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 / 诗词 / 标题 / 作者 / 诗句 / 古籍 4 / 5页

草地人①

清代李华

台阳膏腴地,一岁或三熟。
可怜草地人,不得饱糜粥。
里正催租来捉人,林投有洞去藏身。
昼伏夜归饥不忍,归来惟对甑中尘。
曩者城中来,曾见城中客。
峨峨称大家,丹艧间金碧。
丰衣美食如山积,不如卖女图朝夕。
使侬莫作沟中瘠,女事贵人两有益。
吁嗟乎,坠茵坠溷不可知,飞絮飞花岂有择。
君不见,石濠别,幽怨声,流民图,凄凉色(施懿琳编校)。

咏史十一首 其十

唐代李华

蜀主相诸葛,功高名亦尊。
驱驰千万众,怒目瞰中原。
曹伯任公孙,国亡身不存。
社宫久芜没,白雁犹飞翻。
勿言君臣合,可以济黎元。
为蜀谅不易,如曹难复论。

凤凰台上忆吹箫 赠徐玉真校书

清代李华(澹卿)

翠袖轻翻,单衫软衬,依依小立人前。爱绣鞋纤窄,半露裙边。

为问来因底事,羞无语、一笑嫣然。防侬妒,自除粉黛,不整花钿。

芳年。自嗟命薄,纵历遍欢场,飘泊谁怜。只练成仙骨,才了尘缘。

看取西风黄叶,凋零易、几个能全。何似那、知时暮鸦,绕树回旋。

乌烟鬼①

清代李华

乌烟鬼,少年状貌真魁伟。
如何转盼须臾尔,变化魌魑难向迩。
可怜昼亦如夜时,生亦如死期。
寄言三五少年子,莫向红尘作鬼嬉。
乌鬼含冤白鬼笑,故鬼前驱新鬼啸。
风雨回首一灯昏,数点青燐犹照耀。
区区蛮触越南都,令行禁止风霜俱。
白日如镜照寰宇,鬼乎何处藏其躯(施懿琳编校)。

咏史十一首 其五

唐代李华

汉皇修雅乐,乘舆临太学。
三老与五更,天王亲割牲。
一人调风俗,万国和且平。
单于骤款塞,武库欲销兵。
文物此朝盛,君臣何穆清。
至今壝坛下,如有箫韶声。

咏史十一首 其六

唐代李华

汉时征百粤,杨仆将楼船。
幕府功未立,江湖已骚然。
岛夷非敢乱,政暴地仍偏。
得罪因怀璧,防身辄控弦。
三军求裂土,万里讵闻天。
魏阙心犹在,旗门首已悬。
如何得良吏,一为制方圆。

六盘山

清代李华

策马山城晓倍寒,纡回驿路入云端。
作书休与家人寄,冒雨冲风过六盘。

咏史十一首 其三

唐代李华

巢许在嵩颍,陶唐不得臣。
九州尚洗耳,一命安能亲。
绵邈数千祀,丘中谁隐沦。
朝游公卿府,夕是山林人。
蒲帛扬侧陋,薜萝为缙绅。
九重念入梦,三事思降神。
且设庭中燎,宁窥泉下鳞。

咏双涧

唐代李华

千峰排碧落,双涧合清涟。

奉使朔方赠郭都护

唐代李华

绝塞临光禄,孤营佐贰师。
铁衣山(一作三)月冷,金鼓朔风悲。
都护徵兵日,将军破虏时。
扬鞭玉关道,回首望旌旗。
上一页  下一页   转到:

李华

李华(715-766年),字遐叔,赵郡赞皇(今河北赞皇县)人。唐代大臣、文学家。开元二十三年,中进士。天宝二年,登博学宏辞科,拜监察御使,转右补阙。安禄山攻陷长安时,被迫接受凤阁舍人伪职。“安史之乱”平定后,贬为杭州司户参军。后来,隐居大别山南麓,信奉佛法。唐代宗大历元年(766年),病故。作为著名散文家,与萧颖士齐名,世称\"萧李\",并与萧颖士、颜真卿积极共倡古义,开启唐代古文运动之先河,著有《李遐叔文集》四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