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 / 诗词 / 标题 / 作者 / 诗句 / 古籍 1 / 13页

宋史·志·卷一百五十八

.....

  邵雍《渔樵问对》一卷

  祝禹圭《东西铭解》一卷

  苏籀《遗言》一卷

  曾发《泮林讨古》二卷

  张九成《语录》十四卷

  胡宏《知言》一卷

  《丽泽论说集》十卷(吕祖谦门人记)

  周揆《圣传录》一卷

  吴仁杰《盐石论》丙丁二卷

  陈舜申《审是集》一卷

  涂近正《明伦》二卷

  彭龟年《止堂训蒙》二卷

  《吕..........

明儒学案·江右王门学案·中丞宋望之先生仪望

..........‘致良知’,以为朱子格物之说,不免求理於物,梏心於外。此其说然欤?否欤?”予答之曰:“上古之时,人含淳朴,上下涵浸於斯道而不自知。伏羲氏仰观俯察,始画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然当时未有文字,学者无从论说。至尧、舜、禹三大圣人,更相授受,学始大明。其言曰:‘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盖此心本体纯一不杂,是谓道心,即所谓中也;若动之以人,则为人心矣,非中也。微者言乎心之微妙也,危则殆矣。精者..........

明儒学案·甘泉学案·侍郎许敬菴先生孚远

..........止,当语而语,当默而默,一不违於天则,而后协乎人心之同然。知此,则性之面目可得而言矣。(《答沈实卿》)

  所谓透性与未透性云者,不知从何处分别?为是见解虚实耶?为是躬行离合耶?为是身心枯润耶?为是论说高卑耶?《易》言“美在其中,而畅於四肢,发於事业”,《孟子》言“根心生色,睟面盎背,四体不言而喻”者,此真透性之学。若以知解伶俐、谈说高玄为透性,某方耻而不敢,翁更何以教之?(《简罗近溪》)

  老丈以毋意..........

明儒学案·诸儒学案中·文庄汪石潭先生俊

..........功,而岂外於一心之妙用乎?

  或曰:“子亦求异於朱子乎?”曰:“非敢为异也,将求同於程子耳。中和之说,程门论说甚详,似皆未领其旨。《定性书》言:‘圣人之喜,以物之当喜,圣人之怒,以物之当怒,圣人之喜怒不系於心,而系於物。’盖自.....

  或曰:“朱子论中和,其书成卷,子复有二论乎?”曰:“窃求诸程子而有疑焉。盖程门指此为传授心法,故其门人论说最详。龟山之南也,罗仲素、李延平,实世守之,至朱子始自立说,以未发已发分属动静之时,学者但当因其时而各致其力,非复程..........

书目答问·卷一·经部

..........解汇函》重刻鲍本。)

  《论语正义》二十卷。(刘宝楠。江宁刻本。徐养原《论语鲁读考》、包慎言《论语温故录》,未见传本。)

  《论语稽求篇》七卷。(毛奇龄。《西河集》本,学海堂本。)

  《鲁论说》三卷。(程廷祚。《绵庄遗书》本。)

  《论语俟质》三卷。(江声。胡珽,《琳琅秘室丛书》活字本。)

  《论语骈枝》一卷。(刘台拱。《刘氏遗书》本,学海堂本。)

  《论语后录》五卷。(钱坫。..........

清史稿·志·卷一百四十五

..........二卷,《孟子附记》二卷。翁方纲撰。

  《四书温故录》十一卷。赵佑撰。

  《四书逸笺》六卷。程大中撰。

  《四书注说参证》七卷。胡清焣撰。

  《乡党图考》十卷。江永撰。

  《鲁论说》三卷。程廷祚撰。

  《四书考异总考》三十六卷,《条考》三十六卷。翟灏撰。

  《论语补注》三卷。刘开撰。

  《论语骈枝》一卷。刘台拱撰。

  《孟子字义疏证》三卷。戴震撰。

............

清史稿·列传·卷二百六十七

..........,敬终始怡怡。

  士韶,字虞九,号药园。诸生。其学以世仪为归。同时理学诸儒多著述,士韶以为圣贤之旨,尽於昔儒之论说,惟在躬行而已。晚年取所作焚之,故不传於后云。

  张履祥,字考夫,桐乡人。明诸生。世居杨园村,学者称为杨园先生。..........无异议;则多闻择善,固有不必尽同者。余独以礼运、内则、乐记、孔子閒居、表记诸篇,为古之遗言,备录其文,以资讲肄。其馀论说多者亦全录之,否则著吾说所以与郑君别者,以备异同焉。易曰‘知崇礼卑’,又曰‘谦以制礼’。夫礼者,自卑而尊人。古之制礼者..........

清史稿·列传·卷二百六十八

..........说以欺世。因博集群书,凡肃所剿窃者,皆疏通证明之。又谓孔丛子亦王肃伪讬,其小尔雅亦肃借古书以自文,并作疏证以辨其妄。幼熟精文选,后乃仿韩文考异之例,参稽众说,正俗本之误,为文选考异四卷。又辑前人及朋辈论说,为文选注补正四卷。又有文选理学权舆补一卷。辑风俗通逸文一卷,补正姚之骃辑谢承后汉书五卷。嘉庆六年,卒,年六十五。

  翟灏,字大川,亦仁和人。乾隆十九年进士,官金华、衢州府学教授。灝见闻淹博,又能..........

清史稿·列传·卷二百六十九

..........辑。爰缀而录之,成书三卷,又成校异二卷。

  又著七经异文释,就经、史、传、注、诸子百氏所引,以及汉、唐、宋石经,宋、元椠本,校其异同。或字有古今,或音近通假,或沿袭乖舛,悉据古谊而疏证之;而前儒之论说,并为蒐辑,使正其譌谬,辨其得失,折衷以求一是。凡易六卷,尚书八卷,毛诗十六卷,春秋三传十二卷,礼记八卷。同里冯登府称其详核奥博,为诂异义者集其大成。又谓说文一书,保氏六书之旨,赖以仅存。自篆变为隶,..........

艺舟双楫·卷二·论文二

..........诸什,亦其类矣。然核退之生平,则《进学解》所谓“长通于方,左右具宜者”,实足为言行相顾,胡不慥々者也。令阳山河阳刺潮袁,政 事论说,绝不以窜逐故,少怠所事,负所学。其立朝,论迎佛骨,论捕贼行赏,论天旱人饥,论禘祫。为吏部,宽假令史,而令史之权反以轻,是左..........史》,始知仁宗御书此二 篇,以赐新科状头王拱宸,时二程方在占毕,承学之士,竞为诵习,如近世举子指事颂圣之为。而程氏徒从日多,论说有流传者,至南宋孝宗以太祖六世孙承统,与 仁宗世远而源殊,故考亭于淳熙末,为《学》《庸》章句,遂以尊信表章之功,加于河南程..........
上一页  下一页   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