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 / 诗词 / 标题 / 作者 / 诗句 / 古籍 7 / 13页

菩萨蛮 其三十

清末近现代初汪东

玲珑叠石依乔木。两三竿影萧萧竹
风物尚留遗。开图是又非。
枇杷园内遇。嘉实亭边坐。
偷得片时闲。愈知劳者艰⑴。

菩萨蛮 其六 读书

清代邹祗谟

纱窗风飏萧萧竹。金鹅屏里抽书读。
绿简最牵人。佯呼错应频。
菱花刚对面。影瞥双纨扇。
绣案尚低头。沉吟卒未休。

马和之卷

元代吴镇

青峰互合若为群,中有高人卧白云。
飒飒松风从涧出,萧萧竹色过桥分。
閒来欲觅知音伴,睡起还探颂酒人。
一段清幽离尘俗,不禁长笛起前濆。

清湘道士潘静素抱琴南来予方谪居远屏郊外如逃虚中每佳辰良夜风清月明对脩竹俯清池必快作数弄如是几年今将北还旧隐索诗为别屡请而不懈因歌而送之

宋代李光

..........深林迥静啸鸺鹠,雨湿天阴闻鬼哭。
君来为我一挥手,洗尽胸中尘万斛。
伯牙师涓死已久,此声欲绝君能续。
快弹初作鸾凤鸣,忽如啼乌集华屋。
吟猱抑按神气闲,流水涓涓赴幽谷。
夜深馀响应霜钟,朝来吟对萧萧竹
静中最喜读书声,妙响琅然振寒玉。
要知心与古人会,不务新奇誇俚俗。
浩歌别我出门去,潮回风便难追逐。
道人来时湘水浑,道人归去湘江绿。
湘灵抱琴待君来,月明莫向江头宿。

山中即事

明末清初薛始亨

石径无泥滓,雨过一渠清。
返照摇庭宇,寒烟起槛楹。
废书人宴坐,得食鹤徐行。
借问经秋事,萧萧竹籁鸣。

偕丹丘先生过萧山竹林寺醉题壁间

明代蒋文藻

门径萧萧竹半池,喜逢新夏亦秋时。
长林不卧嵇中散,古字犹存张即之⑴。
潮打山城钟渡水,雨飘轻阁燕防儿。
一尊除却真閒事,醉著瞿昙是阿师。

竹里

明代林璧

一衲湿空翠,萧萧竹几枝。
茶声和叶细,琴响泻泉迟。
拂石人初静,窥林鸟不知。
徘徊有同调,刻绿半成诗。

松声万岭篇为木厓母夫人赋

清代张英

..........,延陵世德生贤姝。
落笔不肯让班史,男儿枉自矜髭须。
晚年雅志耽禅静,晴窗自写维摩影。
宵来常见佛灯红,晓起时闻清磬冷。
令子名坛盛羽仪,能将色养佐含饴。
间居共赏安仁赋,家学争传阿母诗。
石经堂畔萧萧竹,闻道新来森似束。
桂露方浓兔渐圆,红烛锦毹照华屋。
游子辞家已十年,冈陵遥指望江天。
霜鬓霞裳阁上人,听我松声万岭篇。

夜读

清代沈彩

被服纨与绮,流览圣与儒。
岂为荣名计,简编自堪娱。
栖乌中夜起,明月临前除。
皓皓清露冷,萧萧竹影疏。
我思英皇女,千载不得俱。
复观曹大家,八志《续汉书》。
伊余慕前淑,汲古期有馀。
譬如月桂影,而欲穷根株。
终当事蚕织,私好徒区区。

偶书为山亭五首 其一

宋代叶梦得

为山亭下小巑岏,只欠萧萧竹数竿。
但遣飞流时漱玉,且将归思为翁宽。
上一页  下一页   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