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 / 诗词 / 标题 / 作者 / 诗句 / 古籍 2 / 3页

晋书·列传·第十五章

..........一国之士多者千数,或流徙异邦,或取给殊方,面犹不识,况尽其才力!而中正知与不知,其当品状,采誉于台府,纳毁于流言。任己则有不识之蔽,听受则有彼此之偏。所知者以爱憎夺其平,所不知者以人事乱其度;既无乡老纪行之誉,又非朝廷考绩之课;遂使进宫之人,弃近求远,背本逐末。位以求成,不由行立,品不校功,党誉虚妄。损政五也。

  凡所以立品设状者,求人才以理物也,非虚饰名誉,相为好丑。虽孝悌之行,不施朝廷,故门外..........

周书·列传·卷十一

..........是班师。以无 功,与诸将稽首请罪,帝弗之责也。

  天和二年,护母薨,寻有诏起令视事。四年,护巡历北边 城镇,至灵州而还。五年,又诏曰 :“光宅曲阜,鲁用郊天之 乐;地处参墟,晋有大搜之礼。所以言时计功,昭德纪行。使 持节、太师、都督中外诸军事、柱国大将军、大冢宰晋国公, 体道居贞,含和诞德,地居戚右,才表栋隆。国步艰难,寄深 夷险,皇纲缔构,事均休戚。故以迹冥殆庶,理契如仁。今文 轨尚隔,方隅犹阻,典策未备,声名多..........

元史·列传·卷六十七

..........年卒,年八十一。

  希亮性至孝,困厄遐方,家赀散亡已尽,仅藏祖考画像,四时就穹庐陈列致奠,尽诚尽敬。朔漠之人,咸相聚来观,叹曰:“此中土之礼也。”虽疾病,不废书史,或中夜起坐,取烛以书。所著诗文及从军纪行录三十卷,目之曰《愫轩集》。赠推忠辅义守正功臣、资善大夫、集贤学士、上护军,追封漆水郡公,谥忠嘉。

  赵世延

  赵世延,字子敬,其先雍古族人,居云中北边。曾祖〈黑旦〉公,为金群牧使,太祖得其所..........

明史·列传·卷一百七十三

..........精洁有法,尤长于诗,作画师小米。

  徐贲,字幼文,其先蜀人,徙常州,再徙平江。工诗,善画山水。张士诚辟为属,已谢去。吴平,谪徙临濠。洪武七年被荐至京。九年春,奉使晋、冀,有所廉访。暨还,检其橐,惟纪行诗数首,太祖悦,授给事中。改御史,巡按广东。又改刑部主事,迁广西参议。以政绩卓异,擢河南左布政使。大军征洮、岷,道其境,坐犒劳不时,下狱瘐死。

  王行,字止仲,吴县人。幼随父依卖药徐翁家,徐媪好听..........

喻世明言·卷三十八

..........胡思乱想,只睡不着。捱到五更,不等天明,起来穿了衣服便走。梁公道:“待天明吃了早饭去。”任珪被打得浑身疼痛,那有好气?也不应他,开了大门,拽上了,趁星光之下,直望候潮门来。却忒早了些,城门未开。城边无数经纪行贩,挑着盐担,坐在门下等开门。也有唱曲儿的,也有说闲话的,也有做小买卖的。任珪混在人丛中,坐下纳闷。

  你道事有凑巧,物有偶然,正所谓:

  吃食少添盐醋,不是去处休去。

  要人知重勤学,怕..........

清代名人轶事·杂录类·卷三

..........某福晋于游庙时,与定庵遇,既目成,以蒙语相问答,由是通殷勤。未几,为某贝子所知,大怒,立逼福晋大归,而索定庵于客邸,将杀之。贝子府中人,素受福晋惠,侦知其事,告定庵,定庵孑身走至江淮间,几乞食。其集中纪行诗,有“留眷于京,单身出外”,及文集中《重过扬州记》,皆此时作也。

  定庵官京曹时,得赵飞燕印,狂喜赋诗,诗载入集中,而不详其缘起及印之形状。李忢伯因谓龚为人欺,观吴石华集中有题此印诗,所纪甚详,特录..........

诗人玉屑·卷一

..........及文选、汉魏古词,以尽乎郭景纯、陶渊明之所作,自为一编,而附于三百篇、楚辞之后,以为诗之根本准则;又于其下二等之中,择其近于古者,各为一编,以为之羽翼舆卫;且以李、杜言之,则如李之古风五十首,杜之秦蜀纪行、遣兴、出塞、潼关、石濠、夏日、夏夜诸篇,律诗则如王维、韦应物辈,亦自有萧散之趣,未至如今日之细碎卑冗,无余味也。其不合者,则悉去之,不使其接于吾耳目,而入于吾之胸次。要使方寸之中,无一字世俗言语意思..........

诗人玉屑·卷十四

..........二归故居诗云:“惠子白驹瘦,归溪惟病身。皇天无老眼,空谷滞斯人。崖蜜松花熟,山杯竹叶新。柴门了生事,黄绮未称臣。”真子美语也。白驹或作“驴”字。洪驹父诗话

  八哀诗纪行

  八哀诗在古风中最为大笔,崔德符尝论斯文可以表里雅颂,中古作者莫及也。两纪行诗:发秦州至凤凰台,发同谷县至成都府,合二十四首,皆以经行为先后,无复差舛。昔韩子苍尝论此诗笔力变化,当与太史公诸赞并驾。学者宜常讽诵之。少陵诗总目

  夔州..........

清史稿·列传·卷一百七十一

..........遂不可制。莹随军至湖南,巡抚张亮基奏署按察使,忧愤致疾,卒於官。

  莹师事从祖鼐,不好经生章句,务通大意,见诸施行。文章善持论,指陈时事利害,慷慨深切。所著东溟文集、奏稿、后湘诗集、东槎纪略、康輶纪行及杂著诸书,为中复堂全集,行於世。

  子濬昌,能继家学。曾国藩以名家子留佐幕,官江西安福、湖北竹山知县。工诗,有五瑞堂集。

  论曰:林培厚救荒治河有实绩,而以察吏招忌。李宗传便宜平夷,功在边方..........

通典·卷十四

..........,多者千数,或流徙异邦,或给事殊方,犹不识其面,况能尽其才乎!而中正知与不知,将定品状,必采声於台府,纳毁於流言。任己则有不识之弊,听受则有彼此之偏。所知者以爱憎夺其平,所不知者以人事乱其度。既无乡老纪行之议,又非朝廷考绩之课,遂使为官之人,弃近求远,背本趋末。损政之道五也。凡所以立品设状者,求人才而论功报也。今於限当报,虽职之高,还附卑品,无绩於官,而获高叙,是为抑功实而崇虚名也。损政之道六也。凡官..........
上一页  下一页   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