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 / 诗词 / 标题 / 作者 / 诗句 / 古籍 2 / 8页

八归 隐几山楼赋夕阳

清代厉鹗

初翻雁背,旋催鸦翼,高树半挂微晕。销凝最是登楼意,常对乱波红蘸,远山青衬。

不管长亭歌欲断,渐照去、鞭痕将隐。想故苑、燕麦离离,满地弄金粉。

何况春游乍歇,花愁多少,只恼黄昏偏近。冷和帆落,惨连笳起,更带孤烟斜引。

误雕栏倚遍,霁色明朝也应准。无言处,望中容易,下却西墙,相思人老尽。

八归 其二 秋夜咏怀寄钱南金

元代邵亨贞

清蟾半露,惊乌三匝,城上漏水乍滴。微凉已透潇湘簟,还见小帘摇砌,淡灯垂壁。

夜色迢迢人睡去,正想到、山阳吹笛。做弄得、客里文园,病后更无力。

还是秋期过了,鸣蛩窗户,又对新诗相忆。片云天外,数峰江上,几误湘灵瑶瑟。

叹流光过眼,宋玉多情共今夕。沧浪兴、扁舟客与,醉帽飘萧,亭皋清望极。

河传 集词名

清代陈星垣

南浦。眉妩。极相思。大有杨枝柳枝。浣纱满溪蝴蝶儿,西施。

阳春玉漏迟。

辘轳金井丁香结。秋夜月。烛影摇红瞥。看花回。上行杯。

八归。笛家孤凤飞。

第二十八归根得旨颂

宋代释义青

家破人亡何所依,无心无绪话求归。十年忘尽来时路,暂忆些儿总不知。

八归 泊舟平望,追忆旧游感赋,用白石韵

清代张景祁

烟寒鹭溆,镫昏鱼寨,阑夜戍鼓未歇。朱楼已隔蓬山远,休问翠樽销黯,玉笙凄切。

尚忆垂虹秋色好,倚画槛、炉香同拨。顿忘却、客里行舟,不住唤鶗鴂。

谁念江乡岁晚,淹留无计,一笛离亭催别。赤阑桥畔,那时来路,落尽芦花枫叶。

纵凌波赋就,何处芳尘梦罗袜。君知否、片帆相送,惟有天边,朦胧无恙月。

八归 次姜白石韵

清末近现代初吴湖帆

芙蓉帐底,葡萄杯侧,清漏暗点未歇。
孤檠闪闪鸾衾悄,还记枕边魂断,影虚情切。
一曲琴心声乍度,悔早被、春风吹拨。
听啭彻、绿树藏莺,恼怨语红鴂。
争奈修眉分短,才华何用,会嫩常愁轻别。
几多柔绪,恁时娇宠,祗许偷题红叶。
指云窗信美,露湿苍苔沁尘袜。
凭谁是、画帘低卷,倦眼无眠,重楼犹倚月。

八归 丁亥九月十二日舟发新州同仲叔返省应院试徐大同行联句一阕

清末近现代初梁鼎芬

花开犹昔,水流何处,閒过九日令节(梁敷伯烈)。
梧桐一叶随秋去,但有素琴幽怨,玉箫清绝(梁敬中强)。
庭院西风飘袂薄,又听得、数声啼鴂(梁实叔衍)。
都迸入、一阵愁心,此意共君说(徐铸伯渠)。
长柰恹恹酒病,十年前梦,化作轻烟残月(伯烈)。
浅波飘荡,远山重复,那有梦魂飞越(中子)。
渐炉灰冷尽,只剩容华未消歇(叔子)。
人间事、悽然翻笑,负了黄花,归舟斜日没(伯渠)。

归去来 其八 归西方赞十首

唐代释法照

归去来。娑婆秽境不堪停。
急手须归安乐国。见佛闻法悟无生。

六十六

唐代白居易

病知心力减,老觉光阴速。五十八归来,今年六十六。
鬓丝千万白,池草八九绿。童稚尽成人,园林半乔木。
看山倚高石,引水穿深竹。虽有潺湲声,至今听未足。

八归 春夜融谷叔从南雄归,别自都下,会在里门,历三年矣

清代沈岸登

垆头换酒,尊前留佩,凤城共赏风雅。蓦然相见翻疑梦,惆怅旧游裙屐,回首衰谢。

歌板舞衣都在眼,算三载、分明如乍。又谁意、灞岸离愁,后会在今夜。

闻说山踰梅驿,江沿章水,更住郁孤台下。关心舴艋,风烟留滞,辛苦樯乌帆马。

到而今故里,重剪西窗小灯话。话年来、竹林非旧,小阮交疏,天涯早归也。

上一页  下一页   转到: