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 / 诗词 / 标题 / 作者 / 诗句 / 古籍 1 / 1页

百家姓·曾

..........曾经任程乡县令,当时老百姓为瘴气所苦,曾芳用药来接济百姓。来求药的人接连不断。
  曾布:北宋建昌军南丰(今属江西省)人,嘉祐进士,曾参与王安石变法,任三司使,在徽宗年间为相,主张调和新旧两派。
  曾慥:今福建晋江人,北宋末南宋初诗人,能诗文,曾编有《类说》,又广辑有关遒教的文献资料,编成《道枢》。
  曾几:今江西赣州人,南宋诗人,曾历任江西、浙江提刑。其诗学江西派,风格清隽。陆游曾从他学诗。............

容斋随笔·卷六·带职人转官

  绍兴中,王浚明以右奉直大夫直秘阁,乞磨勘,吏部拟朝议大夫。时相以为既带职,则朝议、奉直为一等,遂超转中奉。其后曾慥踵之。绍兴末,向伯奋亦用此,继而续觱复然。后省有言,不应蓦三级,自是但得朝议。予按故事,官制未行时,前行郎中迁少卿,有出身,得太常;无出身,司农;继转光禄,即今奉直、朝议也。自少卿迁大卿、监,有出身,..........

宋史·志·卷一百五十六

..........朝史纪》三十卷

  又《列传》一百三十五卷

  黄维之《太祖政要》一十卷

  吕中《国朝治迹要略》十四卷

  右编年类一百五十一部,一万五百七十五卷。(《宁宗实录》以下不著录六部,无卷。曾慥《通鉴补遗》以下不著录十五部,九百六十八卷)

  王瓘《广轩辕本纪》一卷

  《汲冢周书》十卷

  郭璞注《穆天子传》六卷

  赵晔《吴越春秋》十卷

  皇甫遵注《吴越春秋》十卷

.........

宋史·志·卷一百六十

.....  唐仲友《帝王经世图谱》十卷

  钱端礼《诸史提要》十五卷

  陈傅良《汉兵制》一卷

  《备边十策》九卷

  徐天麟《西汉会要》七十卷

  《汉兵本末》一卷

  曾慥《类说》五十卷

  钱文子《补汉兵志》一卷

  钱讽《史韵》四十二卷

  邹应龙《务学须知》二卷

  高似孙《纬略》十二卷

  《子略》四卷

  吴曾《南北分门事类》十..........

宋史·志·卷一百六十二

..........忠彦《追荣集》十卷

  朱翌《五制集》一卷

  熊克《京口诗集》十卷

  李仁刚《浯溪古今石刻集录》一卷

  侍其光祖《浯溪石刻后集再集》一卷

  李焘《谢家诗集》一卷

  曾慥《宋百家诗选》五十卷 又《续选》二十卷

  吴说编《古今绝句》三卷

  廖敏得《浯溪石刻续集》一卷

  吕祖谦《东莱集诗》二卷

  孔文仲《三孔清江集》四十卷

  《壮观类编》一卷..........

宋史·列传·卷二百一十五

..........深时尚幼,与其母张留居棣州。既而金人渡河,伯深母子相失。子佪亦隔绝,建炎二年,始得南归。子佪卒,伯深访寻其母二十余年。一旦闻在沪南,伯深徒步入蜀,间关累年。绍兴二十一年,乃得其母,相持号泣,哀感行路。曾慥在夔州,赋诗以美其孝。

  彭瑜,字君玉,吉之安福人。熙宁间失其母,瑜朝夕焚香祈天,愿知母所在,如是十余年。俄有人言母为泰和倪氏妇,瑜竟迎以归。

  毛洵字子仁,吉州吉水人。天圣二年进士,又中拔萃..........

三朝北盟会编·卷八十三

..........恐。

  差事务官。

  是日差给事中马寿隆中书舍人李熙靖左谏议大夫洪刍兵部尚书吕好问工部侍郎何昌言军器监王绍吏部员外郎王及之礼部员外郎董户部员外郎李彳建工部员外郎李士观刑部员外郎吕勤仓部员外郎曾慥光禄少卿黄堂传著作郎颜博文充事务官。

  二日癸巳虏(改作金)使来促劝进取推戴状。

  告报官员僧道百姓军人耆老等尽赴厅立班推戴邦昌众人泣劝再三方从留守司遂以推戴状申军前大金元帅府劄文武百官军民僧..........

清史稿·志·卷一百四十七

..........江淮异人录》二卷。

  宋张洎《贾氏谈录》一卷。

  宋范镇《东斋记事》六卷。

  宋高晦叟《珍席放谈》二卷。

  宋王谠《唐语林》八卷。

  宋朱彧《萍洲可谈》三卷。

  宋曾慥《高斋漫录》一卷。

  宋张知甫《张氏可书》一卷。

  宋陈长方《步里客谈》二卷。

  不著撰人《东南纪闻》三卷。以上乾隆时敕辑。

  《青史子》一卷。

  周宋钘《宋子》一卷。..........

岭表录异·卷下

..........,如臼,亦曰章鱼。马甲柱,即江瑶柱,此云石矩,即章举之类当别有“章举”一条,而传写佚之)。

  紫贝即砑螺也(案曾慥《类说》所载作“砑螺之紫贝”。与此意同文异)。儋振夷黎海畔,采以为货。  鹦鹉螺,旋尖处屈而朱,如鹦鹉嘴,故以此名。壳上..........:疑驾切)。其形乃浑然凝结一物,有淡紫色者,有白色者。大如覆帽,小者如碗,腹下有物,如悬絮,俗谓之足,而无口眼(案:曾慥《类说》所载作“有口无眼”与此不同。)常有数十虾寄腹下,咂食其涎。浮泛水上,捕者或遇之,即欻然而没,乃是虾有所见耳。《..........

上一页  下一页   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