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枝濯濯辛夷紫,密叶深深踯躅红。

陆游宋代〕《东园小饮

入东又见几春风?茆屋芦藩寂寞中。
道业虽如诗不进,世缘已与梦俱空。
高枝濯濯辛夷紫,密叶深深踯躅红。
村巷断无轩盖到,一樽犹得伴邻翁。

词典释义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高枝濯濯辛夷深深踯躅

高枝 gāo zhī
(1).高树枝。 三国 魏 曹植 《公宴》诗:“潜鱼跃清波,好鸟鸣高枝。” 晋 陶潜 《饮酒》诗之八:“青松在东园,众草没其姿。凝霜殄异类,卓然见高枝。”
(2).比喻高的地位或地位高的人。 唐 罗隐 《寄酬邺王罗令公》之二:“正忧末派沦沧海,忽见高枝拂絳霄。”《红楼梦》第二七回:“怪道呢,原来爬上高枝儿去了。”  ——《漢語大詞典》
濯濯 zhuó zhuó
(1).光明貌。《诗·商颂·殷武》:“赫赫厥声,濯濯厥灵。” 郑玄 笺:“濯濯乎其见尊敬也。” 孔颖达 疏:“濯濯乎光明者,其见尊敬如神灵也。”
(2).明净貌;清朗貌。《诗·大雅·崧高》:“四牡蹻蹻,鉤膺濯濯。” 毛 传:“濯濯,光明也。”《晋书·王恭传》:“ 恭 美姿仪,人多爱悦,或目之云:‘濯濯如春月柳。’” 唐 乔知之 《折杨柳》诗:“可怜濯濯春杨柳,攀折将来就纤手。” 宋 苏轼 《记所见开元寺吴道子画佛灭度》诗:“初如濛濛隐山玉,渐如濯濯出水莲。”
(3).肥泽貌。《诗·大雅·灵台》:“麀鹿濯濯,白鸟翯翯。” 毛 传:“濯濯,娱游也。” 郑玄 笺:“鸟兽肥盛喜乐。” 孔颖达 疏:“娱乐游戏,亦由肥泽故也。” 汉 司马相如 《封禅文》:“濯濯之麟,游彼灵畤。” 明 徐复祚 《投梭记·魔见》:“体濯濯以驯肥,常侍 姬文 于 灵囿 。” 清 周志蕙 《柳》诗:“丝丝愁绪随风乱,濯濯丰姿著雨妍。”
(4).光秃貌。《孟子·告子上》:“是其日夜之所息,雨露之所润,非无萌蘖之生焉,牛羊又从而牧之,是以若彼濯濯也。” 赵岐 注:“濯濯,无草之貌。”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辛亥革命徵信录》:“传闻 岑西林 从 武昌 逃走时,竟薙去鬚髯,溷杂人众中而出,今其頷下已濯濯矣。” 茅盾 《雾》:“中间最大的一峰竟还有濯濯地一大块,像是癞子头上的疮疤。”
(5).象声词。 清 俞正燮 《癸巳类稿·持素证篇》:“大肠病,肠中切痛,而鸣濯濯。”  ——《漢語大詞典》
辛夷 xīn yí
植物名。指辛夷树或它的花。辛夷树属木兰科,落叶乔木,高数丈,木有香气。花初出枝头,苞长半寸,而尖锐俨如笔头因而俗称木笔。及开则似莲花而小如盏,紫苞红焰,作莲及兰花香,亦有白色者,人又呼为玉兰。今多以“辛夷”为木兰的别称。《楚辞·九歌·湘夫人》:“桂栋兮兰橑,辛夷楣兮葯房。” 洪兴祖 补注:“《本草》云:辛夷,树大连合抱,高数仞。此花初发如笔,北人呼为木笔。其花最早,南人呼为迎春。” 唐 杜甫 《偪仄行赠华曜》诗:“辛夷始花亦已落,况我与子非壮年。” 宋 王安石 《乌塘》诗之二:“试问春风何处好?辛夷如雪 柘冈 西。” 清 龚自珍 《洞仙歌·忆羽琌山馆之玉兰花》词:“ 江 东猿鹤,识人间花事,十丈辛夷著花未?”参阅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木一·辛夷》。  ——《漢語大詞典》
紫 zǐ《國語辭典》

