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 / 诗词 / 标题 / 作者 / 诗句 / 古籍 17 / 22页

赠杨允铭小篆歌

元末明初乌斯道

..........,变为小篆今独传。
绎山秦望石皆裂,馀者散失如飘烟。
诅楚之文大相似,先出李斯三百年。
李斯无乃踵其武,体同画异难后先。
后传八体亦有篆,雕虫何由得传远。
汉武书师蜕凡骨,曹喜李潮探御脔..........益思无限功。
四明文运代不泯,学字亦有前贤风。
三代鼎彝俱在目,杨生晚出参其中。
杨生深用李斯力,能使笔锋归正直。
清圜瘦硬玉削成,每逢好事留其迹。
人心正喜趋末流,谁将旷古渊源求。
倘使淳风追前代,杨生亦足裨皇猷。

六忆 其六 徐九峰

明代顾璘

篆法久衰绝,中兴有徐翁。
铁笔渍膏泽,屹尔缠蛟龙。
李斯作者圣,后世安与同。
得意且遗象,举世乃归工。
商鼎款识古,孔碑额画丰。
迩来出新制,彷佛传遗风。
惜哉翁已老,无金铸其躬。
洞庭水之大,衡岳山之崇。
安得置其间,大书刻穹窿。
东望乏鹏翼,浩歌意何穷..........

读史有感十二首其七

明代王世贞

不韦泣酖杯,业为钓奇误。
橐中千黄金,易君十万户。
李斯泣五刑,实以仓鼠故。
不见三川守,车马辉衢路。
巧尽拙自来,利往名独污。
所以西山客,居然一环堵。

苦旱歌

明代王世贞

..........不闻六事祷,柏梁已上乾封颂。
阴云油油乍东至,远近欢呼声动地。
恶风忽从云际起,顷刻荡散归天意。
青袍皂带者何事。
中夜不眠坐待旦,三星在空月烂烂。
偶思东海亦可怜,一妇横死枯三年。
京师赏罚未足算,李斯痛哭咸阳之市边。

句 其二

宋代李斯

有意峰峦千嶂出,无名花草百般香⑴。

咏史八首 其四 李斯

明代王佐(汝学)

李斯相秦留逐客,要使英雄六国无。
岂料灭秦开汉者,只消闾左一声呼。

高低吟

明代黎遂球

高如孔父之登泰山巅,低如李斯之凿骊山底。
高复高兮山出云,低复低兮石沉水。
低复高兮柔枝春鸟栖又飞,高复低兮日之方中能几时。
听我高低吟,日之方中能几时。
不为蔬食饮水之孔父,而为籀碑篆玉之李斯
高低吟,知不知。

咏史三首 其二 李斯

清代周馨桂

狱中书复出圜扉,小叙前动泪满衣。
不是微臣轻惜死,只怜无面见韩非。

秦镜(乙丑)

清代王季珠

坐视扶苏骨肉离,逐臣心地辣无疑。
秦廷如果悬明镜,照胆应先照李斯

题云涛兄归来图孙子林画

元末明初刘炳

..........历幽燕南适越。
手扶赤日濯龙渊,足蹑层冰探虎穴。
泰华黄河眼里空,金殿瑶池梦中阅。
挂冠归来双鬓疏,白云草阁山中居。
长锸采杞朝舂药,短褐然松夜著书。
亥豕细研穷六籍,鲁鱼深辨惜三馀。
苍颉无声李斯死,纷纭字划蝇钻纸。
龙马图从鸟迹分,蜾匾法缘蝌蚪始。
朱研洮石露华新,笔颖生花眼力昏。
衣桁昼晴凝麝馥,墨池春暖浴鹅群。
负郭墓田谁复种,长歌岁宴飞鸿送。
老砚深知百世传,残书莫惜儿孙诵。..........
上一页  下一页   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