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 / 诗词 / 标题 / 作者 / 诗句 / 古籍 1 / 6页

游褒禅山记

宋代王安石

..........“褒禅”。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距其院东五里,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距洞百余步,有碑仆道,其文漫灭,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

  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所谓前洞也。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谓之后洞。余与四人拥火以入,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遂与之俱出。盖余所至,比..........

已亥杂诗 68

清代龚自珍

北游不至独石口,东游不至卢龙关。
记游耳非著作,马蹄蹀躞书生孱,

信州草衣寺

宋代赵师秀

芙蕖四五枝,寂寞在空池。
难见草衣士,空看宴坐碑。
香烟思盛日,诗句记游时。
欲问台中鹤,长松自不知。

诉衷情

明代吴子孝

嘉靖癸丑、甲寅,东南倭乱韶光都过乱离中,登眺觉心慵。
青山城外望断,愁绝黛痕浓。
闲把酒,倚楼东,小梅红。
馆娃烟草,香径风兰,长记游踪。

忆天台山

唐代刘昭禹

记游灵境,道人情不低。岩房容偃息,天路许相携。
霞散曙峰外,虹生凉瀑西。何当尘役了,重去听猿啼。

闻杨君谦致仕六首(弘治辛亥)

明代沈周

神武高冠挂急流,老人之事少年谋。
江南四百八十寺,处处磨碑待记游

水调歌头 题油画桂林伏波山写漓江

近现代刘海粟

..........去,一笑偶相逢。
友朋刘关周邓,落笔起飘风。
老海平生汗漫,虎步西洋东海,妒煞米南宫。
八三正年少,铭管笑司空。
书压架,画满箧,酒盈盅。
桂林山水,留得意气着腾虹。
剪取漓江青黛,妆点神州新貌,新句记游踪。
愿约伏波至,共醉月明峰。

游四明山杖锡寺

宋代朱晞颜

痴儿公事退还休,拄策仙岩最上头。莫但驱车行偪仄,且须橐笔赋深幽。

百年古木缘云立,五月惊雷破峡流。试扫苍崖看藓迹,昔人曾有记游不。

次韵谢敬之题南康县刘清老园

宋代戴复古

刘子隐居地,真如李愿盘。
万松春不老,多竹夏生寒。
卜筑世情远,登临客虑宽。
题诗疥君壁,聊以记游观。

台城路

宋代张炎

处楼之正中,苍翠横陈,是斯楼之胜境也。
翠屏缺处添奇观,修眉远浮孤碧。天影微茫,烟痕黯淡,不与千峰同色。凭高望极。向帘幕中间,冷光流入。
料得吟僧,数株松下坐苍石。泉源犹是故迹。煮茶曾味古,还记游历。调水符闲,登山屐在,却倚阑干斜日。轻阴易□。看飘忽风云,晦明朝夕。为我飞来,傍江横峭壁。
上一页  下一页   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