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天子咸戒之,赫赫宗周褒姒灭。

王翰唐代〕《飞燕篇

孝成皇帝本娇奢,行幸平阳公主家。可怜女儿三五许,
丰茸惜是一园花。歌舞向来人不贵,一旦逢君感君意。
君心见赏不见忘,姊妹双飞入紫房。紫房彩女不得见,
专荣固宠昭阳殿。红妆宝镜珊瑚台,青琐银簧云母扇。
日夕风传歌舞声,只扰长信忧人情。长信忧人气欲绝,
君王歌吹终不歇。朝弄琼箫下彩云,夜踏金梯上明月。
明月薄蚀阳精昏,娇妒倾城惑至尊。已见白虹横紫极,
复闻飞燕啄皇孙。皇孙不死燕啄折,女弟一朝如火绝。
明明天子咸戒之,赫赫宗周褒姒灭。古来贤圣叹狐裘,
一国荒淫万国羞。安得上方断马剑,斩取朱门公子头。

词典释义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明明天子赫赫宗周褒姒

明明 míng míng
(1).古代歌颂帝王用语。谓圣明聪察。《隶释·汉太尉杨震碑》:“穆穆 杨公 ,命世而生……眀眀天子,实公是匡。”
(2).犹黾黾。勉力;努力。《隶续·汉冀州从事郭君碑》:“左国必达,正身履方,束脩勤恪,在公眀眀。进纳□府,密勿其先。”  ——《漢語大詞典》
天子 tiān zǐ
古以君权为神所授,故称帝王为天子。《诗·大雅·江汉》:“明明天子,令闻不已。”《史记·五帝本纪》:“於是 帝尧 老,命 舜 摄行天子之政,以观天命。” 唐 高适 《燕歌行》:“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儒林外史》第三五回:“ 庄徵君 戴了朝巾,穿了公服,跟在班末,嵩呼舞蹈,朝拜了天子。”  ——《漢語大詞典》
咸 ( 鹹 ) xián《國語辭典》

咸 [ xián ]

  1. 都、皆、全。如:「老少咸宜」。《書經·舜典》:「殛鯀于羽山,四罪而天下咸服。」唐·王昌齡〈塞下曲〉四首之二:「昔日長城戰,咸言意氣高。」
  1. 普及、遍及。《國語·魯語》:「小賜不咸,獨恭不優。」
  2. 和睦。《左傳·僖公二十四年》:「昔周公弔二叔之不咸,故封建親戚以蕃屏周。」
  1. 《易經》卦名。六十四卦之一。艮(☱)​下兌(☶)​上。表示山澤相感應之象。
  2. 姓。如漢代有咸宣。
戒 jiè《國語辭典》

戒 [ jiè ]

  1. 防备。如:「戒备」。《说文解字·廾部》:「戒,警也。」《荀子·儒效》:「家富而愈俭,胜敌而愈戒。」
  2. 谨慎、慎重。如:「戒慎」。《孟子·滕文公下》:「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
  3. 警告、劝导。如:「劝戒」。《红楼梦·第二八回》:「便有一二分错处,你倒是或教导我,戒我下次,或骂我两句,打我两下,我都不灰心。」
  4. 告诉、告知。《仪礼·士冠礼》:「主人戒宾。」宋·黄庭坚〈送王郎〉诗:「连床夜语鸡戒晓。」
  5. 革除。如:「戒酒」、「戒赌」、「戒烟」、「戒毒」。
  1. 宗教上约束禁止某些行为的规条,或泛指禁止做的事。如:「十戒」、「破戒」、「戒律」。《西游记·第八回》:「菩萨方与他摩顶受戒。」
  2. 文体名。内容用以警戒自己或别人。南朝梁·萧统〈文选序〉:「次则箴兴于补阙,戒出于弼匡。」
  3. 配戴于手指上的环状饰品。如:「钻戒」、「金戒」、「银戒」。
之 zhī《國語辭典》

之 [ zhī ]

