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 / 诗词 / 标题 / 作者 / 诗句 / 古籍 37 / 50页

赋得剑津送郑孟宣之江右考文

明代王恭

闽溪迢迢絓绝壁,平津之水深千尺。
神物湮沈不复知,往往潭心飞霹雳。
银河掩映流寒声,玻瓈井底双龙行。
九华山色纷照耀,丹枫寂历秋风鸣。
吾夫子,浮丘生,送君几度持文衡。
扁舟触热那可度,来往津头须濯缨。

送林彦衡子婿游汉赴嘉禾吉期

明代王恭

蜀葵初黄柳飞雪,棹歌声里行人别。
别思空随海上波,客心已醉吴中月。
嘉禾山水盛繁华,才子今游若到家。
金屏射中双栖鸟,红烛争开并蒂花。
问君今年二十几,大颡疏眉有如此。
少君不愧鲍家郎,乐广应期卫公子。
冰玉相亲情更多,泮林官况近如何。
为言白首甘藜藿,岂望青云到薜萝。

牛上翁

明代王恭

时既和,年既丰,乐莫乐如牛上翁。
短衣半湿杨柳露,长笛吹老棠梨风。
君不见苦竹岗头淇塾水,鹧鸪相呼作人语。
马上郎官攒两眉,海北天南路何许。
翁家有粟牛有莎,世人造物如翁何。
牛饱归来浩浩歌,江上儿孙雨一蓑。

书黄士杰来清亭

明代王恭

太常东来凡几峰,仙山独削金芙蓉。
君家作亭此山下,坐听秋声连万松。
仙床石室垂萝畔,何限清晖落飞幔。
北阙青云梦里閒,西山爽气朝来满。
少饮翻能学醉翁,草玄何必似杨雄。
讨论未悟天人理,啸傲还将麋鹿同。
玉堂争识傅岩子,簿领香名亦如此。
君有灵台一片清,来时不在清晖里。

阜阳陈全果之将赴春卿远来索别遂作长句兼简郑林三二先辈

明代王恭

新宁造士谁最奇,阜阳说诗多解颐。
散帙长歌小山桂,垂帷或梦金明枝。
凉秋别我游乡试,寸晷风檐初得意。
垂棘悬黎又远投,淡墨毡书拟高第。
腊雪飞花满路岐,送君南浦亦凄其。
古来离别生亲爱,若问傍人那得知。
仙舟几宿经吴楚,水绿蘋香酒如乳。
扬子空江晓上潮,白门远树春含雨。
冠佩纷纷集凤台,千人角斗骋雄才。
宫花拂帽琼林醉,银烛朝天紫禁回。
君家大阮春坊客,宗弟金门早通籍。
退食应悬霄汉心,趋朝好献天人..........

浮丘郑公国子助教余病不能饯寄诗以别 其一

明代王恭

成均典教遂忘机,圣主恩深许暂归。
疋马又从江上别,孤舟还向雁边微。
初霜落叶惊吴苑,夜火寒砧入帝畿。
自笑不才逢盛世,故山空老薜萝衣。

浮丘郑公国子助教余病不能饯寄诗以别 其二

明代王恭

荒居病起对空林,邻笛谁堪折柳音。
白首襟期惊是梦,沧波离别惜同心。
梨关月出鸿声小,笠泽天寒骑影深。
遥想圣朝多雨露,未应官冷解朝簪。

高待诏自京回必逊王修撰寄声相问赋诗以答之

明代王恭

几年分教向长沙,此日摛文在帝家。
清禁日斜还视草,白门朝退暂看花。
玉壶载酒多同醉,青鬓流年想未华。
近得故人天上别,感君传语问烟霞。

书云山小景

明代王恭

岩壑昨夜雨,千峰霁朝色。
白云何方来,相对澹孤寂。
人烟带长林,僧宇邻蛟室。
落景天际帆,青山鸟边宅。
思同静者论,相期在萝薜。

漫歌行

明代王恭

君不闻丰山钟古铜,裂缺追蠡虫。
霜华满天激清响,夜夜龙鸣西顶中。
君不见丰城匣中三尺水,凛凛神光射眸子。
蜿蜒已没秋海空,落落寒星气犹紫,烈士英灵亦如此。
黄金散尽游下邳,四海萧条人竟欺。
男儿岂负报国愤,此心感激谁能知。
悲歌击筑来燕市,易水秦原几千里。
鼓刀屠肆心可凭,慷慨夷门为谁死。
青袍买酒上林春,衣上徒香京洛尘。
五侯宾从少知己,羽林年少轻才人。
山中布衣取卿相,太后穰侯不相让。
入门长揖..........
上一页  下一页   转到:

王恭

王恭(1343-?),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