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 / 诗词 / 标题 / 作者 / 诗句 / 古籍 8 / 40页

邈书寄出与李知哲唱和诗次韵

宋代朱槔

邂逅招提顿客辀,十年尘土且休休。
三人月下从渠便,二老风流到我不。
南北只今无好语,山川如许更悲秋。
故应剩作锵金句,莫羡群儿万户侯。

龚漕见示游山唱和诗卷用其首章和二篇

宋代吴芾

说著登临喜欲颠,正惭拘俗未能前。
羡君领客同游去,使我闻风亦豁然。
已叹高怀能放旷,还欣佳句更清圆。
如今便蜡寻山屐,夙驾何须吉日涓。

和欧阳永叔少师会老唱和诗三首·和汝阴侍读

宋代苏颂

出守尝希阮仲容,剖符仍继夏侯公。
金华旧侣三贤并,绿野先归二老同。
宴会莫如今日盛,唱酬还有古人风。
自嗟流落江湖外,不得尊前听燕鸿。

芷云先生五十自寿集同人唱和诗成帙摄影置之卷端走诗索和为赋七言古一章答之

清末近现代初郑国藩

吾闻在昔长康氏,传神阿堵妙无比。
忽从颊上添三毫,丰采弈弈弥可喜。
近世欧人重写真,凭虚摄影术尤灵。
开镜对人光一闪,千态万状无逃形。
潜园主人大游戏,九老耆英变成例。
映将道貌入诗篇,万人唱和当引年。
回思宦海升沈日,沧桑阅尽意索然。
长乐老人空巧便,龙潜由来胜虎变。
高筑归云作桃源,文苑逸民合并传。
君不见五斗辞官陶渊明,西畴归去全天真。
又不见王官遁迹司空子,累诏连徵誓不起。
千古大义..........

至正辛丑秋七月十有三日唱和诗得得字

元代来志道

招提面晴湖,出城路咫尺。
云林尽萧爽,盘踞神龙宅。
僧开草堂静,鹤避松烟碧。
延赏非俗流,清言足佳客。
飞光瞰澄波,驻屐乱苍石。
嘲咏图罄欢,留连竟忘夕。
吾徒洵疏豪,此会宁再得。
风尘莫回首,回首增叹息。

南省帘外唱和五首 其三

宋代许及之

画史何人更姓吴,梁园重与续成图。晴泥正好一犁雨,归思还先六幅蒲。

院锁馀寒春力峭,书残午后客情孤。新诗剩喜相料理,已觉胸中隘五湖。

观傅公济胡志衡楚越唱和集因成短句奉赠

宋代周行己

清露凝百草,四海黄叶秋。游子思故乡,中夜揽衣裘。

起坐不成寐,叹息衔百忧。久客岂其愿,亦为甘旨谋。

平生少年日,睥睨气食牛。秉志三皇前,展步狭九州。

乃今已半百,尚有饿冻愁。生逢圣明代,不忍弃田畴。

折节众士底,足为妻嫂羞。伯乐尚未遇,焉知非骅骝。

观其楚越集,迥觉出辈流。有如阅武库,森然见戈矛。

近者咸兴作,无乃或暗投。五车空拄腹,一饱岂易求。

不如临洮子,匹马万户侯。遇合各有时,莫笑东家丘。

少章过吴门宠示淳夫子瞻唱和并惠山寄少游之什俾余继作辄次二公韵以寄之

唐代朱长文

怀友对华月,身如匏系何。遥聆金玉音,怅望江湖波。

忧来诵三篇,调饥饷嘉禾。苏范天下贤,阅士岁月多。

怜君似兰芷,长育瑶山阿。良工得宝璧,韫椟加琢磨。

发为惊人语,九曲倾洪河。蟠蜿寄短章,浩荡写长歌。

一官得武林,万景尽包罗。又如弹响泉,馀韵清且和。

籍湜师韩文,其则在伐柯。俯视枳棘间,翔鸾岂蹉跎。

圣朝颂声作,周雍与商那。二公且大用,岂得归岷沱。

见诸公唱和暮春诗轴次韵作九首 其三

宋代晁说之

叹惜芳菲尽,香腮越女红。帘垂啼鸟散,镜掩舞鸾空。

梅短娇含雨,莼丝懒倚风。高歌君辈在,老子奈途穷。

见诸公唱和暮春诗轴次韵作九首

宋代晁说之

上苑群芳外,娑罗二月红。
妖娆秦女妒,淡荡越江空。
敢梦鹓鸾侣,凸披草木风。
传家缃袟在,百巧愧千穷。
上一页  下一页   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