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 / 诗词 / 标题 / 作者 / 诗句 / 古籍 5 / 42页

汉光武庙

清代魏裔介

汉业重兴自北来,平原突兀见高台。
不知钟虡归何处,空有石人伴草莱。

凤台山(此地有龙洞谷)

清代魏裔介

旧是长城烽火台,高峰崱屴倚天开。
而今已见真人气,云物先从龙洞来。

夏日雨后读书

清代魏裔介

掩关谢客诵奇书,松色篁阴翠可茹。
一室白云自舒卷,何须山水问樵渔。

哭大宗伯龚芝麓先生 其一

清代魏裔介

海内文章谁与俦,一朝零落向山丘。
故人下尽羊昙泪,宣武门前水自流。

彦远胡子浙之高士也隐于河渚偶以求友至燕余读其感怀诗浑脱澹宕叹赏不置然彦远不欲数数风尘中于其归也作此赠之

清代魏裔介

东南有一士,耻作老书蟫。
北至无终国,西过首阳岑。
趼足岂云劳,旷览一何深。
遗我一卷诗,佶聱多遐音。
展读未及竟,风雨掩孤镡。
昔闻无功子,结庐汾之阴。
有友仲长氏,相对但成瘖。
君今栖河渚,千载谅同心。
冥然观元化,不敢问浮沉。
况我茅堂下,名酒尚可斟。
忽复感时事,高怀失古今。
飞鸿啼错落,广厦谁能任。
置之勿复道,归卧听春禽。

送胡世其归赞皇

清代魏裔介

子为大贤后,郊外有名园。
赐书蒲邺架,十载闭柴门。
披褐来都下,相见多嘉言。
言亦何所道,但云山中好。
白云幂庭除,花落常不扫。
闻之怡余颜,忽复伤怀抱。
岁寒凋万物,今已生春草。
五行暗铄人,盗之而使槁。
若不豁双瞳,金石焉能保。
子归待竹林,明月纷浩浩。
余将拂衣去,抱瓮以终老。

读滑稽传二首 其一

清代魏裔介

叔敖本贤臣,忠廉无与比。
治楚楚以兴,辟地几千里。
尽瘁殒厥身,咨嗟在将死。
托子于优孟,群臣良可耻。
谭笑俨衣冠,山居歌非俚。
寝丘四百户,十世奉其祀。
楚相不足为,妇言有妙理。

思乡

清代魏裔介

连岁领乌台,忧伤顿欲老。
故人多隔绝,不得相倾倒。
日月如逝波,但见原上草。
子女稍长成,幸可慰怀抱。
有兄在彭城,有弟淮阳道。
霜月动乡思,月白纷浩浩。

张贞女诗(事在明季万历时因览志而咏之)

清代魏裔介

既仕而殉难,此乃士之常。
既嫁而殉节,此乃妇之常。
伟哉张贞女,晰义于毫芒。
一言谐秦晋,生死为杨郎。
何必车百两,何必繻千箱。
何必合卺爵,何必共笙簧。
矢志在同穴,盟言不可忘。
闻讣痛欲绝,对媪洗红妆。
相从于地下,形化骨犹香。
祖媪再劝慰,尔何太匆忙。
生亦可守节,何必遽殒亡。
女言若不死,许我往奔丧。
否则必决绝,勿用徒忧伤。
媪与伊父谋,是女性德刚。
不如且从..........

七歌(甲午年作) 其二

清代魏裔介

生年忽已三十九,我父见背在已丑。
寒云满空雪满山,但望松楸如疾首。
遗书满簏不能读,直笔欲继班马后(先子著有明书未竟)。
平野堂前十亩园,松竹当年手自培。
呜呼二歌兮歌思哀,悲风飒飒从天来(平野堂在柳庄)。
上一页  下一页   转到:

魏裔介

(1616—1686)初直隶柏乡人,字石生,号贞庵,又号昆林。顺治三年进士,散馆授工科给事中。康熙间官至吏部尚书,保和殿大学士,以党附鳌拜之嫌致仕。为言官时疏至百余上,敷陈剀切,多见施行。乾隆初追谥文毅。治理学,有《圣学知统录》、《知统翼录》、《希贤录》,另有《兼济堂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