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 / 诗词 / 标题 / 作者 / 诗句 / 古籍 1 / 2页

续资治通鉴·宋纪·宋纪一百三十三

..........与统制官陈敏所募士才二千人,乃于本司诸军那摘以充其数。

  八月,甲子,诏:“左朝请郎、两浙东路提点刑狱公事徐度,左朝请郎、两浙西路提点刑狱公事吕广问,左迪功郎硃熹,并召赴行在;右通直郎、知建州建安县韩元吉,令任满日赴行在。”并诏度、广问:“俟任满日,与在内升等差遣。”

  熹少孤,从延平李侗学。弱冠,中进士第,调泉州同安簿,官满,当路尊敬,不敢以属吏相待,同安之民不忍其去,五年而后罢。于是慨然有不仕之志,..........

续资治通鉴·宋纪·宋纪一百三十五

..........,行移如都省体式,合行事务从权便宜,施行讫奏。又请以敷文阁待制、知临安府赵子潚兼充参谋官,尚书右司员外郎吴广文充参议官,秘书省正字芮晔主管机宜文字,枢密院编修官郑樵、诸王宫大小学教授吴祇若,司农寺主簿韩元吉并干办公事,皆从之。

  崇信军节度使、开府仪同三司、领殿前都指挥使职事赵密为行宫在城都总管,利州观察使、殿前司策选锋军统制张守忠为行宫在城都巡检,武功大夫、侍卫马军司右军统制、权主管本司职事张伃为..........

宋史·本纪·卷三十四

..........、湖南八路官田。辛巳,复四川诸州 教授员。庚寅,进检校少傅、知福州史浩开府仪同三司。十二月戊戌,蠲两淮明年 租赋。甲辰,诏京西招集归正人授田如两淮。甲寅,命四川试武举。丙辰,追封刘 光世为安成郡王。丁巳,遣韩元吉等贺金主生辰。庚申,复置铸钱司提点官二员。 辛酉,金遣曹望之等来贺明年正旦。是岁,隆兴府、江、筠州、临江、兴国军大旱, 四川水。

  九年春正月辛未,王之奇罢为淮南安抚使,王炎罢为观文殿大学士、提举洞霄..........

宋史·志·卷一百五十六

..........事实》十卷

  汤思退等《永祐陵迎奉录》十卷

  大惟简《塞北纪实》三卷

  宋敏求《朝贡录》二十卷

  张养正《六朝事迹》十四卷

  吴彦夔《六朝事迹别集》十四卷

  韩元吉《金国生辰语录》一卷

  刘珙《江东救荒录》五卷

  宋介《执礼集》二卷

  陈晔《通州鬻海录》一卷

  龚颐正《续稽古录》一卷

  洪遵《翰苑群书》三卷

  又《会稽..........

宋史·志·卷一百六十一

..........  张嵲《紫微集》三十卷

  周紫芝《太仓稊米集》七十卷

  毛幵《樵隐集》十五卷

  张行成《观物集》三十卷

  倪文举《绮川集》十五卷

  张嗣良《敝帚集》十四卷

  韩元吉《愚戆录》十卷

  又《南涧甲乙藁》七十卷

  宋汝为《忠嘉集》一卷

  又《后集》一卷

  《陈熙甫奏劄》一卷

  陈康伯《葛谿集》三十卷

  陈恬《涧上卷》三十卷..........

宋史·列传·卷三

..........位,加检校少保,充阜陵桥道顿递使。阜陵成,迁开府仪同三司。侍父归,父薨未逾月,师夔亦卒,年六十一。赠少师,追封新安郡王。

  师揆字元辅,初补右承务郎奉祠。除添差湖州签判,改婺州通判,加直秘阁。守臣韩元吉荐其材,上以问史浩,浩言其聪爽可任。召对,除江东提举。奏免失陷常平人毋责偿。改淮南漕,寻迁淮西提刑兼提举,领屯田事。奏以荒圩给军士,其屯田为民世业者勿夺,从之。及代去,吏请献羡钱二十万,师揆曰:"后将..........

宋史·列传·卷一百四十九

..........,乡无府吏迹,而输送先他邑办。因任历四年,狱户未尝系一重囚。

  隆兴二年,金犯淮堧,人相惊曰:"寇深矣!"官沿江者多送其孥,衡独自浙右移家入县,民心大安。盗猬起旁境,而溧阳靖晏自如。帅汪澈、转运使韩元吉等列上治状,诏进一秩,寻召入为监察御史。历司封郎中、枢密院检详,出知温、婺、台三州,惟婺尝莅其治。加直秘阁,而衡引年乞身,恳恳不休,上累却其奏,除秘阁修撰致仕。上思其仆忠,旋召落致仕,除侍御史,以老固..........

宋史·列传·卷一百八十八

..........上,独端坐以指画沙,视之,八卦也。年十八贡于乡,中绍兴十八年进士第。主泉州同安簿,选邑秀民充弟子员,日与讲说圣贤修己治人之道,禁女妇之为僧道者。罢归请祠,监潭州南岳庙。明年,以辅臣荐,与徐度、吕广问、韩元吉同召,以疾辞。

  孝宗即位,诏求直言,熹上封事言:"圣躬虽未有过失,而帝王之学不可以不熟讲。朝政虽未有阙遗,而修攘之计不可以不早定。利害休戚虽不可遍举,而本原之地不可以不加意。陛下毓德之初,亲御简..........

齐东野语·卷二

..........虽或有获,得地不守,未足多也。"武锋军都统制陈敏曰:"盛夏兴师,恐非其时。兼闻金重兵皆在大梁,必有严备。万一深入,我客彼主。千里争力,人疲马倦,劳逸既异,胜负之势先形矣。愿少缓之。"浚皆不听。

  韩元吉以长书投浚,言和、战、守三事。略云:"和固下策,然今日之和,与前日之和异。至于决战,夫岂易言?今旧兵惫而未苏,新兵弱而未练,所恃者一二大将;大将之权谋智略既不外见,有前败于尉桥矣,有近衄于顺昌矣,况渡..........

清史稿·志·卷一百四十八

..........二十四卷。

  蔡戡《定斋集》二十卷。

  员兴宗《九华集》二十五卷、《附录》一卷。

  赵善括《应斋杂箸》六卷。

  李洪《芸庵类稿》六卷。

  张鎡《南湖集》十卷。

  韩元吉《南涧甲乙稿》二十二卷。

  章甫《自鸣集》六卷。

  杨冠卿《客亭类稿》十五卷。

  史尧《莲峰集》十卷。

  孙应时《烛湖集》二十卷、《附编》二卷。

  曹彦约《昌谷集》二..........

上一页  下一页   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