紫 [ zǐ ]

  1. 红、蓝合成的颜色。《论语·阳货》:「恶紫之夺朱也,恶郑声之乱雅乐也。」
  2. 姓。如宋代有紫景望。
密 mì《國語辭典》

密 [ mì ]

  1. 不稀疏的。如:「稠密」、「綿密」、「濃密」。
  2. 不宣露的。如:「隱密」、「密函」、「密令」。《易經·繫辭上》:「幾事不密則害成。」
  3. 暱近的、親近的。如:「親密」、「密友」。
  4. 細微周到。如:「細密」、「周密」、「嚴密」。
  1. 隱藏不公開的事。如:「保密」、「祕密」、「機密」。
  2. 姓。如漢代有密忠。
  1. 暗中。如:「密報」、「密告」、「密訪」。
叶 ( 葉 ) yè/xié《國語辭典》
  1. 「協 」的異體字。
深深 shēn shēn
(1).深沉貌。《庄子·大宗师》:“古之真人,其寝不梦,其觉无忧,其食不甘,其息深深。” 刘心武 《班主任》:“书边几乎全有浅灰的手印,书里不乏折痕、重点线和某些意味着深深思索的符号。”
(2).浓密貌。 唐 张说 《赠别杨炯箴》:“杳杳深谷,深深乔木。” 唐 崔橹 《华清宫》诗之一:“草遮回磴絶鸣鸞,云树深深碧殿寒。” 林学衡 《春日游三贝子花园》诗:“过雨杏林红稍稍,藏春兰径緑深深。”
(3).牢牢地;严实地。 唐 薛逢 《君不见》诗:“人生倏忽一梦中,何必深深固权位?”
(4).沉静貌。  ——《漢語大詞典》
踯躅(躑躅)zhí zhú
(1).以足击地,顿足。《荀子·礼论》:“今夫大鸟兽,则失亡其羣匹,越月踰时,则必反铅过故乡,则必徘徊焉,鸣号焉,躑躅焉,踟躕焉,然后能去之也。” 王先谦 集解:“躑躅,以足击地也。”《宣和遗事》后集:“帝止之不可,但躑躅於地,大哭而已。”《古今小说·游酆都胡母迪吟诗》:“须臾,烈焰亘天,皆不胜其苦,哮吼躑躅,皮肉焦烂。”《东周列国志》第三五回:“ 魏犨 腾身跨在那兽身上,双手将他项子抱住,那兽奋力躑躅。”
(2).徘徊不进貌。《乐府诗集·杂曲歌辞十三·焦仲卿妻》:“躑躅青驄马,流苏金鏤鞍。” 明 陈子龙 《小车行》:“叩门无人室无釜,躑躅空巷泪如雨。” 何其芳 《画梦录·墓》:“以后他的影子就躑躅在这儿的每一个黄昏里。”
(3).杜鹃花的别名。又名映山红。 唐 白居易 《题元十八溪居》诗:“晚叶尚开红躑躅,秋房初结白芙蓉。” 清 赵翼 《肇璜殁后其子以君手植杜鹃一本见贻》诗:“一枝躑躅赠留貽,老瓦盆经手泽滋。” 郭沫若 《杜鹃》:“声是满腹乡思,血是遍山踯躅。”  ——《漢語大詞典》
红 ( 紅 ) hóng/gōng
红 [ hóng ]
  1. 像鲜血的颜色:~色。~叶。~灯。~尘。~包。~烧。~润。~艳艳。~口白牙。~绳系足(旧指男女前生注定的姻缘)。
  2. 象征顺利或受人宠信:~人。~运。~角(jué)儿(受观众欢迎的演员)。走~。
  3. 喜庆:~媒(媒人)。~蛋。~白喜事(结婚和喜丧合称)。
  4. 象征革命:~军。~色根据地,~色政权。
  5. 指营业的纯利润:~利。分~。
  6. 特指对中国古典文学名著《红楼梦》的研究:~学。
红 [ gōng ]
     ◎ 古同“”,指妇女的生产作业,纺织、缝纫、刺绣等。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