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 / 诗词 / 标题 / 作者 / 诗句 / 古籍 6 / 48页

七夕过怀玉水南寺遇丁玉夫索诗走笔奉答

明代林光

七夕无缘一尽欢,水南秋月爱谁看。眼中岂少欧阳子,却羡夷陵旧判官。

七夕

唐代清江

七夕景迢迢,相逢只一宵。月为开帐烛,云作渡河桥。
映水金冠动,当风玉珮摇。惟愁更漏促,离别在明朝。

忆王孙

宋代汪元量

华清宫树不胜秋。云物凄凉拂曙流。七夕何人望斗牛。一登楼。水远山长步步愁。

奉和七夕两仪殿会宴应制

唐代李峤

灵匹三秋会,仙期七夕过。查来人泛海,桥渡鹊填河。
帝缕升银阁,天机罢玉梭。谁言七襄咏,重入五弦歌。

娭鸟篇赠李姬素代古定情篇

清代姚燮

..........杜鹃沿山唱柘枝,紫蔷渐褪赪桐肥。薄醺枕瑟婢扶去,小病淹晨娘唤归。

潇湘竹波荡晴碧,倚桁薰笼炷遥夕。细拈雪瓣补莺衣,静撷风丝缚蟾魄。

素儿家住文溪城,鹦鹉关山署艳名。茂陵司马三年渴,星渚牵牛七夕盟。

七夕星期喜重遘,病影迎灯各惊瘦。谁防痴语引酸啼,不耐深凉逼残漏。

十洲绮榭连桷甍,阑干上层花下层。马时芳草船时月,百万缠头十万筝。

军鞞一声胡蝶乱,鬼骑东来将西窜。喧传烽火已临关,倾泼卜萄不终宴。..........

辛亥七夕末伏

宋代韩琦

二七今同末伏辰,初秋时候暑微熏。
星桥旧说通灵匹,剑肉何人遗细君。
莹席冰寒心共爽,噪风蝉急耳欣闻。
郢中新曲高难和,唯付珠喉任遏云(自注:时签判沈太丞有七夕新曲。)。

七夕

唐代崔涂

年年七夕渡瑶轩,谁道秋期有泪痕。
自是人间一周岁,何妨天上只黄昏。

宛转歌

南北朝江总

七夕天河白露明。
八月涛水秋风惊。
楼中恒闻哀响曲。
塘上复有辛苦行。
不解何意悲秋气。
直置无秋悲自生。
不怨前阶促织鸣。
偏愁别路捣衣声。
别燕差池自有返。
离蝉寂寞讵含情。
云聚怀情四望台。
月冷相..........

拟古诗二十首 其十 拟迢迢牵牛星

清代弘历

人间有别离,天上岂独无。亿万百千岁,汉女怀星夫。

渡河非不能,天度不可踰。跂彼七夕临,永思终莫摅。

促晓恨天鸡,失林拟夜乌。

金缕曲

清末近现代初梁启超

一例西风里。
谁信汝、此番行色,凄凉如此。
彻骨寒生孤枕梦,蓦地鹊桥波起。
也太觉、一年容易。
昨日洗车明日泪(周君七夕词句。),问人生、哀乐谁能主。
木叶落,君行矣。
谂君无限伤心事。
料难忘、密缝珍重,寒衣曾寄。
薄命儿郎更消得,多少春魂秋气。
只添我、天涯滋味。
日日长亭折杨柳,送行人、却恨归无计。
歌金缕,忘变..........
上一页  下一页   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