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 / 诗词 / 标题 / 作者 / 诗句 / 古籍 4 / 5页

阅江楼歌

清代翁方刚

昆仑一脉来夜郎,东流直下万里长。
包络滇黔汇交桂,中乃混一漓与湘。
浔梧百折到南海,全入牂牁归大洋。
端州城外石矶石,屹此四瞰为遮防。
三面皆山一面水,水又襟带山之旁。
初看七岩排北牖,金天逦迤腾光芒。
诸峰渐西势渐阔,远如两扇枨闑张。
一丝袅袅下天际,纡徐浩淼趋中央。
忽然斗起跑空立,一门万马争奋骧。
强弓迅矢发不及,白浪倒射苍崖苍。
束以孤亭受以峡,峡三十里皆羚羊。
建瓴屋下复有屋,崧台址本层层..........

重阳后五日同裕轩辛楣游城南万泉寺 其一

清代翁方刚

活活蒸冬水,先迎冷客来。
僧房扫黄叶,禅榻即苍苔。
酝酿村阴意,商量野菊开。
谁能未花日,闲步问丰台。

送姚姬传郎中假归桐城 其一

清代翁方刚

纵观当代述人文,前辈诸公用意勤。
清庙明堂庀梁栋,深山大泽蓄风云。
开元大历非空貌,秀水新城莫漫云。
君去重编《海峰集》,肯随北地乞余芬。

钤山堂

清代翁方刚

堂倚袁江麓势偏,青峰俯愧碧潺湲。
大鸡韩孟联吟好,小吏庐江乐府传。
莫认故巢思孔翠,试凭后学洒山川。
世间岂少藏脩者,岑寂书窗二十年。

栖霞道中示蕴山

清代翁方刚

从我负书非曰归,诗情先逐晓云飞。
重阳细雨迟黄菊,六代精蓝冷翠微。
远眺合教青眼共,深谈喜未素心违。
洞天且莫题名姓,苔藓濛濛恐湿衣。

青玉峡

清代翁方刚

青玉峡口双厓开,层青倒卷作怒雷。
马尾东来势一掉,蹴起万壑声喧豗。
我初观瀑十里外,银潢远泻高崔嵬。
到寺亭午霁色出,珠帘正挂莲花台。
云根却踏巨鳌背,日影磨荡神龙颏。
仰望珠帘不可见,中盎一碧如平杯。
高峰转东又转北,不知拗折从何来。
到此万马跃一鼓,飞花喷雪成千堆。
大石礌硠剨万古,淋漓元气非莓苔。
手扪星辰不敢逼,庚庚眼眩杓衡魁。
隔溪啸答响山籁,长风襟袖凌九垓。
穿云剔篆不能去,粗沙细砾皆琼..........

登岱

清代翁方刚

兼旬洁蠲始夙兴,霁色润遍田渠塍。
壶天阁路十五里,已有凉樾来杉藤。
盘盘磴道左右折,舆夫交侧疑横肱。
琅如联吟客语笑,颲颲众谷相然应。
摄心直造万物表,莽苍但以一气凭。
对松山翠转面面,三天门壁穿层层。
俄看突压大山影,不知尽是屯云升。
云与全山浩呼噏,肤寸之绿皆云蒸。
半日?云出云上,一瞰万里山窗凭。
榑桑若木出檐际,大海积气青光承。
徂徕左翼作阶戺,万峰引带皆昆礽。
咫尺天经界垣座,于惟真宰念庶..........

同诸友小沧浪作 其二

清代翁方刚

二年四序周,风雪月晨夕。
各有领要处,独未雨景得。
一角犹斜阳,千峰变水墨。
圆荷不受濡,此响乃真碧。
一洗明镜空,谁算秋影积。
千珠前梦悟,仍是明月滴。
渊乎文字禅,收之坐趺息。
归向石帆叩,相与观定力。

赵北口 其一

清代翁方刚

瀛鄚之间半烟水,村闾如画接渔船。
记从鸂滱溪头望,诗思濛濛三十年。

同诸友小沧浪作 其一

清代翁方刚

种菱占半郭,与人阅三庚。
去年亦兹日,惓言镜槛凭。
微我二三子,孰偕鸥鹭盟。
襟摇半峰影,桨划疏蒲声。
北来风云思,南话江湖并。
中通莲气味,静喻山性情。
岂必蹇处士,始题海右亭。
尽得七桥势,以挈千厓青。
上一页  下一页   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