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子西游穷困归,妻织自若嫂不炊。

张羽明代〕《行路难·君不见富家翁

君不见富家翁,旧时贫贱不得志,平生亲戚皆相弃。
一朝金多贱还贵,百事胜人人莫比。
子孙成列客满堂,美人四座回鸣榼。
跃马扬鞭游洛阳,片言出口生辉光。
由来本自一人事,人心爱恶不相当。
季子西游穷困归,妻织自若嫂不炊。
行路难,良可悲。
不贫贱,那得知。

词典释义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季子西游穷困自若

季子 jì zǐ
(1).指 春秋 时 吴季札 。为 吴 王 寿梦 少子。不受君位,封于 延陵 ,号 延陵季子 ,省称“ 季子 ”。历聘各国,过 徐 , 徐君 爱其剑, 季子 为使上国,未与。及返, 徐君 已死,乃系其宝剑于 徐君 冢树而去。事见《史记·吴太伯世家》。后人称颂其高风亮节。《陈书·宣帝纪》:“咏 季子 之高风,思 城阳 之远託。”
(2).借指情谊生死不渝者。 唐 司空曙 《哭苗员外呈张参军》诗:“ 季子 生前别, 羊曇 醉后悲。”参见“ 延陵季子 ”、“ 延陵剑 ”。
(3).指 战国 时 洛阳 人 苏秦 。 秦 早年外出游说,黄金耗尽,穷困而归,家人皆耻笑之。后佩六国相印,又经 洛阳 ,兄弟妻嫂不敢仰视。 秦 问其嫂:“何前倨而后恭也?”嫂答:“见 季子 位高金多也。”一说 苏秦 字 季子 ,一说嫂呼小叔为“季子”。事见《史记·苏秦列传》“见季子位高金多也” 裴駰 集解、 司马贞 索隐。后借指穷困者或先穷后通者。 唐 牟融 《赠欧阳詹》诗:“为客囊无 季子 金,半生踪跡任浮沈。” 唐 高适 《别王彻》诗:“离别未足悲,辛勤当自任。吾知十年后, 季子 多黄金。” 明 沈鲸 《双珠记·并拜荣陞》:“嘆 李广 侯封数奇,今做了腰印 季子 。”  ——《漢語大詞典》
西游
魏晋 阮籍 咏怀 其七 西游咸阳中,赵李相经过。
南北朝 何逊 与沈助教同宿湓口夜别诗 我为浔阳客,戒旦乃西游。
唐 储光羲 杂诗二首 其一 西游昆崙墟,可与世人违。
唐 李频 长安夜怀 匹马西游日,从吴又转荆。
唐 许浑 送惟素上人归新安 宁忆西游客,劳劳歌路难。
唐 崔道融 秋夕 自怜三十未西游,傍水寻山过却秋。
唐 马戴 荅太原从军杨员外送别 西游还献赋,应许托平生。
唐 刘沧 送友人游蜀 北去西游春未半,蜀山云雪入诗情。
唐 韦庄 题吉涧卢拾遗庄 主人西游去不归,满溪春雨长春薇。  ——《骈字类编》
穷困(窮困)qióng kùn
(1).困难之极,处境窘迫。《左传·襄公八年》:“民知穷困,而受盟於 楚 。”《战国策·燕策三》:“ 樊将军 以穷困来归 丹 , 丹 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 三国 魏 曹植 《豫章行》:“不见 鲁 孔丘 ,穷困 陈 蔡 间。” 周而复 《上海的早晨》第一部二一:“﹝ 朱延年 ﹞垂头丧气地坐在卧房的单人沙发里,摆着一副长马脸,没有一丝笑容,像是穷困潦倒得再也扶持不起来的样子。”
(2).贫穷。《荀子·儒效》:“虽穷困冻餧,必不以邪道为贪。”《史记·滑稽列传》:“居数年,其子穷困负薪。” 宋 苏轼 《关陇游民私铸钱与江淮漕卒为盗之由》:“穷困而不为不义者, 颜渊 之事也。” 清 吴敏树 《与杨性农书》:“其或穷困待馆穀以活身家,则 韩子 之事,可择而取焉。”
(3).指困窘或贫穷的人。《国语·晋语四》:“亲有天,用前训,礼兄弟,资穷困,天所富也。” 清 黄钧宰 《金壶浪墨·南巡盛典》:“缉盗贼,赡穷困,以示太平。”  ——《漢語大詞典》
归 ( 歸 ) guī
归 [ guī ]
  1. 返回,回到本处:~国。~程。~侨。~宁(回娘家看望父母)。~省(xǐng )(回家探亲)。~真反璞。
  2. 还给:~还。物~原主。
  3. 趋向,去往:~附。众望所~。
  4. 合并,或集中于一类,或集中于一地:~并。~功。~咎。
  5. 由,属于:这事~我办。~属。
  6. 结局:~宿()。
  7. 珠算中一位除数的除法:九~。
  8. 古代称女子出嫁:“之子于~,宣其室家”。
  9. 自首。
妻 qī/qì《國語辭典》

妻 [ qī ]

  1. 男子的正式配偶称为「妻」。如:「夫妻」、「妻离子散」。《后汉书·卷二六·宋弘传》:「臣闻贫贱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

妻 [ qì ]

  1. 嫁给男子为配偶。《论语·公冶长》:「邦无道免于刑戮,以其兄之子妻之。」《史记·卷一二三·大宛传》:「汉遣宗室女江都翁主往妻乌孙。」
  2. 娶女子为配偶。《孟子·万章上》:「好色,人之所欲,妻帝之二女,而不足以解忧。」
织 ( 織 ) zhī/zhì
织 [ zhī ]
  1. 用丝、麻、棉纱、毛线等编成布或衣物等:~布。编~。~女(❶织布、织绸的女子;❷指织女星)。棉~物。
  2. 引申为构成:罗~罪名。
  3. 用染丝织成的锦或彩绸:~锦。~文(即“织锦”)。~贝(织成贝文的锦)。
织 [ zhì ]
     ◎ 古同“”,旗帜。
自若 zì ruò
镇静自如,毫不拘束;一如既往,依然如故。《国语·越语下》:“自若以处,以度天下,待其来者而正之,因时之所宜而定之。”《史记·陈涉世家》:“ 雍州 之地、 殽 函 之固自若也。” 晋 葛洪 《抱朴子·论仙》:“及见 武皇帝 试闭 左慈 等,令断穀近一月,而颜色不减,气力自若,常云可五十年不食,正尔,復何疑哉?” 宋 苏轼 《滕县公堂记》:“其后世俗日以奢靡,而 徐公 固自若也。” 清 邵长蘅 《阎典史传》:“ 应元 慷慨登陴,意气自若。”  ——《漢語大詞典》
嫂 sǎo《國語辭典》

嫂 [ sǎo ]

  1. 称谓:➊ ​ 对哥哥的妻子的称呼。如:「兄嫂」、「大嫂」。《孟子·离娄上》:「嫂溺,则援之以手乎?」《史记·卷六九·苏秦传》:「苏秦之昆弟妻嫂侧目不敢仰视,俯伏等其食。」➋ ​ 对朋友之妻或一般妇女的敬称。如:「尊嫂」、「嫂夫人」、「王嫂」、「李嫂」。
不 bù/fǒu《國語辭典》

不 [ bù ]

  1. 否定詞。有不是、未、非等義。如:「不能」、「不法」、「不久」、「不容易」、「不好吃」、「拿不動」。
  2. 與「就」連用,表示有所選擇的意思。如:「晚上回到家的消遣,不是看書,就是聽音樂。」
  1. 用於句末,表示疑問的語氣。如:「醫生,請問他的身體狀況好不?」
  2. 用來加強語氣,往往與「好」字連用。如:「這齣戲好不精彩!」、「誤會澄清了,心情好不輕鬆!」
  3. 置於句中,用來調整音節,沒有特殊含義。《詩經·小雅·車攻》:「徒御不驚,大庖不盈。」漢·毛亨·傳:「不驚,驚也;不盈,盈也。」《楚辭·宋玉·招魂》:「被文服 纖,麗而不奇些。」漢·王逸·注:「不奇,奇也。」
  1. (「不」字在去聲字之前,變讀為陽平。)​

不 [ fōu ]

  1. 姓。如晉朝有不準。

不 [ fǒu ]

  1. 表示否定。《史記·卷一○一·袁盎鼂錯傳》:「上問曰:『道軍所來,聞鼂錯死,吳楚罷不?』」同「否 」。
  2. 表示疑問、未定。晉·陶淵明〈遊斜川〉詩:「未知從今去,當復如此不?」唐·李白〈秋浦歌〉一七首之一:「寄言向江水,汝意憶儂不?」同「否 」。

不 [ fū ]

  1. 花萼上的蒂。《詩經·小雅·常棣》:「常棣之華,鄂不韡韡。」
炊 chuī《國語辭典》

炊 [ chuī ]

  1. 燃火煮食物。如:「炊饭」、「野炊」。汉·王充《论衡·知实》:「颜渊炊饭,尘落甑中。」宋·苏轼〈和子由送将官梁左藏仲通〉诗:「城西忽报故人来,急扫风轩炊麦饭。」
  1. 烹煮食物的。如:「炊具」、「炊烟袅袅」。

炊 [ chuì ]

  1. 参见「炊累 」条。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