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 / 诗词 / 标题 / 作者 / 诗句 / 古籍 1 / 8页

百家姓·刁

..........、帽兔、鸟雀,工花水,有“孔类升堂,黄得入室”之赞。孔嵩、黄筌皆师其笔。

  刁彦能
  上蔡人,五代时后唐大臣。少孤,事母至孝。官至抚州节度使,颇有治称。

  刁国器
  平阳路(今山西省临汾)人,元代将领。以勋阀为征西帅,临乱决战以果毅称。

  刁再濂
  清代学者,性清介,不苟取。临卒,犹以居官致富戒其子孙。

  刁戴高
  浙江慈溪人,清代学者。诸生。少即以能书工诗名,后多病,足不能行,惟..........

百家姓·刘

..........些刘氏人与傣族、景颇族人通婚,其后代多随父姓为刘氏,融入傣族、景颇族。据近年云南腾冲刘氏收集到的3 5 1 个族谱中发现,有七支刘姓演变为傣族、景颇族。
  14.维吾尔族刘姓
  维吾尔族刘姓形成于元末明初。元代在河南为官的维吾尔族人刺真海牙,曾孙名叫忽都海牙,明初随祖母姓刘,名仲琛,隐姓埋名,作为普通百姓繁衍生息下来。刘姓维吾尔族人现居河南渑池县尚有5 0 0 余人,一小部份移居到西安等地。
  15.壮族刘氏:............

旧唐书·列传·卷一百二十七

..........。延英中谢,帝 问以抚理南海之宜。珙奏对明辩,帝深嘉之。时高瑀镇徐州,承智兴之后,军骄难 制,军士数犯法,上欲择威望之帅以临之,久难其才。会珙言事慷慨,谓宰臣曰: “崔珙言事,神气精爽,此可以临徐人。”即以王茂元代珙镇广南,授珙兼检校工 部尚书、徐州刺史、兼御史大夫,充武宁军节度、徐泗濠观察使。

  开成初,就加检校兵部尚书。二年,检校吏部尚书、右金吾大将军,充街使。 六月,迁京兆尹。是岁,京畿旱,珙奏浐水入内者..........

明史·列传·卷一百三十七

..........克期进,贼必不能支。疏未报,梦得召还,代以尚书张鹤鸣,议遂寝。鹤鸣未至,明辉奉制书,仅招抚安位,不云赦邦彦。邦彦怒,杀明辉,抚议由此绝。鹤鸣视师年余,未尝一战,贼得养其锐。

  崇祯元年六月,复召燮元代之,兼巡抚贵州,仍赐尚方剑。录前功,进少保,世荫锦衣指挥使。时寇乱久,里井萧条,贵阳民不及五百家,山谷悉苗仲。而将士多杀降报功,苗不附。燮元招流移,广开垦,募勇敢;用梦得前议,檄云南兵下乌撒,四川兵出..........

明史·列传·卷一百九十四

..........,瑾以为贤。瑾初通贿,望不过数百金,宇首以万金贽,瑾大喜曰;’刘先生何厚我。”寻转兵部尚书,加太子太傅。子仁应殿试,求一甲不得。厚贿瑾,内批授庶吉士,逾年迁编修。时许进为吏部尚书,宇谗于瑾,遂代其位,而曹元代宇为兵部。宇在兵部时,贿赂狼籍。及为吏部,权归选郎张彩,而文史赠遗又不若武弁,尝悒悒叹曰:“兵部自佳,何必吏部也。”后瑾欲用彩代宇,乃令宇以原官兼文渊阁大学士。宇宴瑾阁中,极驭,大喜过望。明日将入阁办事。..........

清史稿·本纪·卷十七

..........身有差。是月,给江苏沛县灾民口粮。贷江苏徐州镇三营,湖北德安、宜都二营灾区兵丁钱穀。

  五月乙未,礼部尚书穆克登额免,以松筠代之。以那清安为左都御史。以明山为热河都统。戊戌,云贵总督赵慎畛卒,调阮元代之。以嵩孚为湖广总督,明山为刑部尚书,庆惠为热河都统。壬寅。免直隶河间等五县积水地亩逋赋。是月,给山东堂邑等十二县旱灾口粮。贷直隶广平等五县、山东堂邑等十二县、河南临漳等十二县、山西隰州营口粮籽种仓穀..........

清史稿·志·卷一百零一

..........道入海。

  明年四月,马港复决。五月,王营减坝蛰陷。七月,决邳北绵拐山及萧南李家楼。十二月,王营减坝塞。十七年二月,李家楼亦塞。十八年九月,决睢州及睢南薛家楼、桃北丁家庄,褫东河总督李亨特职,以均元代之。明年正月,均元内召,起璥再督东河,董理睢工。二十年二月塞。二十三年六月,溢虞城。二十四年七月,溢仪封及兰阳,再溢祥符、陈留、中牟,夺叶观潮职,以李鸿宾督东河。璥时为刑部尚书,偕往会筹。未几,陈留、..........

清史稿·志·卷一百二十六

..........道入海。

  明年四月,马港复决。五月,王营减坝蛰陷。七月,决邳北绵拐山及萧南李家楼。十二月,王营减坝塞。十七年二月,李家楼亦塞。十八年九月,决睢州及睢南薛家楼、桃北丁家庄,褫东河总督李亨特职,以均元代之。明年正月,均元内召,起璥再督东河,董理睢工。二十年二月塞。二十三年六月,溢虞城。二十四年七月,溢仪封及兰阳,再溢祥符、陈留、中牟,夺叶观潮职,以李鸿宾督东河。璥时为刑部尚书,偕往会筹。未几,陈留、..........

清史稿·列传·卷二百七十三

..........克苏州,皆辟以为助。桂芬立会防局,调和中外杂处者。设广方言馆,求博通西学之才,储以济变。尝从容为鸿章言吴人粮重之苦,往往因催科破家。会松江知府方传书亦上书,谓:“江苏自南宋籍没诸王大臣田,官徵其租,延及元代,官田民田淆乱,租额浸淫入赋额,民既苦之;其后张士诚又尽攘诸豪田为官产,明太祖平吴,怒吴人附士诚,依田租私籍数定税,乃重困。雍正、乾隆间,尝再议减,然但及地丁。今傥乘民乱后覈减浮粮,疲民大悦,贼势且益..........

清史稿·列传·卷三百十三

..........难,大臣被害,凶焰已不可乡尔。李昰应既能定乱於事后,独不能遏乱於方萌?况乘危窃柄,一月有馀。春秋之义,入不讨贼,片言可折,百喙难逃。傥再释回本国,奸党构煽,怨毒相寻,重植乱萌,必为后患。伏查朝鲜史略,元代高丽王累世皆以父子构衅。延祐年间,高丽王謜既为上王,传位於其子焘,交构谗隙,元帝流謜於土蕃,安置王父,俱有前事。又至元年间,焘子忠惠王名祯,亦经元帝流於揭阳县,其时高丽国内晏然,徒以宵小浸润,远窜穷荒..........
上一页  下一页   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