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 / 诗词 / 标题 / 作者 / 诗句 / 古籍 5 / 9页

东潜论水心先生多所不满予谓是宋史之误也当以其开禧上殿劄子正之

清代全祖望

..........感慨多,乃有痴人如易韨⑴。
俄而淮汉果土崩,救败终须劳一出。
斫营小试在沿江,竟退封狐得安集。
朝局再更论再翻,营营者流妄周内。
及之由窦幸逃诛,孝友摩碑偶见脱。
改头换面纷重来,掊击正人咨唐突⑵。
陋哉宋史何冥蒙,缁素糊涂不可诘。
谁人榷史洞观火,一为前贤洗诬屈。
永嘉世嫡在君家,南塘经术紫芝笔。
但莫放言贬曾孟,斯案还须重审覈⑶。

宋史馆检阅所性先生时天彝父挽些

宋代王柏

大专槃物兮刚柔荡摩,五行杂糅兮颛蒙孔多。
陶一气之奇佹兮奄宇宙之几何,握异采之陆离兮蹇儃佪而逶迤。
袭正轨之茂则兮耻践迹而循科,御长辕而猎太空兮摧九折之峨峨。
孑不群而介立兮众嚣嚣而肆呵,玄虬蹶泥兮浸雄虹于颓波。
陇廉孟娵之莫辨兮世掩掩(四库本作蒙瞀)其层睋,神藐藐(四库本作渺渺)而上征兮诉纬繣于太和。
忽脩灵之聿皇兮任侏儒之傞傞,咎将谁执兮岂天赋之未薖。
落日下大墅兮慨高风之吟哦,羌若人之莫见兮感生意于庭柯。
卓丰词兮九里,亘千秋兮不磨..........

宋史

清代赵思植

驴背投间学隐沦,蕲王宁不忆君恩。
忠臣业已成冤狱,大将从今合杜门。
举目烽烟空怅望,一腔悲愤向谁论。
归来浪迹西湖上,聊对溪山纵酒樽。

宋史四首 其四

明代程敏政

金匮盟寒固可哀,何缘推出杀心来。
斧声烛影都无谓,胜国诸公有史才。

次刘晞颜韵

宋代苏庠

校书绝足腾飞黄,不数向来何与江。
锦囊诗句随云表,十袭未启心先降(宋史弥坚《嘉定镇江志》卷一九)。

宋史(哲宗崩,诏立端王,是为徽宗)

明代王佐(汝学)

南边七叶选重光,世及重昏亦可伤。
宫色渐非天水碧,柘袍又看女真黄。
外夷岂敢分中夏,一汴何因说二杭。
堪恨三朝谋国是,是谁惟有杀忠良。

宋史偶笔 其一

明末清初成鹫

从来吾道本虚公,雒蜀何因有异同。
端礼门前书姓氏,原来都在党碑中。

宋史偶笔 其二

明末清初成鹫

不昧禅心昧佛心,赐名惭愧比商霖。
分明慧月当空照,影入泥涂何处寻。

宋史

清代弘历

则平辅艺祖,创业定九州。
阖户读论语,临政决如流。
惟是持纲要,不以枝叶求。
厅中置大瓮,簿书一以投。
满即焚通衢,无稽时为(去声)休。
后来孰称贤,太初平阳俦。
水旱常入告,几先见事周。
然于陈利■(宀?),报罢多无留。
二公岂拒言,恶人攻已尤。
仗马喻百官,千载徒贻羞。
伊尹志有无,毫釐千里殊(叶)。
君相更异势,达聪迩言收。
用中有权衡,槩绝非良谋。

岁暮杂诗六首 其一

明末清初朱鹤龄

献书未达九重天,泽鹭浮沉二十年。
章甫早知难适越,蒯缑无分迥游燕。
羌山高士称同学⑴,江上渔翁许并船(江上渔翁见宋史隐逸传)。
若得姓名垂异代,不知青简共谁编。
上一页  下一页   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