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 / 诗词 / 标题 / 作者 / 诗句 / 古籍 13 / 50页

端州杂诗 其二 (己丑)

明末清初钱澄之

庾岭军书昼夜飞,南昌无计解重围。
孤城烽锁粮垂尽,间道人疏信渐稀!
入对漫图方略上,请师空见节旄归⑴!
同谋反正功休叙,可识章门事日非!

端州杂诗又十一首 其三 (己丑)

明末清初钱澄之

霜严宪府凛难攀(总宪袁彭年),大谏风裁更领班(吏垣丁时魁)。
便殿连朝求召对,敕书昨夜又封还。
朝廷纵小名犹在,方镇徒强主未孱。
底事髯公辞太戆,五千铁骑动龙颜⑴!

赠姚以式待诏(讳端,钱塘人)(己丑)

明末清初钱澄之

姚生忠烈后(先公友璞死虔难),供奉意全违。
蛮峒家难问(寄家武冈山中,闻被掠),虔州骨未归!
母妻衣信断,亲故荐书稀。
视草聊承乏,何必入禁闱(姚承乏中书撰敕)!

临轩曲 其四 (己丑)

明末清初钱澄之

面对安详霁圣容,香烟深处闪重瞳。
天心可否无人识,御笔高低点不同⑴。

谒谢山阴师,值五十初度,窃睹御赐斐叠,敬呈二首 其一 (己丑)

明末清初钱澄之

书生新谒相公尊,再拜中堂故事存。
自诧榜居苏轼列,岂期荐出少师门!
老才入彀惊知遇,庆值悬弧睹圣恩。
闭阁悄然无贺客,数株桃李照庭轩。

舟中闻新命有作 其一 (庚寅)

明末清初钱澄之

新命惊闻邸诏传,遥从鹢首拜垆烟。
朝廷多难叨非分,史馆无人与备员。
报国祗馀垂老笔,成名偏在播迁年。
词林故事咨前辈,此日承恩绝可怜!

梧州杂诗 其六 (庚寅)

明末清初钱澄之

遽有苍梧幸,凄凉别小楼。
喜无游宦橐,得上舍人舟⑴。
失伴声相识,饱帆夜未收。
暗中勤借问,车驾在前头。

梧州杂诗 其十八 (庚寅)

明末清初钱澄之

两粤嗟新败,朝廷波浪中。
守藩宜有罪,司马且论功。
赏极复何劝?恩叨岂觉隆!
灰心百战将,封与烂羊同(时两粤用师,司马万翱议一概晋封)!

桂林杂诗 其三 (庚寅)

明末清初钱澄之

洞壑琳宫壮,土人祠伏波。
澄潭舣舟楫,虚阁会笙歌。
铜柱铭犹灿,云台画孰多?
来游诸将帅,此志勿蹉跎⑴!

昭江三首 其三 (庚寅、辛卯)

明末清初钱澄之

失路孤臣何处奔,仙回洞里故人存。
孙嵩复壁谁分义,榜掠甘心誓不言⑴。
上一页  下一页   转到:

钱澄之

钱澄之(1612~1693),初名秉镫,字饮光,一字幼光,晚号田间老人、西顽道人。汉族,安徽省桐城县(今枞阳县)人。明末爱国志士、文学家。作为皖江文化的重要诗人,与同期的顾炎武、吴嘉纪并称江南三大遗民诗人,诗歌创作上取得了杰出成就。 著有《田间集》、《田间诗集》、《田间文集》、《藏山阁集》等。钱澄之学识渊博,文笔雄健,质朴宏肆,不事雕琢。他勇弃俗学,专治古文,文章精洁、典雅,对后来“桐城派”的形成有一定影响。钱澄之对数学、地理、训诂、义理亦有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