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

高适唐代〕《燕歌行

开元二十六年,客有从元戎出塞而还者,作《燕歌行》以示,适感征戍之事,因而和焉。

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
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
摐金伐鼓下榆关,旌旆逶迤碣石间。
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
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
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
身当恩遇常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常轻敌 一作:恒轻敌)
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
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
边庭飘飖那可度,绝域苍茫无所有!(飘飖 一作:飘摇;无所 一作:更何)
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
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
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

词典释义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铁衣远戍辛勤玉箸别离

铁衣(鐵衣)tiě yī
(1).古代战士用铁片制成的战衣。古乐府《木兰诗》:“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唐 岑参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著。” 清 曹寅 《闻恢复长沙志喜》诗之二:“铁衣包白骨,寳马载红妆。”
(2).借指战士。 唐 高适 《燕歌行》:“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筯应啼别离后。” 明 陶宗仪 《辍耕录·张翰林诗》:“铁衣远道三军老,白骨中原万鬼新。”
(3).指巡捕,狱卒。 清 王晫 《今世说·雅量》:“ 周櫟园 雪夜坐念室中,狱事正急,铁衣周罗户外。”
(4).指铁锈。 唐 刘长卿 《杂咏·古剑》:“铁衣今正涩,寳刃犹可试。”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金石一·铁锈》﹝释名﹞:“铁衣。 藏器 曰:‘此铁上赤衣也。刮下用。’”  ——《漢語大詞典》
远戍(遠戍)yuǎn shù
(1).谓戍守边疆。 汉 蔡邕 《述行赋》:“勤诸侯之远戍兮,侈 申子 之美城。”《后汉书·庞参传》:“重之以大军,疲之以远戍,农功消於转运,资财竭於徵发。” 明 焦竑 《玉堂丛语·企羡》:“尔乡 刘司马 远戍西鄙,今安否?”
(2).边境的军营、城堡。 唐 王昌龄 《从军行》之七:“人依远戍须看火,马踏深山不见踪。” 明 冯梦龙 《精忠旗·狱中哭啼》:“试看那远戍埋云,惨惨昏昏。”  ——《漢語大詞典》
辛勤 xīn qín
(1).辛苦勤劳。 晋 葛洪 《抱朴子·君道》:“躬监门之劳役,怀损命之辛勤,然后可以惠流苍生,道洽海外哉。” 唐 刘长卿 《客舍喜郑三见寄》诗:“十年未称平生意,好得辛勤谩读书。” 宋 梅尧臣 《送侯孝杰殿烝佥判潞州》诗:“六月上 太行 ,辛勤非计拙。” 周而复 《白求恩大夫》三:“他生平没有进过学校,他的医学知识和外科技术是从辛勤学习和临床上得来的。”
(2).艰难。 宋 赵与时 《宾退录》卷二:“ 王僧虔 书犹如 扬州 王 谢 家子弟,纵復不端正奕奕,皆有一种风气…… 欧阳询 如新痊病人,颜色憔悴,举动辛勤。” 元 董旭 《题长江伟观图》诗:“辛勤逾 青城 ,愤怒脱 黄牛 。”
(3).殷勤。指情意恳切深厚。 唐 高适 《同韩四薛三东亭翫月》诗:“款曲故人意,辛勤清夜言。” 金 赵宜之 《行香子》词:“邂逅交亲,语款情真,且相从,莫浪辛勤。” 清 周亮工 《七月十九夜同田无间赋》诗:“辛勤儿女信,隻语几回量。”  ——《漢語大詞典》
久 jiǔ《國語辭典》

久 [ jiǔ ]

