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 / 诗词 / 标题 / 作者 / 诗句 / 古籍 16 / 50页

脚杖痕

清代洪亮吉

欲从君,君不可从。陛下为不孝,孝伯为不忠。欲为身,身不可避。

堂上有老母,地下有武帝。天昏昏,谁与伸。嗟嗟陛下,勿扪脚杖痕。

自三堡至头堡一路见割者不绝多回部所种

清代洪亮吉

三堡至头堡,亩亩麦新刈。咸携菠笨车,往返数难记。

……“缠头”何辛勤,风雨所不避。全家拿筐盛,儿女在旁戏。

一岁只一收,仓箱已云备。……今看戈壁外,活壤庶无弃。

泰山道中 其二

清代洪亮吉

山人渡海来,告我山势尊。波面日出时,与山相吐吞。

遥看不知山,谓是天有根。峰棱破空垂,倒挂日月轮。

青冥一气中,高下固不分。伊谁启鸿濛,当有主者存。

双厓划然开,截作天东门。

圭峰山

清代洪亮吉

太华三峰外,兹峰亦削成。
空青无雾障,奇秀与云争。
直柏当胸出,初阳贴掌生。
此江清到底,照影亦分明。

寒食偶成 其四

清代洪亮吉

衰迟未敢说春愁,枨触莺花忆旧游。
只有白云知我意,随风都到海东头。

十三夜三鼓抵星星峡

清代洪亮吉

天上星,白皑皑。
地上星,黑累累。
星星峡中十五夜,天星地星光激射。
一屋皆支一星罅,须臾天晦地忽明。
地星却比天星青,北斗黯黯鸡初鸣。
声三号,眠户眨。
炎炎火,星星峡。

出关作

清代洪亮吉

半生踪迹未曾闲,五岳游完鬓乍斑。
却出长城万余里,东西南北尽天山。

廿九日发古城巡抚伊江阿大令阮曙并马送至水磨合茶话乃别

清代洪亮吉

出城闻泉声,到合复数里。
逶迤冈四面,云向水中起。
蒙蒙萍藻绿,水鸟浴未已。
曲处响始奔,惊流出潭底。
人栽沙果好,都入北窗里。
板屋止两层,高瞻忽迢递。
殷勤相送客,门外尚余几。
挥马去不停,林长久延企。

四十里井汛

清代洪亮吉

四十里井间,只有十家住。
十家汲井过,并向麦畦注。
麦肥如野菽,饱食耐征戍。
耕余了无事,间或插桑苎。
遂令半里间,夹屋无杂树。
南山团作障,三里塞去路。
时有归墟人,穿云如白鹭。

庾楼联

清代洪亮吉

半壁江山,六朝雄镇;
一楼风月,几辈传人。
上一页  下一页   转到:
洪亮吉简介

洪亮吉

洪亮吉(1746~1809)清代经学家、文学家。初名莲,又名礼吉,字君直,一字稚存,号北江,晚号更生居士。阳湖(今江苏常州)人,籍贯安徽歙县。乾隆五十五年科举榜眼,授编修。嘉庆四年,上书军机王大臣言事,极论时弊,免死戍伊犁。次年诏以“罪亮吉后,言事者日少”,释还。居家十年而卒。文工骈体,与孔广森并肩,学术长于舆地。洪亮吉论人口增长过速之害,实为近代人口学说之先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