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 / 诗词 / 标题 / 作者 / 诗句 / 古籍 4 / 12页

本草纲目·草部·大黄

..........气味
(根)苦、寒、无毒。

主治
吐血、鼻血(心气不足)。用大黄二两,黄连、黄芩各一两,加水三升,煮成一升,热服。下泻即验。
伤寒痞满(心下满而不痛)。用大黄二两、黄连一两,泡入麻沸汤中。过一会,绞渣取汁,分二次温服。此方名大黄黄连泻心汤。
热病廉说胡话。用大黄五两,锉细,炒到微红,加水煎成膏子,每服半匙,冷水送下,此方亦治伤寒发黄。
腰脚风痛。用大黄二两,切成不块,加少许酥油炒..........

本草纲目·禽部·鸡

..........盐。一月照此法吃鸡一次,极效。
黄雌鸡肉:
水癖水肿。用黄雌鸡一只,治净,和赤小豆一升,同煮汁饮。白天饮二次,夜间饮一次。
流行性发黄病。和黄雌鸡一只,治净,煮熟吃下,并尽量饮叶,至多吃鸡两只即愈。鸡汤中放少许盐、豉亦可
脾虚滑痢。用黄雌鸡一保,炙过,以盐、醋涂上,煮熟吃下。
脾胃弱乏,人痿黄瘦。 同黄雌鸡肉五两、白面七两,作民馄饨,下五味煮熟,空腹吃。每天一次。
乌骨鸡:
赤白带下。用乌骨鸡一只,治净..........

隋书·列传·卷四十六

..........兵,无征战。其王朝会,必陈 设仪仗,奏其国乐。户可十万。

  其俗杀人强盗及奸皆死,盗者计赃酬物,无财者没身为奴。自余轻重,或流或 杖。每讯究狱讼,不承引者,以木压膝,或张强弓,以弦锯其项。或置小石于沸汤 中,令所竞者探之,云理曲者即手烂。或置蛇甕中,令取之,云曲者即螫手矣。人 颇恬静,罕争讼,少盗贼。乐有五弦、琴、笛。男女多黥臂点面文身,没水捕鱼。 无文字,唯刻木结绳。敬佛法,于百济求得佛经,始有文字。知卜..........

太平广记·卷二十一·神仙二十一

..........。其后严公自军(军下原有为字,据明抄本删)司马为北门帅,遂迎尹君至府庭,馆于公署,终日与同席,常有异香自肌中发,公益重之。公有女弟学浮图氏,尝曰:“佛氏与黄老固殊致。”且怒其兄与道士游。后一日,密以堇斟致汤中,命尹君饮之。尹君即饮,惊而起曰:“吾其死乎!”俄吐出一物甚坚,有异香发其中。公命剖而视之,真麝脐也。自是尹君貌衰齿堕,其夕卒于馆中。严公既知女弟之所为也,怒且甚,即命部将治其丧。后二日,葬尹君于汾水西二..........

太平广记·卷二百三十六·奢侈一

..........  玄宗幸华清宫。新广汤池,制作宏丽。安禄山于范阳,以白玉石为鱼龙凫雁,仍为石梁及石莲花以献。雕镌巧妙,殆非人功。上大悦,命陈于汤中,又以石梁横亘汤上,而莲花才出于水际。上因幸华清宫。至其所,解衣将入。而鱼龙凫雁,皆若奋鳞举翼,状欲飞动。上甚恐,遽命撤去,其莲花..........至今犹存。又尝于宫中置长汤屋数十间,环回甃以文石。为银镂漆船及白香木船,置于其中。至于楫橹,皆饰以珠玉。又于汤中,垒瑟瑟及沉香为山,以状瀛洲方丈。上将幸华清宫,贵妃姊妹竞饰车服。为一犊车,饰以金翠,间以珠玉。一车之费,不啻数十万贯。既而..........

千金方·解毒杂治方·解百药毒第二

..........  母猪屎水和服之。又水三升三合和米粉饮之。

  解鸩毒及一切毒药不止烦懑方∶

  甘草 蜜(各四分) 粱米粉(一升)

  上三味,以水五升煮甘草,取二升,去滓,歇大热,纳粉汤中,搅匀调,纳蜜更煎,令熟如薄粥,适寒温饮一升。

  治食莨菪,闷乱如卒中风,或似热盛狂病,服药即剧方∶

  饮甘草汁、蓝青汁即愈。

  治野葛毒已死口噤者方..........

太平御览·人事部·卷三十六

..........吾游物之初。"孔子出,告颜渊曰:"丘之道,其犹醯鸡。"(司马彪注曰:〈酉益〉鸡,酒上飞螨。)

  《韩子》曰:古谚曰:"为政若沐也。"虽有弃发之劳,而有长发之利也。)

  又曰:僖侯将沐,汤中有砾。问之,曰:"当有人欲代汤者。"

  《吕氏春秋》曰:昔者,禹一沐而三捉发,一食而三起,以礼有道之士。

  《淮南子》曰:汤沐具而虮虱相吊,大厦成而燕雀相贺。

  《六韬》曰:..........

云笈七签·诸家气法部·卷七

..........惧,气即难行。

  凡服气,若四体调和,必须意思欣乐自足,不羡一切余事,即日胜一日,欢快无极。

  凡服气,不得思食,坦然无所念始得。若然忽思食,必须抑捺,如不在意抑捺,心即邪矣。如渴,煮薜荔汤,汤中著生姜少许,更煮一两沸,吃一碗,其渴即定薜荔者,落石根是,子亦得。或姜蜜汤亦得。若能自抑捺,纵终日对嘉馔,亦无所欲。

  凡服气但不失时节,丹田常满,纵出行人事,亦不可废。若久久行惯,纵失一时两时,..........

云笈七签·方药部·卷四

..........凉之三日。又曝燥,捣为散。还内铜器中,又密盖器口,以器著灶上甑中,好桑薪蒸之三十日,当以白日竟日火蒸之,夜不火蒸也。日数足出丹,作高格爆燥之,又捣三万杵,细筛为散。又内铜器中,盖器上,如初时法,著大镬汤中,浮煮铜器三日三夜讫。都毕,名曰仙母金丹,一名西王母停年止白飞丹也。凉之三日,爆燥,更捣三万杵,筛细为散,以凝白蜜,丸如小豆大。平旦服二十丸,日常服之者,长生不死,而有少容如女子。若读《大洞真经》而服..........

灵城精义·卷上·形气章

..........左或右,或前或腰,明带而易见者。如贴体则于穴情处仅仅微贴一些,星象乃形之微露处,须细认乃见,如所谓气块之类,又如所谓汤中酥、云中雁之类,此一体而不分者也。正谓星辰之灵光发露处,最宜体认其美恶,俱自本体论生克也。若衬与贴不同,贴不分二件,..........其穴之生成而葬者为形葬,或劈削或堆培而葬者为法葬,此皆古人作用之妙处,不可不理会也。

   平洋之气,尝舒尝散,须要汤中浮酥;山垄之气,尝急尝敛,当看水面蟠蛇。

  此以气之聚散缓急而认穴之微茫。《葬书》中所云葬乘生气者,正在于此。夫平..........

上一页  下一页   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