  1. 的、底。《论语·公冶长》:「夫子之文章。」《左传·襄公十四年》:「余弟死,而子来,是而子杀余之弟也。」
  2. 于。《易经·比卦·象曰》:「比之匪人,不亦伤乎?」《礼记·大学》:「人之其所亲爱而辟焉。」
  3. 诸、之于。《孟子·滕文公上》:「禹疏九河,瀹济、漯而注诸海;决汝、汉,排淮、泗而注之江。」
  1. 与、及。《书经·立政》:「文王罔攸兼于庶言、庶狱、庶慎,惟有司之牧夫。」《吕氏春秋·仲夏纪·适音》:「乐之弗乐者,心也。」
  2. 而。《战国策·秦策二》:「臣恐王为臣之投杼也。」
  3. 若、如果。《书经·盘庚上》:「邦之臧,惟汝众,邦之不臧,惟予一人有佚罚。」《论语·子张》:「我之大贤与,于人何所不容?我之不贤与,人将拒我,如之何其拒人也?」
  4. 则。《左传·僖公九年》:「东略之不知,西则否矣。」《吕氏春秋·仲春纪·功名》:「 故民无常处,见利之聚,无之去。」
  1. 用于强调或补足语气,无义。《书经·西伯戡黎》:「殷之即丧!指乃功,不无戮于尔邦?」《史记·卷四八·陈涉世家》:「怅恨久之。」
  1. 他、彼。《书经·皋陶谟》:「安民则惠,黎民怀之。」《论语·颜渊》:「爱之欲其生。」
  2. 其、他的。《武王伐纣平话·卷中》:「纣王令推上法场,斩之老母。」清·王士祯《池北偶谈·卷二四·谈异五·女化男》:「乃以聘礼还之夫家。」
  3. 此、这个。《诗经·邶风·日月》:「乃如之人兮,逝不古处。」《庄子·知北游》:「知以之言也,问乎狂屈。」
  1. 往。如唐朝李白有〈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诗。《诗经·鄘风·载驰》:「百尔所思,不如我所之。」
  2. 至、到。《西京杂记·卷五》:「此自少之多,自微至著也。」
  3. 是、为。《公羊传·宣公十五年》:「吾见子之君子也,是以告情于子也。」汉·扬雄《法言·吾子》:「羊质而虎皮,见草而说,见豺而战,忘其皮之虎也。」
  4. 取用。《战国策·齐策三》:「故物舍其所长,之其所短,尧亦有所不及矣。」
  1. 姓。如汉代有之马宇。
赫赫 hè hè
(1).显赫盛大貌;显著貌。《诗·小雅·节南山》:“赫赫师 尹 ,民具尔瞻。”《国语·楚语上》:“赫赫 楚国 ,而君临之。” 韦昭 注:“赫赫,显盛也。”《汉书·陈汤传》:“﹝ 汤 ﹞以言事为罪,无赫赫之恶。” 唐 韩愈 《送杨少尹序》:“ 汉 史既传其事,而后世工画者又图其迹,至今照人耳目,赫赫若前日事。”
(2).形容炎热炽盛。《庄子·田子方》:“至阴肃肃,至阳赫赫。” 成玄英 疏:“赫赫,阳气热也。” 唐 丘为 《省试夏日可畏》诗:“赫赫温风扇,炎炎夏日徂。” 清 徐夔 《苦热》诗:“朅来炎官执柄令,赫赫火繖高嵯峩。”
(3).光明炫耀貌。 汉 扬雄 《法言·五百》:“赫赫乎日之光,羣目之用也。” 唐 韩愈 《陆浑山火和皇甫湜用其韵》:“天跳地踔颠乾坤,赫赫上照穷崖垠。” 宋 梅尧臣 《日蚀》诗:“赫赫初出 咸池 中,浴光洗迹生天东。” 鲁迅 《故事新编·补天》:“又成了火焰的柱,赫赫的压倒了 昆仑山 上的红光。”
(4).形容声音洪大。《警世通言·旌阳宫铁树镇妖》:“音赫赫,就似撞八荒之鼓,音闻天地。”
(5).象声词。笑声。《全唐诗》卷八八○载《占年》:“正月三白,田公笑赫赫。”  ——《漢語大詞典》
宗周 zōng zhōu
(1).指 周 王朝。因 周 为所封诸侯国之宗主国,故称。《诗·小雅·正月》:“赫赫 宗周 , 褒姒 烕之。”《后汉书·东夷传序》:“后 徐夷 僭号,乃率九夷以伐 宗周 。”《旧唐书·代宗纪》:“ 唐 虞 之际,内有百揆,庶政惟和。至于 宗周 ,六卿分职,以倡九牧。”
(2). 周 代王都所在,如 丰 、 镐 、 洛邑 亦称为 宗周 。《书·周官》:“惟 周王 抚万邦,巡侯甸,四征弗庭,绥厥兆民,六服羣辟,罔不承德。归于 宗周 ,董正治官。” 孔 传:“言协服还归於 丰 ,督正治理职司之百官。” 孔颖达 疏:“自灭 淮夷 ,而归於 宗周 丰邑 ,乃督正治理职司之百官。”《礼记·祭统》:“ 成公 乃命 庄叔 ,随难于 汉阳 ,即官于 宗周 ,奔走无射。” 郑玄 注:“ 周 既去 镐京 ,犹名王城为 宗周 也。”  ——《漢語大詞典》
褒姒 bāo sì
亦作“褒姒”。 周 时 褒国 女子, 姒 姓。 周幽王 伐 褒 , 褒侯 进 褒姒 ,为 幽王 所宠幸。性不好笑。 幽王 悦之万方不得。乃举烽火以召诸侯,诸侯急至,而无外敌入寇事, 褒姒 大笑。 幽王 遂数举烽火,以博 褒姒 之笑。后 申侯 与 犬戎 攻 周 , 幽王 又举烽火,诸侯以为戏,不至, 幽王 被杀。《诗·小雅·正月》:“赫赫 宗周 , 襃姒 烕之。”《国语·晋语一》:“ 周幽王 伐 有襃 , 襃 人以 襃姒 女焉。”《楚辞·天问》:“ 周幽 谁诛?焉得夫 褒姒 ?”参阅《吕氏春秋·疑似》《史记·周本纪》。  ——《漢語大詞典》
灭 ( 滅 ) miè
灭 [ miè ]
  1. 火熄:熄~。
  2. 完,尽,使不存在 :~口。~亡。不可磨~。~族(古代的一种残酷刑罚,一人犯罪,株连他的父母兄弟妻子等亲属,都被一起杀掉)。
  3. 淹没:~顶之灾。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