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辨五行四象,那分朱汞铅银。

张伯端宋代〕《西江月(十二之十)

不辨五行四象,那分朱汞铅银。修丹火候未曾闻。早便称呼居隐。
不背自思己错,更将错路教人。误他永劫在迷津。似恁欺心安忍。

词典释义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不辨五行四象朱汞

不辨
左传周子有兄而无慧不能辨菽麦史记杨仆传为人少文居廷悯悯不辨  ——《韵府拾遗 铣韵》
五行 wǔ xíng
(1).水、火、木、金、土。我国古代称构成各种物质的五种元素,古人常以此说明宇宙万物的起源和变化。《书·甘誓》:“ 有扈氏 威侮五行,怠弃三正。” 孔颖达 疏:“五行,水、火、金、木、土也。”《孔子家语·五帝》:“天有五行,水、火、金、木、土,分时化育,以成万物。” 清 厉鹗 《东城杂记·备万斋》:“且人也,同得阴阳五行之气以成形也。”
(2).旧时星相家以五行生尅推算命运。因亦用以称命运。 元 郑光祖 《王粲登楼》第一折:“则为我五行差,没乱的难迭办,几能勾青琐点朝班。” 明 沈受先 《三元记·议亲》:“药无功、神不灵,祸福难明也,须请星士前来问五行。”
(3).五种行为。《礼记·乡饮酒义》:“贵贱明,隆杀辨,和乐而不流,弟长而无遗,安燕而不乱,此五行者,足以正身安国矣。”
(4).星名。《韩非子·饰邪》:“此非丰隆,五行、太一、王相、摄提、六神、五括、天河、殷抢、岁星非数年在西也。”
(5).乐舞名。《史记·孝文本纪》:“舞者,所以明功也。 高庙 酎,奏《武德》《文始》《五行》之舞。” 裴骃 集解引 孟康 曰:“《武德》, 高祖 所作也。《文始》, 舜 舞也。《五行》, 周 舞也。” 章炳麟 《訄书·订文·附正名杂义》:“《文始》《五行》, 唐 后亦闕。”
(6).《五行志》的简称。 唐 刘知几 《史通·书志》:“若乃《五行》《艺文》, 班 补 子长 之闕。”《通志·总序》:“臣故削去《五行》而作《灾祥略》。”
(7).五种德行。即五常:仁、义、礼、智、信。《荀子·非十二子》:“案往旧造説,谓之五行。” 杨倞 注:“五行,五常,仁、义、礼、智、信是也。” 宋 戴埴 《鼠璞·驺虞》:“ 汉 儒尚符瑞,以龙麟凤龟为四灵,后增騶虞,以配五行。曰龙仁兽,凤礼兽,騶虞义兽,龟麟知与信兽,诬罔可知。”
(8).五种德行。孝的五行:庄、忠、敬、笃、勇。《吕氏春秋·孝行》:“居处不庄非孝也,事君不忠非孝也,莅官不敬非孝也,朋友不篤非孝也,战阵无勇非孝也。五行不遂,灾及乎亲,敢不敬乎。”
(9).五种德行。将的五行:柔、刚、仁、信、勇。《淮南子·兵略训》:“所谓五行者,柔而不可卷也,刚而不可折也,仁而不可犯也,信而不可欺也,勇而不可陵也。”
(10).佛典中指布施行、持戒行、忍辱行、精进行、止观行。见《大乘起信论》。又指圣行、梵行、天行、婴儿行、病行。见《涅槃经》。  ——《漢語大詞典》
四象 sì xiàng
(1).指春、夏、秋、冬四时。体现于卦上,则指少阳、老阳、少阴、老阴四种爻象。《易·繫辞上》:“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虞翻 注:“四象,四时也。” 高亨 注:“四象,四时也。四时各有其象,故谓之四象,天地生四时,故曰:‘两仪生四象。’”又《繫辞上》:“《易》有四象,所以示也。” 高亨 注:“四象:少阳、老阳、少阴、老阴四种爻象也。” 唐 吕岩 《忆江南》词:“八卦九宫看掌上,五行四象在人身。”《朱子语类》卷一三七:“《易》中只有阴阳奇耦,便有四象,如春为少阳,夏为老阳,秋为少阴,冬为老阴。”一说指金、木、水、火。体现于卦上,则为实象、假象、义象、用象。见《易·繫辞上》 孔颖达 疏。
(2).古代用来表示天空东、北、西、南四个方向的星象。即东方苍龙,北方玄武,西方白虎,南方朱雀。
(3).指日、月、星、辰。《西游记》第一回:“日、月、星、辰,谓之四象。”
(4).指阴、阳、刚、柔或吉、凶、悔、吝。 清 王夫之 《张子正蒙注·大易篇》:“天地之四象,阴、阳、刚、柔也。《易》之四象,则吉、凶、悔、吝也。”
(5).指暇、顺、雍、嘉四种治政要求。 清 龚自珍 《五经大义终始论》:“圣人之以能有名号者,有四象焉:曰暇、曰顺、曰雍、曰嘉。”
(6).指六书的象形、象事、象意、象声四体。 清 方以智 《通雅·六书形声转假说》:“ 用脩 曰:六书当分六体。 班固 云象形、象事、象意、象声、假借、转注是也。四象为经,假借、转注为纬。”  ——《漢語大詞典》
那 nà/nǎ/nèi/nā《國語辭典》

那 [ nà ]

  1. 指示词。指比较远的人、事、物。相对于「这」。如:「我很喜欢那个人。」、「那件东西你要不要?」宋·辛弃疾〈丑奴儿·千峰云起〉词:「山那畔,别有人间。」
  1. 表承接、转折的语气。如:「你要是没空,那我找别人陪我去。」

那 [ nǎ ]

