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释义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磨灭(磨滅)mó miè
(1).消失;湮灭。《文选·司马迁〈报任安书〉》:“古者富贵而名磨灭,不可胜记,唯倜儻非常之人称焉。”《汉书》本传作“摩灭”。 南朝 宋 谢灵运 《入华子冈是麻源第三谷》诗:“图牒復磨灭,碑版谁闻传。”《太平广记》卷三○九引 唐 薛用弱 《集异记·蒋琛》:“是知贪名徇禄而随世磨灭者,虽正寝而死兮,无得与吾儔。” 清 戴名世 《〈天籁集〉序》:“而今裔孙某惧其磨灭,乃介其乡人 杨 君 希洛 请序於余,而属为刊而行之於世。” 周恩来 《彭杨颜邢四同志被敌人捕杀经过》:“尤其是革命领袖的牺牲,更有他不可磨灭的战绩。”
(2).销磨。 唐 杜甫 《秋日寄题郑监湖上亭》诗之一:“磨灭餘篇翰,平生一钓舟。” 仇兆鳌 注:“此诗‘磨灭’,犹云岁月销磨。” 宋 梅尧臣 《观杨之美盘车图》诗:“ 子虔 与贤皆妙笔,观玩磨灭穷岁年。” 金 张本 《九日月中对菊同禧伯郎中赋》:“磨灭英雄岂胜数,千年依旧一花香。” 明 郎瑛 《七修类稿·奇谑一·魂不赴体》:“至於善终者,无復言鬼,盖生时病已磨灭精灵,死即魂散。”
(3).折磨;欺压。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八:“从来呵,惯受磨灭。” 元 无名氏 《陈州粜米》第一折:“这米则有一石六斗,内中又有泥土糠皮,舂将来则勾一石多米。罢罢罢,也是俺这百姓的命该受这般磨灭。”《醒世恒言·李玉英狱中讼冤》:“自己生儿似寳珍,他人子女遭磨灭。”《天雨花》第七回:“因此我便只爱 秀贞 ,见那两个,便如眼钉肉刺,常时将他打駡磨灭。”
(4).磨练;锻炼。 元 马致远 《任风子》第二折:“ 任屠 ,不是我故意的磨灭经年,也只为脩仙事全要精专;待他时有一日功成行满,纔许你离尘世证果朝元。” ——《漢語大詞典》
(2).销磨。 唐 杜甫 《秋日寄题郑监湖上亭》诗之一:“磨灭餘篇翰,平生一钓舟。” 仇兆鳌 注:“此诗‘磨灭’,犹云岁月销磨。” 宋 梅尧臣 《观杨之美盘车图》诗:“ 子虔 与贤皆妙笔,观玩磨灭穷岁年。” 金 张本 《九日月中对菊同禧伯郎中赋》:“磨灭英雄岂胜数,千年依旧一花香。” 明 郎瑛 《七修类稿·奇谑一·魂不赴体》:“至於善终者,无復言鬼,盖生时病已磨灭精灵,死即魂散。”
(3).折磨;欺压。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八:“从来呵,惯受磨灭。” 元 无名氏 《陈州粜米》第一折:“这米则有一石六斗,内中又有泥土糠皮,舂将来则勾一石多米。罢罢罢,也是俺这百姓的命该受这般磨灭。”《醒世恒言·李玉英狱中讼冤》:“自己生儿似寳珍,他人子女遭磨灭。”《天雨花》第七回:“因此我便只爱 秀贞 ,见那两个,便如眼钉肉刺,常时将他打駡磨灭。”
(4).磨练;锻炼。 元 马致远 《任风子》第二折:“ 任屠 ,不是我故意的磨灭经年,也只为脩仙事全要精专;待他时有一日功成行满,纔许你离尘世证果朝元。” ——《漢語大詞典》
怀中(怀中)
方干诗明年见亲族尽集在怀中 ——《韵府拾遗 东韵》
刺 cì/cī《國語辭典》
刺 [ cì ]
動- 以尖銳的東西扎入。如:「穿刺」。《廣韻·入聲·昔韻》:「刺,穿也。」宋·陸游〈出塞曲〉:「佩刀一刺山為開,壯士大呼城為摧。」
- 暗殺。如:「行刺」、「刺殺」。《爾雅·釋詁上》:「刺,殺也。」《史記·卷八六·刺客傳·豫讓傳》:「(豫讓)乃變名姓為刑人,入宮塗廁,中挾匕首,欲以刺襄子。」
