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 / 诗词 / 标题 / 作者 / 诗句 / 古籍 1 / 3页

声无哀乐论

魏晋嵇康

..........音,锺子之徒,虽遭无常之声,则颖然独见矣。必若所言,则浊质之饱,首阳之饥,卞和之冤,伯奇之悲,相如之含怒,不占之怖祗,千变百态,使各发一咏之歌,同启数弹之微,则锺子之徒,各审其情矣。尔为听声者不以寡众易思,察情者不以大小为异,同出一身者,期于识之也。设使从下,则子野之徒,亦当复操律鸣管,以考其音,知南风之盛衰,别雅、郑之淫正也?夫食辛之与甚噱,薰目之与哀泣,同用出泪,使狄牙尝之,必不言乐泪甜而哀泪苦,..........

塞下行赠韦士颍归鄂渚上江陵谒阃相

宋代柴望

..........金,
筑作高台礼瑰彦。秦坑汉骂不肯收,
自是一番遭薄贱。唐人科举更糊名,
天下英雄消沮尽。生儿不学去封侯,
锥毛弄秃成霜鬓。世无荆轲樊于期,
只今谁复是男儿。我闻兵凶战危事,
愁杀天上蚩尤旗。人心承平易思乱,
中原块土急驱汉。蔡城未下辟未诛,
机来一发不容间。三边未即妖祲清,
天河何时能洗兵。送君不作断肠客,
三尺一骑君西征。临岐酌酒再三语,
今日君王自神武。此行投笔事班超,
不必区区问儿女。上流夜夜..........

太行歌送丁分教之襄陵

明代薛瑄

..........,便欲历览天上金银台。其中羊肠九折走峻坂,摧轮怪石硱磳磊落而成堆。

太行之高且险也如此,子今远行令人兴难裁。倘到昔所登览最高处,为我歌此一曲还徘徊。

西望襄陵迢迢秪几驿,驱车径须往渡清汾隈。愿子居易思险慎厥守始终,保令誉慰我相思怀。

上张令公

唐代王维

..........檐青琐闼,方幰画轮车。
市阅千金字,朝闻五色书。致君光帝典,荐士满公车。
伏奏回金驾,横经重石渠。从兹罢角牴,且复幸储胥。
天统知尧后,王章笑鲁初。匈奴遥俯伏,汉相俨簪裾。
贾生非不遇,汲黯自堪疏。学易思求我,言诗或起予。
当从大夫后,何惜隶人馀。

人月圆 其三 庚寅八月十三日词社同人于稷园作中秋预集

近现代末当代初张伯驹

秋光何似春光好,见月易思家。
忘年俦侣,青衫白发,同是天涯。
宫城咫尺,红墙一水,银汉微斜。
嫦娥不识,人间兴废,几换繁华。

正月十四日游凌云寺

宋代晁公溯

昔贤登兹山,逸气凌清旻。诵诗怀太白,考易思景纯。

至今平羌水,常浸月半轮。追寻所凿室,石古莓苔新。

后岂无来者,倏忽迹已陈。壁间记岁月,刻划如龙鳞。

自非传一世,烂若配三辰。姓名虽尚存,谁复知其人。

我游方之外,久忘实之宾。但饮佛耳泉..........

下第后侍家大人归里彡石叔有感赋二律即次原韵 其一

清代江如藻

两年失意兼贫病,旅况凄凉十倍加。
形影相怜谁浩叹,风尘久驻易思家。
栖身那觅数椽屋,放眼且看几树花。
三伏高楼何以过,湘帘权耐暑风遮。

清代王鸿绪

霜风瑟瑟动窗纱,故国音书旅雁赊。
永夜闻砧难入梦,他乡见月易思家。
干戈且喜人无恙,浦柳应怜鬓有华。
独愧圣朝容弃物,未辞簪绂问桑麻(善学少陵,不在形似。)。

虎丘寺阁

清代姚燮

海涌峰回敞碧堂,画帘高卷一倾觞。
四山楼阁沈花雾,万里江天去夕阳。
作赋吴均工托感,远游王粲易思乡。
强持残醉寻归路,已听钟声落上方。

次韵王产昭昆仲题京口新居

宋代蔡肇

..........六合不为狭,五亩亦为谋。
何妨傍城邑,心远地自悠。
漕水应潮涨,堂下可遭周。
叶落固有余,柿栗不外求。
生理如此足,岂谢岩谷幽。
奈何不勇决,一毫辄绊留。
余性本拙戆,涉世易悔尤。
微官如涕唾,容易思罢休。
三龙亦驰骋,诗好意则不。
上一页  下一页   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