  1. 表示疑问。如:「他去那里了?」唐·王建〈寒食行〉:「纸钱那得到黄泉?」
  1. 怎。宋·辛弃疾〈瑞鹧鸪·胶胶扰扰几时休〉词:「那堪愁上更添愁。」

那 [ nèi ]

  1. 指示词。单数用法,指比较远的人、事、物。为「那(ㄋㄚˋ)​一」合音成ㄋㄞˋ,再转成ㄋㄟˋ。如:「我很欣赏那个人。」

那 [ nā ]

  1. 姓。如明代有那鉴。

那 [ nuó ]

  1. 移动。《清平山堂话本·快嘴李翠莲记》:「新人那步过高堂。」同「挪 」。
  1. 多。《诗经·小雅·桑扈》:「受福不那。」汉·郑玄·笺:「那,多也。」
  2. 安定。《诗经·小雅·鱼藻》:「有那其居。」汉·郑玄·笺:「那,安貌。」
  1. 如何、奈何。《左传·宣公二年》:「弃甲则那?」晋·杜预·注:「那犹何也。」唐·杜甫 〈夜归〉诗:「白头老罢舞复歌,杖藜不睡谁能那?」
  1. 《诗经·商颂》的篇名。共一章。根据〈诗序〉:「〈那〉,祀成汤也。」指颂扬祭祀汤王典礼的音乐和谐美盛之诗。本章二句为:「猗与那与,置我鼗鼓。」猗那二字连用,美盛之貌。与,兮也。置,树立也。鞉鼓,有柄的小鼓。

那 [ něi ]

  1. 表示疑问。通「哪」。为「那(ㄋㄚˇ)​一」合音成ㄋㄞˇ,再转成ㄋㄟˇ。如:「王维是那朝代的人?」《儒林外史·第一回》:「县里人那个不晓得?」
分 fēn/fèn《國語辭典》

分 [ fēn ]

  1. 將整體變成若干部分,或使聯在一起的事物離開。與「合」相對。如:「分割」、「劃分」、「分離」。《論語·泰伯》:「三分天下有其二,以服事殷周之德。」《文選·劉楨·贈五官中郎將詩四首之二》:「逝者如流水,哀此遂離分。」
  2. 配與、給與。《左傳·莊公十年》:「衣食所安,弗敢專也,必以分人。」《史記·卷一 ○九·李將軍傳》:「廣廉,得賞賜輒分其麾下。」
  3. 分擔。如:「分憂解勞」。《史記·卷六五·孫子吳起傳》:「(起)​與士卒分勞苦。」
  4. 辨別。《論語·微子》:「四體不勤,五穀不分。」《呂氏春秋·慎行傳·察傳》:「是非之經,不可不分。」
  1. 由總機構中分出來的。如:「分局」、「分隊」、「分校」、「分公司」。
  2. 清楚的、明白的。如:「是非分明」。唐·杜甫〈新婚別〉詩:「妾身未分明,何以 拜姑嫜?」
  1. 區別、不一樣之處。《荀子·不苟》:「是君子、小人之分也。」
  2. 成績或競賽勝負的記數。如:「滿分」、「零分」。
  3. 時間的名稱。六十分為一小時。
  4. 量詞:➊ ​ 計算重量的單位。一兩的百分之一。➋ ​ 計算地積的單位。一畝的十分之一。➌ ​ 計算貨幣的單位。一元的百分之一。➍ ​ 計算時間的單位。六十分為一小時。如:「他花了數分的時間完成這項實驗。」➎ ​ 計算角度的單位。一度的六十分之一。➏ ​ 計算程度深淺的單位。如:「一分努力,一分收穫。」、「逢人只說三分話。」
  5. 數學上用來表示分數,或直接指分數。如:「二分之一」、「百分之一」、「約分」。

分 [ fèn ]

  1. 個人在社會中所擁有的名位、職責與權利的範圍。如:「身分」、「本分」。《禮記·禮運》:「男有分,女有歸。」
  2. 情誼、關係。如:「情分」、「緣分」。《文選·曹植·贈白馬王彪詩》:「恩愛苟不虧,在遠分日親。」元·秦𥳑夫《東堂老·楔子》:「老夫與居士,通家往來,三十餘年,情同膠漆,分若陳、雷。」
  3. 成分。如:「糖分」、「養分」。
  4. 整體中一個單位。如:「部分」、「我的分」。同「份 」。
朱汞(硃汞)zhū gǒng
水银的原料。《参同契》卷上“復起驰走” 蔡一彪 集解引 宋 俞琰 曰:“烧竭硃汞,竟无所得。”  ——《漢語大詞典》
铅 ( 鉛 ) qiān/yán
铅 [ qiān ]
  1. 一种金属元素,可用作耐硫酸腐蚀、防丙种射线、蓄电池等的材料。其合金可作铅字、轴承、电缆包皮等之用:~刀(指钝刀子,喻才能微薄)。~球。
  2. 指用石墨等制成的书写工具:~笔。~椠(铅粉笔和木板,古人用以书写的工具,借指著作校勘)。
铅 [ yán ]
  1. 〔~山〕地名,在中国江西省。
银 ( 銀 ) yín
银 [ yín ]
  1. 一种金属元素,可以制货币和器皿、电子设备、感光材料、装饰品等:~子。~杯。~牌。
  2. 旧时用银铸成块的一种货币:~币。~锭。~洋。~钱。~圆(亦作“银元”)。~号(规模较大的钱庄)。~行(hāng )。~票。
  3. 像银的颜色:~白。~发()。~河(亦称“天河”、“银汉”)。~样镴枪头(喻表面还不错,实际上不中用,好像颜色如银子的锡镴枪头一样)。
  4. 同“垠”,边。
  5. 姓。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