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 / 诗词 / 标题 / 作者 / 诗句 / 古籍 12 / 50页

天山歌

清代洪亮吉

地脉至此断,天山已包天。
日月何处栖,总挂青松巅。
穷冬棱棱朔风裂,雪复包山没山骨。
峰形积古谁得窥,上有鸿蒙万年雪。
天山之石绿如玉,雪与石光皆染绿。
半空石堕冰忽开,对面居然落飞瀑。
青松岗头鼠陆梁,一一竟欲餐天光。
沿林弱雉飞不起,经月饱啖松花香。
人行山口雪没踪,山腹久已藏春风。
始知灵境迥然异,气候顿与三霄通。
我谓长城不须筑,此险天教限沙漠。
山南山北尔许长,瀚海黄河兹起伏。..........

芜湖喜晤张太守祥云(时摄道事)

清代洪亮吉

暂移五马驻雄关,意外相逢递往还。
同辈渐如秋后叶,异书高比屋头山。
人传海上鱼龙横(时洋匪在宝山嘉定一带滋事),我共江干鸥鹭閒。
阔别十年重握手,喜君青鬓不曾班。

吴布衣蓬痴寄示纸仿秦汉瓦当为题二绝 其一

清代洪亮吉

陶泥作瓦形难古(近西安陶者能烧汉瓦当与真者无二),烂纸为泥法转良。
总是劫灰烧不尽,有人閒里仿阿房。

黔中乐府十二首 其六 跳月谣

清代洪亮吉

一年中,好时节。
前中秋,后元夕。
锦袜碧当胸罗裙,红染血芦笙吹彻。
人欲还,眼波一瞥郎上山。
上山亦识侬心切,天际黑云来罩月。

自城北登虞山日晚始抵城西

清代洪亮吉

我从城北来城西,正中日影已渐低。琴川七道响如箭,日月湖好分东西。

言游虞仲两高卧,冢柏高与浮云齐。何应尚父亦来此,世去已远愁无稽。

东旺里接太伯冢,一县已判东西姬。澹台南游亦曾到,吾道东亦嗟宣尼。

奔车我已愧伯夷,抚剑切莫谈要离。千年遗事若转瞬,海色黯惨山低迷。

人行深竹苦寥寂,怪鹊飞上山坡啼。

伤春怨 剑客

清代洪亮吉

七首飞将过。
到处人头疑堕。
日昨诣丛祠,土偶居然离坐。
旋空中如磨。
电影终难挫。
蓦地指晴空,一道采、虹中破。

梧桐影 其一 将至仙游潭迷路

清代洪亮吉

马独来,南山麓。
厓上石楼才一閒,推门且抱神龛宿。

岁草怀人二十四首 其一 袁大令枚

清代洪亮吉

清福能消四十年,老来仍作地行仙。
居然手笔空千古,随分头衔写一编⑴。
名士竟须依作主,美人闻已放归禅。
存亡旧例都参破,生挽诗钞万口传。

自句容至江宁半道欲游青龙山未果

清代洪亮吉

鸣鸡声未断,一路续山禽。古寺出层碧,当门转午阴。

霜林鞭影瘦,石凳烧痕侵。客饭匆匆去,幽栖未及寻。

马同槽

清代洪亮吉

声嘈嘈,马腾槽。火炎炎,龙上天。去年秉黄钺,今年加九锡。

龙旗十二旒,天子在顷刻。桃花源,武陵船。问魏与晋何茫然。

上一页  下一页   转到:
洪亮吉简介

洪亮吉

洪亮吉(1746~1809)清代经学家、文学家。初名莲,又名礼吉,字君直,一字稚存,号北江,晚号更生居士。阳湖(今江苏常州)人,籍贯安徽歙县。乾隆五十五年科举榜眼,授编修。嘉庆四年,上书军机王大臣言事,极论时弊,免死戍伊犁。次年诏以“罪亮吉后,言事者日少”,释还。居家十年而卒。文工骈体,与孔广森并肩,学术长于舆地。洪亮吉论人口增长过速之害,实为近代人口学说之先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