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 / 诗词 / 标题 / 作者 / 诗句 / 古籍 1 / 4页

续资治通鉴·宋纪·宋纪七十九

..........官之志不可夺;身可忘也,而爱君之心不可忘。陛下既重改成命,则愿差官权给事中,以全孤臣之守。”

  庚申,刘挚言:“安焘、范纯仁告命不由给事中,直付所司,陛下自堕典宪,使人何所守乎!”不报。

  详定役法所言:“乞下诸路,除衙前外..........大、守近遗远、惜此无用之地者,愿决圣心,为兆民计。”时异议者众,唯文彦博与光合,太皇太后将许之。光欲并弃熙河,安焘固争之曰:“自灵武而东,皆中国故地。先帝有此武功,今无故弃之,岂不取轻于外夷邪?”光乃召礼部员外郎、前通判河州..........

续资治通鉴·宋纪·宋纪八十

..........,尊严极矣,不可复加也。”

  王令图卒,以王孝先代领都水,亦请如令图议。

  时知枢密院事安焘以东流为是,两疏言:“朝廷之议回河,独惮劳费,不顾大患。盖自小吴未决以前,河入海之道虽屡变移,而仍在中国,..........:“政无彼此之辨,一于是而已。今所更大者,取士及差役法,行之而士民皆病,未见其可也。”

  辛丑,以同知枢密院安焘知枢密院事。

  壬寅,有星如瓜,出文昌。

  阿里骨逼果庄率众窃据洮州,杀掠人畜,羌酋结药密使所部..........

续资治通鉴·宋纪·宋纪八十一

..........日,改翰林学士。

  夏遣使来贡。

  甲寅,夏遣使如辽谢封册。

  壬戌,辽以参知政事王言敷为枢密副使,贾士勋参知政事兼同知枢密院事。

  秋,七月,庚午,辽主猎于沙岭。

  乙亥,安焘以母忧去位。

  丙申,诏户部,令诸路提刑司下丰熟州县,量增钱广行收籴,从司马康、刘安世、范祖禹请也。

  壬辰,辽主驻藕丝淀。

  丙申,都水监言:“宗城决溢向下,包蓄不定,河势未可全夺。且..........

续资治通鉴·宋纪·宋纪八十二

..........梁焘累章辞位,帝遣中使趣拜。已而入谢,太皇太后曰:“官家圣德日成,正须卿家辅助”焘对曰:“臣不敢不尽忠,如范纯仁、韩维辈,在外贤德尚多,愿陛下留意。”又上疏言:“范祖禹、刘安世,久在侍从,宜置诸左右,使断国事。安焘、许将皆旧人,可倚任。”

  甲子,置广文馆解额,以待四方游士之试京师者。

  乙丑,夏人遣使乞援于辽。

  戊辰,浑天仪象成。

  秋,七月,丁亥,辽主猎于沙岭。

  癸巳,诏修《神宗正史》..........

续资治通鉴·宋纪·宋纪八十三

..........说。今既改命史官,须别起文,请降旨取《日历》、《时政记》与今《实录》参对。。”从之。

  甲申,以观文殿学士安焘为门下侍郎。

  以礼部侍郎孔武仲为宝文阁待制、知宣州。

  乙酉,以工部尚书李之纯为宝文阁待制、知..........旧人十数辈,此何系外廷利害,而范祖禹、丰稷、文及甫并有章疏,陈古今祸福以动朕听,希纯等又缴奏争之,何乃尔也!”安焘对曰:“闻文及甫辈上书,亦为人所使。”帝曰:“必苏辙也。”会中书舍人林希言吕希纯尝草宣仁皇后族人迁官诰,有曰“..........

续资治通鉴·宋纪·宋纪八十五

..........论其忘恩附奸,毁訾先帝故也。

  诏:“上清储祥宫御篆碑文,苏轼所撰,已令毁弃,宜使蔡京撰文并书。”

  壬辰,诏:“通州居住王觌,改送袁州;孔文仲、鲜于侁、吴处厚,亦各追贬。”

  郑雍落资政殿学士,安焘落观文殿学士,差遣如故,用蹇序辰之言也。

  壬寅,以曾布知枢密院事,许将为中书侍郎,蔡卞为尚书左丞,吏部尚书黄履为尚书右丞,翰林学士林希同知枢密院事。

  章惇之初拜相也,曾布在翰林,草惇制词,..........

续资治通鉴·宋纪·宋纪八十七

..........布、铁骊贡于辽。

  丁卯,以著作郎陈瓘为右司员外郎。瓘力辞实录检讨官,从之。

  丙戌,知枢密院事安焘罢。

  旧制,内侍出使,以所得旨言于院,审实,乃得行。后多辄去,焘请按治之。都知阎守勤领它职,祈罢不以告,亦..........从而和者,罪有轻重,情有浅深,使有司条析区别行遣,使各当其罪,数日可毕。伏望早赐施行。”

  诏:“知河南府安焘、知润州王觌、知越州丰稷、知颍昌府陈次升,并夺职;知应天府吕仲甫,落职;故资政殿大学士李清臣,夺职,追所赠官并例外..........

宋史·列传·卷八十七

  李清臣 安焘 张璪 蒲宗孟 黄履 蔡挺(兄抗)王韶(子厚 寀)薛向(子嗣昌) 章楶

  李清臣,字邦直,魏人也。七岁知读书,日数千言..........富贵不改。居官奉法,毋敢挠以私。然志在利禄,不公于谋国,一意欲取宰相,故操持悖谬,竟不如愿以死。后朝议以复孟后罪,追贬武安军节度副使,再贬雷州司户参军。

  安焘,字厚卿,开封人。幼警悟。年十一,从学里中,羞与群儿伍,闻有老先生聚徒,往师之。先生曰:"汝方为诵数之学,未可从吾游,当群试省题一诗,中选乃置汝。"焘无难色。..........

宋史·列传·卷一百零一

..........怒曰:"此是何言也!使徐王闻之,岂能自安?"黜秩知广德军,敕银台毋受雍辞去奏章,东府吏毋听雍妻子辄出,且令学士钱勰善为留诏。二年,始以资政殿学士知陈州,徙北京留守。

  初,章惇以白帖贬谪元祐臣僚,安焘争论不已,哲宗疑之。雍欲为自安计,谓惇曰:"熙宁初,王安石作相,常用白帖行事。"惇大喜,取其案牍怀之,以白哲宗,遂其奸。雍虽以此结惇,然卒罢政,坐元祐党,夺职知郑州。数日,改成都府。元符元年,提举崇福..........

宋史·列传·卷一百一十四

..........之邵资性奸谲,与杨畏合攻苏颂,论颂稽留贾易知苏州之命。又论梁焘缘刘挚亲党,致位丞弼。又论范纯仁不可复相,乞进用章惇、安焘、吕惠卿。绍圣初,国事丕变,之邵逆探时指,先劾吕大防。惇既相,擢为侍御史。王安石配食神宗,之邵又请加美谥。疏:"司..........逐吕、苏,二人觉,罢畏言职。畏迹在元祐,心在熙宁,首为相公开路者也。"惇至,徙畏吏部,引以自助。中书侍郎李清臣、知枢密院安焘与惇不合,畏复阴附安、李,惇觉其情;又曾布、蔡卞言畏平日所为于惇,遂以宝文阁待制出知真定府。天下于是目为"杨三变"..........
上一页  下一页   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