壑烟霞秋后到,一林风雨夜深禅。
唐 皮日休 鲁望悯承吉之孤为诗序邀予属和欲用予道振其孤而利之噫承吉之困身后乎鲁望视予困与承吉生前孰若哉未有已困而能振人者抑为之辞用塞良友 几箧诗编分贵位,一林石笋散豪家。
唐 伍乔 九江旅夜寄山中故人 此时遥羡闲眠侣,静掩云扉卧一林。
宋 苏轼 木山,并叙 城中古沼浸坤轴,一林瘦竹吾菟裘。
宋 陆游 秋兴二首 其二 水落才馀半篙绿,霜高初染一林丹。
宋 戴复古 山中夜归 落尽一林月,山中夜半归。
宋 刘豫 杂诗六首 其三 碧山几点塞天阔,红叶一林秋意深。
元 朱德润 晓晴 万里碧云平野,一林落叶无声。 ——《骈字类编》
石笋(石筍)shí sǔn
亦作“ 石笋 ”。 挺直的大石,其状如笋,故名。 晋 常璩 《华阳国志·蜀志》:“时 蜀 有五丁力士,能移山,举万钧。每王薨,輒立大石,长三丈,重千钧,为墓志:今石笋是也。” 唐 范摅 《云溪友议》卷一:“﹝ 王轩 ﹞题诗毕,俄见一女郎,振琼璫,扶石笋,低回而谢。”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五:“ 成都 石笋,其状与笋不类,乃累叠数石成之。” 清 魏源 《栈道杂诗》之五:“今朝地稍平,石笋森森立。” ——《漢語大詞典》
散 sàn/sǎn《國語辭典》
散 [ sàn ]
动- 分离。如:「分散」、「离散」、「烟消云散」。
- 分布、撒出。如:「散播」、「散发」、「天女散花」。
- 排遣、抒发。如:「散闷」、「散心」。唐·杜甫〈落日〉诗:「浊醪谁造汝,一酌散千忧。」
- 解雇、解职。如:「遣散」。
- 逃走。《孟子·梁惠王下》:「老弱转乎沟壑,壮者散而之四方者,几千人矣。」
散 [ sǎn ]
形- 不自约束的。如:「懒散」。《荀子·修身》:「庸众驽散,则劫之以师友。」唐·杨倞·注:「散,不拘检者也。」
- 零碎、不紧凑。如:「散工」、「散沙」。
- 闲逸。如:「闲散」、「散官」。
- 杂乱、没有规则。如:「散乱」。《韩非子·大体》:「故至安之世,法如朝露,纯朴不散。」
- 分开、解体。如:「队伍散了」、「头发散了」。
- 药粉。如:「胃散」、「药散」、「消暑散」。
- 姓。如周代有散宜生。
豪家 háo jiā
指有钱有势的人家。《管子·轻重甲》:“吾国之豪家迁封食邑而居者,君章之以物,则物重;不章以物,则物轻。” 唐 封演 《封氏闻见记·除蠹》:“ 蜀 汉 风俗,县官初临,豪家必先馈餉,令丞以下皆与之平交。” 清 吴伟业 《萧史青门曲》:“粉磑脂田县吏收,妆楼舞阁豪家夺。” 鲁迅 《准风月谈·“揩油”》:“然而这又是光明正大的‘舞弊’;因为所取的是豪家,富翁,阔人,洋商的东西。”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