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 / 诗词 / 标题 / 作者 / 诗句 / 古籍 1 / 50页

三月六日闻五马同郡僚出郊劝农 其一

宋代李光

遥闻鼓吹出城闉,露冕褰帷意在民。父老莫疑频驻马,使君那顾采桑人。

三月六日闻五马同郡僚出郊劝农 其二

宋代李光

旋移瑶席盍朋簪,日暮行庖簇柳阴。力劝耕农颁汉诏,应知圣主爱民心。

世以啄木为珍禽其声至入乐府而海南一种形小而声淫每四五月间飞鸣如蛙蝈至八九月乃已亦名啄木繁声可恶然琼人讹其声为骂秃禽殆得其实因为赋诗

宋代李光

南海四五月,有鸟名啄木。
飞鸣乱叶间,形眇声繁促。
枝间时瞥见,黑啄羽毛绿。
雌雄相应和,生哺依老谷。
或疑在家僧,受施不看读。
为禽不知名,但自骂秃秃。
小兵特轻趫,修竿每驰逐。
今晨耳目清,桑下闻布谷。
黄鹂两三声,睍睆出幽谷。
从今屏菑翳,绕舍植梧竹。
鸣凤傥可期,樛枝要栖宿。

水调歌头·晚渡呼舟急

宋代李光

晚渡呼舟急,寒日正苍茫。西兴浦口云树,真个是吾乡。闻□蜗庐好在,小圃犹存松菊,三径未全荒。收拾桑榆景,蓑笠换金章。珥金貂,拥珠履,在岩廊。回头万事何有,一枕梦黄粮。十载人间忧患,赢得萧萧华发,清镜照星霜。醉倒休扶我,身世永相忘。

客有见馈温剂云可壮元阳感而有作

宋代李光

世人服暖药,皆云壮元阳。元阳本无亏,药石徒损伤。

人生百岁期,南北随炎凉。君看田野间,父老多康强。

茅檐弄儿孙,春陇驱牛羊。何曾识丹剂,但喜秫黍香。

伊予十年谪,日闻贵人亡。金丹不离口,丱妙常在傍。

真元日渗漏,滓秽留空肠。四大忽分离,一物不得将。

歌喉变哀音,舞衣换缞裳。炉残箭镞砂,箧馀鹿角霜。

咄哉此愚夫,取乐殊未央。我有出世法,亦知不死方。

禦寒须布帛,欲饱资稻粱。床头酒一壶,膝上琴一张。

兴来或挥手..........

连夕大寒示邻士二首 其一

宋代李光

冻云垂地北风颠,妆点江湖欲雪天。
我亦随身有蓑笠,兴来同上钓鱼船。

列之将归温陵以诗告别因次韵送行二首 其二

宋代李光

八年岭海未归人,万里天涯老病身。久堕黎蛮难择友,频经忧患易沾巾。

我无妙策甘捐叶,子有长才预选抡。后夜更邀桥上月,为传羲御且停轮。

羊荆华敞小轩面丛竹予以细香名之盖用杜子美风吹细细香之句因赋此诗

宋代李光

负郭林庐带草堂,小亭轩敞对修篁。祖师但指青青色,诗老能闻细细香。

风过户庭常掩冉,雨馀衾枕自清凉。幽兰茉莉徒芬郁,气味不如君久长。

季微季晖昆仲相继见访风姿议论皆慨然有祖风季晖仍出佳篇见贻语极不凡且云即往山中读书作诗送行

宋代李光

吾乡顾虎头,千里飞食肉。
名参庆历贤,罪入元祐录。
堂堂想仪刑,凛凛见眉目。
百年议论定,奇祸反为福。
森然见诸孙,刻励如白屋。
我观宣和间,权倖互当轴。
一时名家子,半为阉宦辱。
暂时得富贵,卑贱等厮仆。
君家贤伯仲,抗志守先躅。
幽情寄铅椠,雅尚在松竹。
僧房忍朝饥,雪牖耽夜读。
访我五松山,怀袖粲珠玉。
嗟予久放浪,岁晚守穷独。
闭门雀可罗,三径草常绿。
依山结衡..........

八月十六夜江边对月

宋代李光

水月交相映,江空净客衣。孤光凌象纬,倒影射窗扉。

宿鸟依林动,流萤逐暗飞。兴来随杖履,难下董生帷。

上一页  下一页   转到:
李光简介

李光

李光(1078年12月16日[1] —1159年4月22日),字泰发,一作字泰定,号转物老人。越州上虞(今浙江上虞东南)人。南宋名臣、文学家、词人,南宋四名臣之一,唐汝阳王李琎之后。徽宗崇宁五年(1106年)进士,调知开化县,移知常熟县。累官至参知政事,因与秦桧不合,出知绍兴府,改提举洞霄宫。绍兴十一年(1141年),贬藤州安置,后更贬至昌化军。秦桧死,内迁郴州。绍兴二十八年(1158年),复左朝奉大夫。绍兴二十九年(1159年),致仕,行至江州卒,年八十二。宋孝宗即位后,赠资政殿学士,赐谥庄简。有前后集三十卷,已佚。又有《椒亭小集》、《庄简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