  1. 时间长远。如:「久违」、「久别重逢」、「久负盛名」。
  1. 经历时间的长短。如:「他出去多久了?」
  1. 旧的。《孔子家语·卷五·颜回》:「不忘久德,不思久怨。」
  1. 留、滞留。《孟子·公孙丑上》:「可以久则久,可以速则速,孔子也。」汉·赵岐·注:「久,留也。」
玉箸 yù zhù
亦作“ 玉箸 ”。
(1).玉制的筷子;筷子的美称。 唐 杜甫 《野人送朱樱》诗:“金盘玉筯无消息,此日尝新任转蓬。” 宋 黄庭坚 《元明留别》诗:“桄榔笋白映玉箸,椰子酒清宜具觴。” 清 汪懋麟 《醉白以杭州韭见饷欣然命酌得诗》之一:“厨娘细斫银丝鱠,老子欢齐玉筯头。”
(2).喻眼泪。 南朝 梁 简文帝 《楚妃叹》诗:“金簪鬢下垂,玉筯衣前滴。” 唐 高适 《燕歌行》:“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 明 沈鲸 《双珠记·从军别意》:“骤闻兰友戍天涯,不觉离愁锁两眉。作恶中年,玉筯并垂。” 吴有章 《清宫词》诗:“宫花依旧烂春红,玉筯双垂染血浓。”
(3).佛家指坐化时垂下的鼻涕。 明 陶宗仪 《辍耕录·嗓》:“ 王 ( 王和卿 )忽坐逝,而鼻垂双涕尺餘,人皆嘆骇。 关 ( 关汉卿 )来弔唁,询其由,或对云:‘此释家所谓坐化也。’復问鼻悬何物,又对云:‘此玉筯也。’”《清平山堂话本·花灯轿》:“看 莲女 鼻中流下两管玉筯来,遂揭了销金盖头,用手一摇,见 莲女 端然坐化而死。”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续录五》:“﹝ 槐南 一僧﹞溘然而逝,合掌端坐仍如故,鼻垂两玉筯,长尺餘,众大惊异。”
(4).喻小冰柱。 宋 苏辙 《同王适赋雪》诗:“细排玉箸短垂簷,暗结轻冰时入研。” 宋 辛弃疾 《鹧鸪天·和赵文鼎提举赋雪》词:“香暖处,酒醒时,画簷玉筯已偷垂。”
(5).书体名。指 秦 李斯 所创之小篆。 李绰 《尚书故实》引 唐 张怀瓘 《书断》曰:“如科斗、玉筯、偃波之类,诸家共五十二般。” 五代 齐己 《谢西川昙域大师玉箸篆书》诗:“玉筯真文久不兴, 李斯 传到 李阳冰 。” 元 郑杓 《衍极·书要》“篆有垂露、復书、杂体” 元 刘有定 注:“小篆之别十一,曰玉筯篆, 秦 小篆也, 李斯 等作。”  ——《漢語大詞典》
应 ( 應 ) yīng/yìng
应 [ yīng ]
  1. 该,当,又引申料想理该如此:~当。~该。~分(fèn )。~有尽有。
  2. 回答:答~。喊他不~。~承。
  3. 随,即:“桓督诸将周旋赴讨,~皆平定”。
  4. 姓。
应 [ yìng ]
  1. 回答或随声相和:~答。呼~。~对(答对)。~和()。反~(a.化学上指物质发生化学变化,产生性质和成分与原来不同的新物质;b.人和动物受到刺激而发生的活动和变化;c.回响,反响)。
  2. 接受,允许,答应要求:~邀。~聘。~考。
  3. 顺合,适合:顺~。适~。~机。~景。~时。~用文。
  4. 对待:~付。~变。~酬。
啼 tí《國語辭典》

啼 [ tí ]

  1. 号哭。如:「啼哭」。《谷梁传·僖公十八年》:「丽姬下堂而啼。」《三国志·卷二九·魏书·方技传·华佗传》:「东阳陈叔山小男二岁得疾,下利常先啼,日以羸困 。」
  2. 鸟兽的鸣叫。如:「虎啸猿啼」。唐·张继〈枫桥夜泊〉诗:「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宋·辛弃疾〈贺新郎·绿树听鹈𫛞〉词:「啼到春归无寻处,苦恨芳菲都歇。」
别离(别離)bié lí
离别。《楚辞·九歌·少司命》:“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 唐 聂夷中 《劝酒》诗之二:“人间荣乐少,四海别离多。” 清 孙枝蔚 《将之屯留省五兄大宗留别宾贤羽吉舟次》诗:“昆弟非路人,焉敢久别离?” 郁达夫 《孤独》:“最好的朋友,在暮秋草木凋谢的时候,要分东分西的别离,你看悲哀不悲哀呀!”  ——《漢語大詞典》
后 ( 後 ) hòu《國語辭典》

后 [ hòu ]

  1. 君王。《詩經·商頌·玄鳥》:「商之先后,受命不殆,在武丁孫子。」《左傳·僖公三 十二年》:「其南陵,夏后皋之墓也。」
  2. 諸侯。《書經·舜典》:「班瑞于群后。」唐·柳宗元〈封建論〉:「周有天下,裂土田而瓜分之,設五等,邦群后。」
  3. 君王的嫡妻。如:「王后」、「皇后」。《漢書·卷五·景帝紀》:「朕親耕,后親桑,以奉宗廟粢盛祭服,為天下先。」清·陸次雲〈費宮人傳〉:「后自縊,袁貴妃亦自縊。帝拔劍刃嬪妃數人。」
  4. 姓。如春秋時齊國有孔子的弟子后處,漢代有后蒼。
  1. 時間上較晚的。與「先」、「前」相對。《禮記·大學》:「知止而后有定。」通「後」。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