- 以尖銳的話指出別人的過失。如:「諷刺」、「譏刺」。《漢書·卷八九·龔遂傳》:「面刺王過,王至掩耳起走。」
- 暗中打聽。如:「刺探」。《漢書·卷七四·丙吉傳》:「馭吏因隨驛騎至公車刺取,知虜入雲中、代郡,遽歸府見吉白狀。」唐·顏師古·注:「刺,謂探候之也。」
- 刺激使產生不好的感覺。如:「刺眼」、「刺耳」、「刺鼻」。
- 細而尖銳的東西。如:「竹刺」、「芒刺」、「魚刺」。
- 名片、名帖。如:「名刺」、「刺帖」、「投刺」。
- 姓。如唐代有刺正甫。
曾 zēng/céng《國語辭典》
曾 [ zēng ]
副- 乃、竟然。《论语·为政》:「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 尚且。《列子·汤问》:「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
- 重叠的,中间隔两代亲属关系的。如:「曾祖父」、「曾孙」。
- 加多。《孟子·告子下》:「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同「增 」。
- 姓。如春秋时鲁国有曾参。
曾 [ céng ]
副- 尝、已经。表示行为、动作已经发生、进行过。如:「似曾相识」。《公羊传·闵公元年》:「庄公存之时,乐曾淫于宫中。」《史记·卷一○一·爰盎鼌错传》:「梁王以此怨盎,曾使人刺盎。」
- 重叠的、一重一重的。唐·杜甫〈成都府〉诗:「曾城填华屋,季冬树木苍。」通「层」。
- 深。《文选·郭璞·江赋》:「若乃曾潭之府,灵湖之渊,澄澹汪洸,㲿滉渊泫。」
将 ( 將 ) jiāng/jiàng
将 [ jiāng ]
- 快要:~要。~至。~来。即~。
- 带领,扶助:~雏。扶~。~军。
- 拿,持:~心比心。
- 把:~门关好。
- 下象棋时攻击对方的“将”或“帅”。
- 用言语刺激:你别~他的火儿了。
- 保养:~养。~息。
- 兽类生子:~驹。~小猪。
- 顺从:~就(迁就,凑合)。~计就计。
- 又,且:~信~疑。
- 助词,用在动词和“出来”、“起来”、“上去”等中间:走~出来。
- 刚,刚刚:~~。~才。
- 姓。
- 军衔的一级,在校以上,泛指高级军官:~领。
- 统率,指挥:~百万之众。
示 shì《國語辭典》
示 [ qí ]
名- 地神。《集韵·平声·支韵》:「祇,《说文》:『地祇,提出万物者也。』古作示。」《周礼·春官·大宗伯》:「大宗伯之职,掌建邦之天神人鬼地示之礼。」汉·郑玄·注:「示,音祇,本或作祇。」通「祇」。
示 [ shì ]
动- 上天藉天象显现征兆,向人预告凶吉祸福。《说文解字·示部》:「示,天垂象,见吉凶,所以示人也。」
- 把事物显现予人。如:「示范」、「展示」。《老子·第三六章》:「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 告诉、宣布。如:「训示」。《礼记·礼运》:「刑仁讲让,示明有常。」
- 教导。汉·桓宽《盐铁论·本议》:「夫导民以德,则民归厚,示民以利,则民俗薄。」
- 命令、布告。如:「告示」。《儒林外史·第五○回》:「戏子们请老爷的示:还是伺候,还是回去?」
- 尊称人家的来信。如:「来示敬悉」。
- 二一四部首之一。
孔融 kǒng róng
(153-208)东汉文学家。字文举,鲁国(治今山东曲阜)人。“建安七子”之一。曾任北海相,后任少府,因触犯曹操,降为太中大夫,被杀。善诗文,辞采富丽,有《荐祢衡疏》、《与曹公论盛孝章书》等名篇。明人辑有《孔少府集》。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