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 / 诗词 / 标题 / 作者 / 诗句 / 古籍 9 / 24页

一萼红 悱庵书来,极言崇效牡丹之胜。予自人日后卧病,残春易过,长夏又更,转眼新秋,支离益甚,遥忆故人,京华盛赏,时移物换,感叹成篇

清末近现代初吴重憙

忆春城牡丹花谢了,红紫正相争。
北胜方矜南强,又诩蜗角,各斗峥嵘。
薰琴转莺蝉递嬗,倏昨宵凉树见流萤。
如海花光,玉仙洪福,都付飘蘦。
伤我残枝断梗。
念沈香亭北,幻梦全醒。
水皱池塘,阶堆梧叶,忍言何事干卿。
转眼便黄花烂漫,竹帘卷人,瘦减风情。
安得遥从坡仙,水调重赓。

吾兄同仲坚采鹭鸶藤于午芹之东溪因咏诗见示前代诗人未尝闻赋此者此花长于田野篱落閒人视之与草芥无异是诗一出好事者将知所贵矣感叹之馀敬次其韵有与我同志继而述之不亦懿乎

金末元初段成己

微雨洒郊坰,百卉欣并育。
幽花发溪侧,閒错金珠簇。
徐看是鹭藤,香味浓可掬。
忍饥出新句,大笑负此腹。
遗落榛莽閒,采撷谁见蓄。
情知无俗姿,安能悦众目。
先生日来往,东溪路应熟。
一经题品馀,名字耀岩谷。
遇合良有时,不才异山木。

九月四日偕弟可玉外甥张敏修吾孙栋游西山访古追怀甲戌旧游感叹不已纪事五十韵(丁巳)

宋代徐瑞

秋日清且厉,发兴山西游。
步出钱塘门,累累但荒丘。
繁华歘消歇,王气竟谁收。
寂寞石函桥,小水清浅流。
秦皇缆船处,螺髻现佛头。
虽非凌云像,雄伟亦罕俦。
开示一指禅,观者领悟不。
作礼三皈依,将行复绸缪。
浮屠踞山巅,何年困郁攸。
返步遵大路,丛薄新篁抽。
前有佛足泉,一窦清浏浏。
凄凉鄂王祠,墓道锁松楸。
可怜忠烈魂,寄此土一抔。
遗像俨中堂,怒气横双眸。
误国彼何..........

子庸信宿白沙遇雨偶忆庄定山止予于白马庵夜雨联句云公来山阁雨天共主人情菊主感叹再三诵之予因用旧韵以次 其三

明代陈献章

襟裾犹耐冷,红紫半抽晴。
我不辞为主,公无厌絮羹。
旋吟诗遣兴,直以酒陶情。
何可废行乐,春秋七十更。

念三日酉时立秋晚对感叹

明代郭之奇

忽值西来爽,薄暮洒幽窗。
轻烟团桂影,细霭拂漓江。
百年衰变感,自疑蓬鬓双。
飒飒同人世,悲凉满血腔。

赞皇凌训导书至感叹有作

明代吴俨

寒灯寂寞夜窗虚,谁信官居似客居。
俸薄未能供伏腊,道存应不废诗书。
燕山北去梅花少,易水西来雁影疏。
莫道玉堂霄汉上,故人无力荐相如。

感叹

明代黄相

翠筱秀高原,旁出槎牙棘。
雨露一沾濡,行道每嗟惜。
适逢好事者,并取置宏宅。
固充吟赏具,美恶居然识。
棘非人所珍,因筱迁为匹。
藉此苍翠姿,而亦蒙灌拭。
彼棘恃险状,顽枝欲凌历。
清标澹不较,霜风守贞直。

江南㮄发同居诸友多被落感叹成咏

清代姚鼐

九日明朝至,千山秋气来。江南悲送客,雨际罢登台。

旅馆须耽醉,风帆且缓开。谁怜黄菊节,多滞白衣才。

富阳道中遇风感叹

宋代赵蕃

回首江山旧,他年来往频。
人谁无一饱,汝独值多辛。
泛泛将何在,悠悠愧此身。
怀哉松与菊,白露及时新。
上一页  下一页   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